喜剧大师卓别林个人简历 世界级喜剧大师卓别林

说起查理·卓别林,不少人都会想到一个头戴大礼帽,脚蹬大皮鞋,手拿细手杖,迈着企鹅步的流浪汉形象。

他的礼服又窄又小,裤子和鞋都特别的大,这种反差本身就让人觉得好笑。

而卓别林的动作又是那么搞怪、滑稽,不知给人们带来了多少欢乐。

喜剧大师卓别林个人简历 世界级喜剧大师卓别林(1)

虽说这个形象从诞生到现在已经一百多年,可多少人始终都忘不了。

正因如此,他不仅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影明星,还是世界喜剧的鼻祖。

他的造型、动作,更是成为了无数影迷模仿的对象。

当年,卓别林的电影太受欢迎,美国一个城市就专门组织了一场卓别林模仿大赛,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粉丝去参加。

那时候完全没有炒作的概念,就是单纯的喜欢。

大赛举行的那一天,恰巧卓别林刚好经过这座城市,无意间得知了这事儿。

他很好奇,于是就匿名参加了比赛。

按理说,本人出演拿第一也是铁定的事儿,卓别林也是这么想的。

可是,这次比赛他只拿到了第三名。

要说这事儿还真挺逗,自己演自己竟然还没有模仿者演得更像。

后来有人说,这事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他的影迷喜欢他已经喜欢到骨子里去了。

喜剧大师卓别林个人简历 世界级喜剧大师卓别林(2)

言归正传。

卓别林的电影之所以经典,是因为他的电影和别的喜剧电影有一个最大的不同。

那就是从不单纯搞笑,他影片的笑料往往都是通过悲剧来达到喜剧的高度。

如他早期的代表作《流浪汉》,主人公夏尔洛善良风趣,渴望和命运抗争。

可是他又刚愎自用,自高自大,结果他只能在辛酸和无奈中笑料百出。

喜剧大师卓别林个人简历 世界级喜剧大师卓别林(3)

要知道,当年还是默片时代,演员没法说台词,一切都只能靠动作和表情来展现。

那么卓别林的表演为什么会那么精准到位呢?

因为他的很多感受往往来自于他自己的悲惨经历。

卓别林,出生于1889年的英国伦敦南部地区的一个艺人家庭。

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已经分居。

没多久父亲因为酗酒去世,母亲又患上了精神病。

随后,卓别林就被送到了贫民孤儿学校。

所以从童年开始,生活就逼着他融入社会。

那段时间,像报童、伙计、小贩、佣人等这些当时社会底层的职业他都干过。

这也就是他为什么能把流浪汉演得这么精彩的原因所在了。

喜剧大师卓别林个人简历 世界级喜剧大师卓别林(4)

17岁那一年,卓别林进了一个杂技团,当时他表演的项目是杂耍。

内行人都知道,杂耍对基本功的要求特别高。

正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吃苦受累都是家常便饭。

对于卓别林而言,吃苦算不上什么,因为没有什么比饿肚子更苦的事儿了。

苦练一年,他就已经能够出色地完成表演了。

不过,那时候他可没有想到,这一年吃得苦给他带来了更大的机遇。

当时伦敦有一个卡尔诺剧团,非常有名。

有一次剧团的老板去看杂技演出,刚好看到了卓别林的表演,马上将他拉入了剧团。

没多久,剧团前往美国演出,卓别林就跟着剧团来到了美国。

喜剧大师卓别林个人简历 世界级喜剧大师卓别林(5)

正是来到美国之后,卓别林才开始逐步踏入了电影圈。

导演麦克·塞纳特,有人给他的定位是卓别林的伯乐。

喜剧大师卓别林个人简历 世界级喜剧大师卓别林(6)

卓别林扮演的经典形象出自他的电影《流浪汉》,出品方就是塞纳特的公司。

但也正是因为塞纳特,卓别林的百年经典形象当初差点就没了。

当时,塞纳特的公司有一个漂亮的女明星,没多久塞纳特就和这个女星搞在一起了。

后来,这个女星后来就成了公司的导演。

卓别林是一个很有才华的演员,他对于角色的塑造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而导演和主演之间的沟通也都是常有的事儿,但这个半路出家的女导演仗着塞纳特撑腰,自我感觉那是相当的好。

她不仅听不进卓别林的建议,还经常自以为是的弄一些稀奇古怪的设计。

为此,两个人之间经常出现摩擦。

这女人常常挂在嘴边的就是“查理,你必须听我的,不然我就告诉麦克”。

喜剧大师卓别林个人简历 世界级喜剧大师卓别林(7)

拍摄《流浪汉》的时候,卓别林终于爆发了。

他不愿自己精心塑造的银幕形象让这么一个“二把刀”给毁了。

于是,二人就争了起来,直到事情闹到了塞纳特那里。

塞纳特不问缘由,直接指着卓别林的鼻子大吼“你给我出去”。

当时,卓别林对塞纳特特别失望,都准备收拾好行囊要走了。

就在这时,塞纳特出现了,并堵在他的门口,拉着他的手不放恳求他别走。

刚才还在护犊子,一转眼的功夫就跟变了个人似的,这又是为何呢?

