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远古足迹散文(散文瑞金遗韵)

写在前面的话:

寻找远古足迹散文(散文瑞金遗韵)(1)

今天载发给我二十年前写的这篇关于瑞金的文章,旨在纪念我的出生地一一瑞金,也纪念我今天的五十九岁生日。

昨天下午,家兄家姐们祝贺我参与的国家社科项目《客家采茶戏研究》获省社联二等奖,称是给予我的最好的生日礼物,感慨之余,我胡写几句诗:“一生耕耘锄文字,拾得半箧赣州书。不觉已然花甲岁,案前清供又添数。”进入花甲之年的我,少了些躁动,多了些顺应,少了些抗争,多些了接受,少了些分别,多了些自在。我祈愿岁月静好,不纷不扰,不喜不悲,无风无雨,无阴无晴,如此人生方为美好也。

瑞金遗韵

文/文瑞 图/网络

瑞金风景美不胜收。明代“瑞金八景”,我们仅访得其中三景,便颇感瑞金的魅力无限。

寻找远古足迹散文(散文瑞金遗韵)(2)

绵江浸月

“泠然濯魄湛冰壶,疑是仙人附宝珠。望去银河搓可接,看来玉兔影全濡。”

绵江的水,当真缠绵动人。便是夜里也不歇下她激动的芳心,如精卫鸟般执着地向着天穹、旷野,向着城市、游人倾吐着她的热情。哗哗的水声,缠缠绵绵传递着一阵阵如梦的呓语;遴遴的波光,缠缠绵绵折射出一行行如歌的诗句。

云卷云舒如龙如蛟的云龙古桥呵,静静地收藏了我的欢叹。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果然如此。天上的一轮圆月把昨夜中秋未了的情怀尽然释放。

我在想,是月儿昨夜太过羞涩没有尽欢,还是绵江水太多情诱了月华的的女儿心?被诱入了绵江水的月儿,掩着软软的身子,与绵江水拥吻着,吻得激情热烈,吻得月失矜持、水失宁静,吻得云龙桥凝眸屏息。

其实,绵江水千古未改情怀。古人赏这中秋月时,这绵江水,这绵江月,便也如此激情。

只是我想静一下心神。于是,我走过云龙桥,走过老街市,走进清静寂寥中。

在一片树影下,我觅着一片静水,我看见了另一个月亮,圆圆的、静静地映在水中,象在造一个大梦。

寻找远古足迹散文(散文瑞金遗韵)(3)

双清柳渡

“柳色参差阴碧溪,枝枝交影拂长堤。两行翠幕云常护,一带仙源棹不迷。”

城东北的双清桥,是传说中极有诗意的一处旧地。

古时河道狭窄,绵江宽不过数丈,两岸杨柳牵衣带水,竟可结成柳绳,于是,舟船上人几乎不用划桨,以手牵扯着柳绳便可来回渡江,于是便有了“双清柳渡”之美谈。

后来,水渐宽深,双清柳渡也就成了仅供后人咀嚼的故事。于是,才有了五孔之双清桥。

今天,两岸的垂柳已失了传说中的浓郁茂密,舟船也在稍远处的沙洲附近成了游乐的工具。那劲歌狂乐仿佛想再造一个新的故事场景,那一长串五彩的灯能否把一个久远的梦重新续起?

玉笛横响,清风轻送,垂阴之下,黄鹂和唱,渔郎折柳,歌女嫣笑……曾经的和风细雨,曾经的风和日丽,曾经的杨柳青青,曾经的江水清清,曾经的一切蕴藏着太多的诗情画意。

双清柳渡的故地,散淡着往日的情韵,泛映着一种梦魅般的光芒,让我在恍惚中,把脚下的双清桥幻想还原成了那牵柳渡河的舟船,正载着几个现代人悠悠地走入远古的梦境里。

寻找远古足迹散文(散文瑞金遗韵)(4)

陈石流清

“灵岩秀出水潺缓,陈迹于今藉以传。点点纤鳞波上下,行行洁鹭意舒卷。”

陈武帝试过剑的地方,自然是个灵性之地。

陈石山当真是个水环抱山俊秀的佳境圣地。陈石湖就象块碧绿的翡翠镶嵌在山里,又如玉带状绕着青山在蜿蜒舒展她的美丽。

陈石湖清澈如许,好象溶了千万年的天地灵气,流淌着清液,让人大有洗眼润心之舒畅感。

就在我们叹过试剑石与蜡烛峰的神奇、读过罗汉岩与锁云桥的禅意、饮过撒珠泉与钟乳泉的甘甜、走过晒衫岩与一线天的险境、听过八音涧与海云寺的梵音、品过玄月湖与油萝潭的玄妙后,当我们还未从罗汉岩诡秘的鬼斧神工中醒过来时,我们旋即被远远眺望着的“陈石流清”景致吸引了。

我用照相机一遍遍地搜索,将它拉近又扩展。我惊喜地发现,时光把罗汉岩风化得如许沧桑,陈石湖的青翠碧绿的模样却千年未改。

寻找远古足迹散文(散文瑞金遗韵)(5)

于晒衫岩绝壁上,历尽沧桑的宋代崖刻暖着太阳在读着后来人的步伐,与此同时,人们发现岩壁上有无数的鸟窟寄养着一个个生灵。

我们不知道这些鸟类是鹭鸟或是蝙蝠,只是觉得它们太过贪恋美景了,只要可以飞翔在风景中,哪怕生存栖息地的险危与简陋?!

我想,当它们归巢时,必定看见了余辉下宋刻展示的历史微笑;当它们盘旋于陈石湖上空时,必定看见了自己的生命在湖中展翅。

2001年10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