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氏老虎墓(四万多年前豨韦氏野猪图腾源于大湘西)

作者:杜钢建

近日国际上关注的考古发现是四万多年前今印尼苏拉威西(Sulawesi)地区的洞穴壁画。根据法新社1月14日报道,考古学家近日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发现了一幅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洞穴壁画,至少可以追溯至45500年前。该发现13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画面中的野猪涂上了深红赭色颜料。

韦氏老虎墓(四万多年前豨韦氏野猪图腾源于大湘西)(1)

该幅大型岩画发现于2017年。发现者巴斯兰·布尔汉是一位博士生。最近该幅大型岩画之所以再次引起国际关注是因为考古专家对其年代的鉴定。早在20世纪50年代起,考古学家就在印尼苏拉威西岛南部马洛斯(Maros)附近的7座石灰岩洞穴里发现岩画。画面上有野猪等大型动物图像和大量的人手图形。之前考古专家对洞穴里岩画的作画时间判断在3.5万年到4万年间。2017年巴斯兰·布尔汉新发现的大型岩画被认定为是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画,作画时间在45500年前。

在苏拉威西岩画中,还有更加值得注意的上古人类的形象。在一座洞穴岩画狩猎图中,绘有8个猎人形象,其中有的长有鸟嘴,有的长有尾巴。猎人们用长矛和绳索猎杀两头野猪和四头矮水牛。中外学术界的学者都认为长有鸟嘴和尾巴的猎人属于画家的艺术想象。澳洲格利菲斯大学布拉姆博士认为岩画上的兽人形象证明人类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事物的能力。其实在伏羲朝时期,长有鸟嘴和尾巴的族群也是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人类。

韦氏老虎墓(四万多年前豨韦氏野猪图腾源于大湘西)(2)

野猪图腾在华夏历史上已经有几百万年的传承。早在三百多万年前开始的人皇时期,在大湘西地区出现九头氏和居方氏。根据史籍记载,人皇氏九部落酋长诞生在仙家圣地刑马山。据《通鉴外纪》记载,刑马山在今大湘西地区,包括张家界、重庆和四川等地。蜀之为国,肇自人皇。大湘西地区的人类历史至少有三百多万年。

根据《世本集览》记载,人皇九头三十二世以后的社会治理阶段分别有蜀山氏之先、五龙五姓一世、摄提五十九姓三十五世、合雒三姓三世、连通六姓二世、序命四姓三世等。距今大约70万年以前的九头、五龙、摄提、合雒、连通、序命、循蜚等人类文化主要发源于在大湘西地区。

野猪图腾属于远古狶韦氏等族群的图腾。狶韦氏等族群出现于距今70~50 万年间的因提纪。距今大约70万年前后人类社会治理历史进入因提纪时期。根据《丹壶书》记载,因提纪凡六十有八世。从姓氏治理历史阶段划分,包括辰放氏、蜀山氏、豗傀氏、浑沌氏、东户氏、皇覃氏、启统氏、吉夷氏、几蘧氏、狶韦氏、大巢氏、遂皇氏、庸成氏等。

从法文化史的角度来解读,距今70~50 万年时期是人类天文历法的早期形成时期。根据史料记载,早在地皇时期人类就开始观察天文,定三辰,分昼夜,有岁月。从人皇时期开始,人类对天文天象的观测逐渐深入。在大湘西地区因提纪时期的辰放氏、蜀山氏、豗傀氏、浑沌氏、东户氏、皇覃氏、启统氏、吉夷氏、几蘧氏、狶韦氏、大巢氏、遂皇氏、庸成氏等氏族中许多人积累了关于天文的知识。狶韦氏等族群在不同程度上都拥有一定的天文观测经验。

距今50~12 万年期间,人类社会治理历史处于禅通纪和疏仡纪早期时期。禅通纪始于史皇氏,凡十九氏。疏仡纪早期有配罗皇、有巢氏、燧人氏、华胥氏、容成皇等。在禅通纪和疏仡纪时期,大湘西地区拥有野猪图腾的豨韦氏族群一直有传承。