原来,塞纳特刚刚收到一封电报,说卓别林之前拍的几部电影市场反响非常好。

院线要求他们公司要加快速度多拍一些卓别林的电影。

所以,塞纳特怎么能够轻易将一棵“摇钱树”就这么放走了呢?

喜剧大师卓别林个人简历 世界级喜剧大师卓别林(8)

塞纳特当场表示说:“查理,你放手干我绝对信任你,那个女导演让她滚”。

卓别林略微地思考了一会,最后还是答应了他的要求。

因为,一来碍于生存的压力,毕竟当年的电影公司只有寥寥几家,找下家也不方便。

二来他真的不想让自己前期的心血浪费了。

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塞纳特妥协之后,卓别林终于可以在电影方面大展拳脚。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流浪汉》在美国大获成功,夏尔洛的形象也得到了美国观众的认可。

喜剧大师卓别林个人简历 世界级喜剧大师卓别林(9)

之后,卓别林连着拍了几部《流浪汉》的系列影片,大部分在美国都反响热烈。

但谁也没想到,看似一切顺风顺水的时候,卓别林却突然决定要离开塞纳特公司。

这又是为何?

原来,引起卓别林强烈不满的是塞纳特限制了他的创作。

当时,对于塞纳特而言,纯搞笑的喜剧电影已经足够让他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他只允许卓别林出演类似的电影。

可卓别林却另有打算,他决定拍摄一部带有感情和批判类型的电影。

这就是后来卓别林讽刺现实的喜剧电影。

喜剧大师卓别林个人简历 世界级喜剧大师卓别林(10)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卓别林的这个想法在当时几乎没有专业的电影人能接受。

因为当时的好莱坞电影人,他们的观念是正剧和喜剧不能混搅,喜剧就是喜剧。

而且也从来没有人这么干过。

但卓别林不这么认为,他自小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艰辛的生活让他看穿了世态炎凉。

后来,他回忆那段生活时说,母亲为了抚养他每天都会拼命工作,一天只能睡几个小时。

但即便是这样,依然不能改善生活,更别说看到希望了。

卓别林认为,这样辛酸的生活是最能感动人,也是最有感情的,这才是真实的生活。

喜剧大师卓别林个人简历 世界级喜剧大师卓别林(11)

可是,他的这个理念并不被当时的电影投资人所接受。

卓别林筹拍转型之作《寻子遇仙记》时的预算是100万美元。

经过和投资人反复谈判,投资人从最初的50万涨到了75万,其余的卓别林自己出。

为了拍好这部很有意义的影片,他前后花了一年半的时间,这让投资公司极其愤怒。

因为一部电影对他们而言,花一年多的时间用了100多万美元还没有拍完,简直是拿投资人的钱开玩笑。

他们甚至对卓别林说,如果他继续花时间弄这个电影的话,就要没收他的财产。

其实,从商人的角度来说,他们这么做完全可以理解。

毕竟投资讲的就是规避风险,利益最大化。

可是他们没有想到,面对他们的威胁,卓别林竟然带着两个工作人员拿着底片偷偷地跑到了犹他州盐湖城的一个旅馆,租了几间房子把胶片一卷卷摊开,开始剪片子。

喜剧大师卓别林个人简历 世界级喜剧大师卓别林(12)

据说,卓别林当年的这个举动差点没把投资人急疯了。

那么卓别林为什么要跑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这部全新风格的电影当时的市场买不买账他心里没底。

他甚至已经做好了遭遇一次“滑铁卢”的打算。

结果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一次走的情感幽默的路子让看惯了闹剧的观众眼前一亮。

电影场场爆满,观众几乎是又哭又笑地看完了电影。

这部影片不仅让投资公司净赚250万美元,更成为了流传后世的经典讽刺幽默电影。

就这样,卓别林成为了世界知名的喜剧大师。

这时候他的片酬已经高达100万美元。

要知道,这可是上个世纪20年代。

当时还不到30岁的卓别林就已经成为了百万富翁,要是搁现在估计得有上亿美元了。

喜剧大师卓别林个人简历 世界级喜剧大师卓别林(13)

这个时候卓别林选择乘胜追击,因为对他而言,艺术没有尽头。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要拍一部“史诗性巨作”的电影。

但是,此后半年他却迟迟没有进展,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要拍什么。

就在一切毫无进展,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意外的发现,让他打开了思路。

一个周末,卓别林去朋友家做客,吃完饭没事儿的时候他就翻看朋友家的相册。

其中一队勘探金矿工人攀登一座雪山的照片,就是他打开思路的引子。

19世纪中期,美国西部曾出现过一股淘金热,每年都会有大批的人去淘金。

1846年,有一支160多人的淘金队伍因为迷路被大雪困在高山雪原里,最后这些人大部分都被冻死、饿死或是病死。

生存下来的人不到十分之一,为了活命,他们什么都吃,甚至是同伴的尸体。

喜剧大师卓别林个人简历 世界级喜剧大师卓别林(14)

