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最经典的一首诗(他写出唐代最美的两首情诗)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

欢迎关注槐序,这里有最美古诗词

…..

唐代最经典的一首诗(他写出唐代最美的两首情诗)(1)

真是个有趣的故事

....

在中晚唐时期,有两本奇书,分别写了两个最奇葩的诗人。

一部是《莺莺传》,作者为元稹,白居易的铁哥们,笔下有最深情的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他是史上第一个把自己做过的“渣事”写成书的人,书中化身为张生,讲述了与崔莺莺(原名崔双文)之间的爱情故事,成功为自己塑造了一个“负心汉”的形象,一直被后世之人津津乐道。

著名的戏剧曲目《西厢记》就是以元稹的故事为蓝本进行创作的。

无独有偶,与《莺莺传》齐名的还有另一本传奇小说,即《霍小玉传》,主角是与李贺齐名的大诗人李益。书中讲述了李益高中后,狠心辜负霍小玉的凄美故事,可以说和元稹的事迹如出一辙。

这其中的关系盘根错节,很有趣,比如《霍小玉传》的作者是蒋防,曾受知于元稹,这本书写成时,元稹曾在相位,政敌为令狐楚、李益为主的“牛党”集团。

而李益曾有两首著名的情诗,一是写给霍小玉的绝笔,一是流传千古的《江南曲》,蒋防为了讨好元稹,就把李益的事写成了书,以达到讽刺李益的目的。

唐代最经典的一首诗(他写出唐代最美的两首情诗)(2)

值得一说的是,元稹的老丈人韦夏卿与李益是非常、非常好的朋友,当初李益抛弃霍小玉时,韦夏卿曾劝过他不要做得太绝:

“谓生曰:风光甚丽,草木荣华。伤哉郑卿,衔冤空室!足下终能弃置,实是忍人。丈夫之心,不宜如此。足下宜为思之!”

所以这故事就比较乱,蒋防的马屁也没拍明白,因为元稹抛弃崔双文另娶韦夏卿之女韦丛的行为,基本和李益殊途同归、半斤八两。

后来汤显祖把李益和霍小玉的故事编作成了戏剧《紫钗记》,与《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为“临川四梦”,此为第一梦。

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李益最著名的两首情诗,从中理清他和霍小玉之间的事由。

唐代最经典的一首诗(他写出唐代最美的两首情诗)(3)

“ 诗文赏析 · 其一 ”

...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 出自李益的《写情》

这是霍小玉殉情后,李益为她写的一首绝笔,最后两句为千古经典,可以说写得凄凄婉婉、悲痛欲绝。

霍小玉的母亲郑净持曾是霍王的妾室,但因是婢女出身,地位卑微,霍王去世后,霍家兄弟就把他们母女赶出了霍王府。

彼时霍小玉尚年幼,母女无依无靠流落街头,待霍小玉长成16岁后,已经貌美如花,迫于无奈委身于青楼,成为了一代著名的歌姬。

这一年李益22岁,得知霍小玉的身世后十分感动,就开始追求霍小玉。不久后两人相爱,约定了今生今世,但霍小玉知道自己的出身,便对李益说,“君善待我8年即可,8年后君当有正室为继,我便遁入空门,削发为尼。”

李益听后十分感动,便通过街坊为媒,瞒着家人偷偷与霍小玉过起了日子,虽无夫妻之名,却有夫妻之实。

唐代最经典的一首诗(他写出唐代最美的两首情诗)(4)

一年后,李益进京赶考,一举中第,便把此事告诉了家里人,想要迎娶霍小玉。奈何李母死活不同意,很快就逼着李益娶了自己的表妹卢氏,所以霍小玉知道后非常伤心,竟相思成疾一病不起,几番书信后,李益也未曾来见。

某一日李益和韦夏卿正走在街上,谈论着此事,韦夏卿劝他不要太狠心,大丈夫要敢作敢当。正说着话呢,斜刺里冲出一名壮士,夹着李益就到了霍小玉的住处,并准备好了酒菜。

霍小玉许久未见心上人,痛哭流涕,可李益并未表现出热情,故霍小玉一字一顿地说:

“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慈母在堂,不能供养。绮罗弦管,从此永休。征痛黄泉,皆君所致。李君李君,今当永诀!我死之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

言罢,霍小玉便撒手人寰,未及桃李之年便香消玉殒。

为此,李益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写情》: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唐代最经典的一首诗(他写出唐代最美的两首情诗)(5)

“ 诗文赏析 · 其二 ”

..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 出自李益的《江南曲》

这首诗为李益后期的作品,彼时他已经在朝为官,身份显赫。诗文的创作背景是,李益曾见到过一个嫁与富商为妻的美妇,感其过得不幸,遂作此诗抒怀。

其中“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这两句很出名,在当时曾轰动京师,为情诗中的经典。

正是因为如此,蒋防才认为他是一个虚伪的人,毕竟他和霍小玉的故事已经是人尽皆知了,所以就创作了《霍小玉传》,其中不乏有附会之言。

唐代最经典的一首诗(他写出唐代最美的两首情诗)(6)

但他们同在一个年代里生活,许多事应该都是真实的,《旧唐书》《唐才子传》等对此事也都有记载。

而李益以边塞诗著名,诗风硬朗豪放,笔下情诗仅此两首最为知名,没想到却成了负心汉的代表。他和霍小玉的故事,民间有很多话本,形象皆是如此。

所以多情的诗句往往来自于一支绝情的笔。

- end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