在距今50~12 万年禅通纪和疏仡纪,除了豨韦氏族群以外,与豨韦氏族群有血缘关系的葛天氏族群也拥有野猪图腾。葛天氏也是猪天氏。猪天猴地的观念在远古宗教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先猪后猴的形象是远古人类的祖先形象。修道者知道,在远古人类族群中,得道的高人很有限。根据《庄子》记载,在得道的高人中,豨韦氏得之,以擎天地;伏羲氏得之,以袭气母。豨韦氏得道后,借助天猪地猴的形象表达对天文地理的认识。

崇拜野猪图腾的豨韦氏族群等也存在于约距今10~5 万年疏仡纪中期时期。从法文化史的角度来解读,距今10~5万年期间是挺木历法得到改进和伏羲太阳历法得以形成时期。崇拜野猪图腾的豨韦氏族群等一直在大湘西地区传承。随着豨韦氏族群等迁徙到世界各地,野猪图腾也传播到印度尼西亚和其他地区。

韦氏老虎墓(四万多年前豨韦氏野猪图腾源于大湘西)(3)

在中国研究野猪崇拜的专家中,最具有权威性的学者是黄守愚先生。特此附录黄守愚先生2012年在大同思想网上发表的关于野猪崇拜的文章,供读者参考。

黄守愚

我从事豕文化研究有年,十载前曾提出中国人是“野豕的传人”,虽然谈不上有什么独创发明,但是也略章鄙人之“微言大义”。这次,应邀出席杜钢建教授的“湖湘新儒家与文化法治建设”讲座,听到杜教授提到湖南人是部分日本人与韩国人的祖先,既感到所见略同之外,又觉得湖湘文化的研究应该有国际视野,亟需加强湘学与域外文化互动的研究。湖南著名青年学者、《印象》杂志主编枕戈先生响应杜教授的这个学术观点,试图建构出万年湖南文明史。其邀约我写一篇文章,以为呼应,故有此作。

首先,关于湖湘文化与日韩文化的关系之研究,早在之前已有人研究。譬如,日本学者大宫真人撰写《屈赋与日本公元前史》一书,考证屈原曾流放日本,并提出了很多有力的证据。不管其观点是否成立,至少暗示着日本文化与湖湘文化存在某种联系。中国学者张国荣依据湘、黔等地苗族中的传说“苗族芦笙管上挂着的那几个竹筒共鸣筒,据说最上边的那一个,标志着苗族有一支祖先漂洋过海到东方去了”,认为一支沅湘流域的蛮越民族在战国末年东迁日本,并就日本开辟神话与沅湘开辟神话做比较研究,认为二者存在血缘关系,以佐证其说。自从韩国“端午祭”申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后,长江流域的区域文化与韩国文化是否存在血缘关系,受到了中外学者的莫大重视,兴起了一股研究热潮。一些学者认为,楚文化与韩国文化密切。譬如中国学者杨万娟认为,韩国许多地名应当来源于湖南、湖北;韩国古辰韩和弁韩居民来自被秦灭国的楚国,和楚国的罗氏、卢氏一样均为苗裔,罗、卢氏族是跟随着方士韩终到的韩国。因此,沿着杨万娟的成果深入研究,会得出湖南人是部分韩国人的祖先。由此,可见杜钢建教授此次提出的问题,也是目前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

其次,我要提出韩国人与日本崇拜野猪的问题。古代韩国人、日本人崇拜野猪,并且善于养猪,在中国古代史册十分常见。这些古民族非常崇拜野猪,并以养猪为业,白天牧猪,晚上则与猪同住,吃猪肉,戴野猪头或野猪牙饰物,穿猪皮衣服,涂猪膏御冷,与猪同睡取暖。《书•禹贡》上说,夷类民族以动物之皮作为衣服,“岛夷皮服”。韩人、州胡人好养猪,《三国志•魏志•东夷传附韩传》:“又有州胡在马韩之西海中大岛上,其人差短小,言语不与韩同,皆髡头如鲜卑,但衣韦,好养牛及猪。”韩人穿猪皮衣服,住猪皮房屋,《新唐书•东夷传百济传》:“龙朔初,有儋罗者,其王儒李都罗遣使入朝,国居新罗武州南岛上,俗朴陋,衣大豕皮,夏居革屋,冬窟室。”高丽人把猪当作可供交换的财富,《北史•高丽传》:“男家送猪酒而已,无财聘之礼。”倭人(古日本人)也擅长养猪。《三国志•东夷传附倭传》:“俗能织布,善田种,畜养豕牛马驴骡。”