就是这些素材,激起了卓别林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他也真的创作出了一部史诗级巨作《淘金记》。

喜剧大师卓别林个人简历 世界级喜剧大师卓别林(15)

这部电影一经上映立刻轰动全球,它堪称是卓别林一生最经典的一部电影。

也就是这部电影彻底耗干了卓别林的精力。

因为用悲剧素材创作出喜剧影片本身难度就特别高,悲喜本来就是矛盾体,必须拿捏好尺度,才能用某些悲剧的因素激起可笑的心理。

剧中有一段面包舞,看似简单,可要表现出来却难如登天。

喜剧大师卓别林个人简历 世界级喜剧大师卓别林(16)

卓别林当年花了一个月时间才找到窍门。

按理说,耗尽心血获得成功是一件喜事。

可是卓别林却没有想到,就在这时,两个巨大的危机正在向他逼近。

一个是他被当时的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盯上了。

有些人或许对此人有些了解,在美国联邦调查局历史上胡佛曾在任48年。

喜剧大师卓别林个人简历 世界级喜剧大师卓别林(17)

期间,美国换了8位总统,却没有一个总统敢解雇他。

因为此人办事向来是心狠手辣,不择手段。

他认为卓别林的电影尽管看起来是喜剧,可是这些影片却在讽刺社会,鼓励反抗。

所以,他给卓别林贴上了一个罪名,说他道德堕落,对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

不过,胡佛的威胁还不算最大,卓别林最大的敌人是有声电影的到来。

1928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问世。

喜剧大师卓别林个人简历 世界级喜剧大师卓别林(18)

当时这种电视画面配声音的全新电影形式,一经出现便立马受到了观众的欢迎。

所以,电影制片商纷纷转向有声电影,默片因此走向衰落。

可这时候,卓别林已经构思好了一部新作《城市之光》,都已经准备投拍了,却因为有声电影的出现,投资人准备放弃这部影片。

喜剧大师卓别林个人简历 世界级喜剧大师卓别林(19)

但卓别林仍然决定要完成这部默剧电影,因为他认为哑剧表演才是真正的艺术表演。

而这部电影,也成为了卓别林投资最大的电影。

首先,影片耗费的胶片长达25万米,这个数字按照当年的使用情况,可以拍摄10部电影。

其次,几个主要场面修改了50遍以上,耗费5个月时间。

喜剧大师卓别林个人简历 世界级喜剧大师卓别林(20)

对于卓别林巨大的投入,影片上映后给予他的是热情的回报。

这部影片不仅拿到了票房收入的榜首,盈利更是超过了投资的三四倍。

当时,这部电影虽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卓别林不得不承认无声电影的时代要结束了。

所以,那段时间他没有任何想法,甚至一度想着自己应该退休了。

于是,他就开始四处度假,想让自己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喜剧大师卓别林个人简历 世界级喜剧大师卓别林(21)

这段时间他赶上1930年的经济危机,无论在哪里,看到的都是饥饿和失业的人。

纽约《世界报》有一个记者发表文章说,在汽车城底特律有很多来自乡村的年轻人,他们被大工业吸引来到工厂打工,他们原本都非常健康,可是在传送带这一类高效率的装置下,他不得不从事高强度的工作,身心俱疲还受到了严重的摧残。

卓别林看到这篇文章后又受到了启发,他决定构思一部这样的作品。

无声电影《摩登时代》,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

喜剧大师卓别林个人简历 世界级喜剧大师卓别林(22)

这部电影严格来说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无声电影,因为影片中卓别林用了很多音响效果,甚至在电影结尾卓别林第一次让观众听到了他唱的歌《我在寻找蒂蒂娜》。

当时,很多报刊电台做了报道说,夏尔洛终于开口,流浪汉第一次发出了声音。

卓别林也是以这首歌正式告别了他的无声时代。

不过,几年后卓比林告别的不仅仅是无声时代,还有他的梦想之地,美国。

1952年9月,卓别林携妻子在纽约港登上豪华游轮,准备去伦敦参加他的电影《舞台生涯》的首映式。

喜剧大师卓别林个人简历 世界级喜剧大师卓别林(23)

船上突然广播了一份美国司法部的声明,说美国政府将禁止卓别林再回美国。

其原因,当然离不开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随便安一个莫须有的罪名。

之后,卓别林在日内瓦湖边的维薇镇定居,直到1972年,他和妻子再一次回到美国。

而这次美国迎接他的,却是奥斯卡有史以来最热烈,持续时间最长的起立鼓掌。

喜剧大师卓别林个人简历 世界级喜剧大师卓别林(2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