从训诂学来看,“韩”就是野豕。《山海经•海内经》:“有朝云之国,有司豕之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渠股、豚趾。”这韩流据说是颛顼之父。他的国名是司豕之国。韩流之“流”,与“求”叠韵,《诗经》有“流求”。流,可训为“九”,即“鬼”。鬼神相通,韩鬼,即韩神。据《山海经》,韩流是三苗的祖先之一。所谓高句丽,即鬼句黎或鬼岣嵝,豕神。传说中的韩国开国者为檀君,但并未有可靠的铁证,是晚出的神话。在早起的神话中,韩国人的始祖是高朱蒙,大豕神。朱蒙是天帝之子的北扶余王解慕漱与河伯之女结婚而生,而河伯女即暗示为豕神女。记载有檀君神话的韩国《三国遗事》的王历里说“高朱蒙是檀君的儿子”,《帝王韵记》指高句丽人为檀君的后裔。在神话里,不管高朱蒙与檀君什么关系,值得肯定的是,韩人是崇拜野猪的,善于养猪的,与湖南的苗族同源。

从人种迁徙上来说,在中国的史前时期,存在由南向北迁徙的史实。苗越民族与东夷民族,都崇拜野猪,也善于养猪。湖南西部的苗族,有礼赞野猪的古歌,也有“野猪妈妈”一说。传说中苗族的蚩尤也是豕神,因为“蚩尤”可训诂为“豕九”,即“豕神”。中国学者吴晓东《苗族图腾与神话》一书认为有一支崇拜野猪的族群融入了苗族。依据史料,三苗聚居在洞庭湖与鄱阳湖之间。在与中原的战争中,三苗的一些族群西迁、南迁与北迁、东迁,至东北,成为东北亚地区的一些民族的祖先。韩国人应属于向东北迁徙的苗人后裔。

日本人崇拜野猪,善于养猪,全世界有名,并不需要我多说了。日本人赞美英雄,会说:“你是猪!”在日本,“猪”是指野猪,是勇猛、刚强;家猪叫“豚”。日本古称“倭奴”,可音训为“岣嵝”或“蕃娄”,即野猪的意思。日本人称作“大和民族”,“和”、“禾”,可音训为“蕃”,野猪的意思。湖南宁乡出土“大禾鼎”,禾、苗叠韵,实际上也可以写作“大苗鼎”,“苗”音训为“蕃”,也是野猪的意思。也就是说,日本大和民族,也就是大苗民族,来源于生活于现今湖南、江西之间的三苗。为什么日本人崇拜野猪?许多人认为在日本最凶猛的动物是狗熊与野猪。其实不然,日本人崇拜野猪是因为继承了来自古代生活在湖南地区的族群之文化信仰。

湖南地处全球地理黄金带,在距今15000多年前出现了玉蟾岩水稻,在距今7800年前出现了高庙文明,在距今6000多年前出现城头山文明。有学者认为,可能存在早熟的南方文明向北迁移与发展的可能,而不是北方向南方转播。虽然暂时找不到确凿的证据支持这种观点,但是也不无可能。 据日本专家研究,也表明古日本人来自湖南地区。口清之在《日本人的祖先》中曾指出:日本化石人是华南化石人的一支,在洪积世(即更新世)时由华南移居到日本。今村羊曾对华南现在的居民作过生物体测定,发现其在头部指数上与现代日本人很相似。古煨种基还用血型来辨别不同人种。其检验结果为:日本人的血型O 型占31.5%、A 型占37.3%、B 型22.1%、AB 型为9.1%,与此相似的血型是中国湖南人和匈牙利人。

史前时期,生活于湖南地区的崇拜野猪的民族,出现早熟的文明后,向各个地区迁徙。而进入所谓文明时代,又出现回流的现象,许多族群相继从四面八方再次进入湖南。最为典型的是巴蜀一带崇拜野猪的族群。 依据中日韩三国学者的研究,不管是沅湘流域的一些族群在战国末年迁徙到日本,还是楚国灭亡后的湖南、湖北人东迁到韩国,或者史前时期的苗人从湖南地区即迁徙到韩国与日本,无疑他们同时还带去了崇拜野猪的文化信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