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京城商厦(消失的京城商厦)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京东618了,这可是比肩淘宝双11的购物节。联想到近日经过的建国门外赛特购物中心,是何等凄凉,凸显出京城百货业的颓势。曾经很火的一家高端商场,现在仅剩下空荡荡的停车场还在使用。商场大门紧闭,贴满了各种告示,写着闭店的事项。按理说,赛特这么大盘子,背后有赛特饭店、赛特大厦,郊区还有赛特奥特莱斯,怎么就经营不好一个市中心的商厦呢?

消失的京城商厦(消失的京城商厦)(1)

当年赛特开业后,可是创造了不少京城的第一,比如开放式货架数量、电脑收银什么的。也因为鹤立鸡群的高价格引起了媒体的论战。我们习惯性地把一南一北的两座高端购物商厦列为京城最具代表性的高消费场所——燕莎和赛特。现在,赛特已是过去式,燕莎尚能饭否?

1

逐渐没落的商业氛围

其实不只是赛特,近年来,京城的百货商场频迎闭店潮。华堂、华联、百盛关闭了京城大部分的店铺,在营的也早已没有了往昔的人潮攒动。赛特购物中心对面的友谊商店,拥有长达55年的历史的涉外商店,现在基本上是门可罗雀,店内商品也稀松平常。刚才我们说到的燕莎友谊商城,在华北东北一带远近闻名,是高收入阶层购物的首选,随着蓝色港湾等新型商业综合体在附近崛起,客流也在逐渐稀少。现在,行走在各大商圈,即使没有疫情,店面翻新换主的周期也明显缩短,关门的店铺比比皆是。

消失的京城商厦(消失的京城商厦)(2)

消失的京城商厦(消失的京城商厦)(3)

消失的京城商厦(消失的京城商厦)(4)

2

儿时的记忆

回想起我小时候,那时候家里也没什么钱,不敢进燕莎、赛特什么的,怕服务员白眼你。顶多陪爸妈逛逛西单商场什么的,爸妈也就看看内衣、布匹什么的。我呢,如果看见有什么潮流服饰了,就跟爸妈要点钱,和同学去西单边上的特别特、民族大世界、劝业场逛逛,跟摊主砍砍价,滴漏(北京音)一件回家,有时候太新潮了,还得挨爸妈说。那时候逛街还是挺有乐趣的,真是在逛,不像现在,就是有目的的看电影、吃吃饭。

消失的京城商厦(消失的京城商厦)(5)

那时,相比于王府井,最爱溜达的地方,还是西单。一是服装市场多,二是逛累了西单购物中心上面可以吃饭,还可以打电游。那时候没钱,也不懂什么咖啡,中友百货一层开了一家星巴克,哥几个斗胆进去看了看,本想点一杯,看着价签有点贵,就点了一杯最便宜的,做好一看就一小口杯,不夸张的讲也就几口就能喝完,那叫苦啊。后来才知道,那是espresso。

消失的京城商厦(消失的京城商厦)(6)

3

百货业态的兴亡

查阅了一下相关报道,科普一下百货业下降时间轴。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12年是一个明显的转折点。当年,北京朝阳大悦城与其开业时的主力店永旺百货宣告分手、无锡大洋百货关闭、上海第一百货淮海店作为地标性百货公司难以为继......中国百货业客流量开始出现负增长,迎来第一波关店潮。

自此之后,百货业持续了长期萎靡不振的状态。2013-2015年,百货业成为整个零售行业闭店的重灾区。根据《2014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业关店统计》显示,2014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业(不含家居、电器)在国内共计关闭158家门店(2013年全年仅关店35家),其中百货“受灾”面积最大。而2015年中国百货关店席卷了17个省市自治区、14个品牌、63家百货门店。

到了2016-2017年,关店潮更为猛烈。据联商网对重点城市做出的不完全统计,2017年,国内至少有45家百货店关门歇业。全国七成以上的百货店都出现营收下降,整个行业的利润收入普遍大幅下跌。

与此同时,外资百货也在悄然退出中国市场。比如,用8年时间在中国开疆拓土开店15家的玛莎百货,2017年底正式宣布全面退出大中华区,天猫旗舰店也一并关闭;1994年进入中国的外资百货“老大哥”百盛,已关店十几家,在北京最多时有9家门店,如今只剩下1家,岌岌可危。另外,美国连锁百货公司的梅西百货,甚至日本的大丸百货和高岛屋等几家百货公司,也因为业绩大幅下滑,选择撤退。

消失的京城商厦(消失的京城商厦)(7)

电商、新零售对商业实体的冲击是毋庸置疑的,另外,老牌商厦的固步自封,品牌更新慢,价格高等也是衰败的原因。消费不断升级,年轻人消费更看重趣味、情怀以及适不适合发朋友圈,能不能产生附加值,购物更多是一种背景。消费者商场消费已经从体验式消费向沉浸式消费迈进,所以商厦的改进不是仅仅引入餐饮、儿童娱乐和教育就能拯救的。在北京,高端点的还得数SKP和国贸商场,富丽堂皇的殿堂,从奢侈品到快时尚,从网红餐饮到高档餐饮场所,一应俱全。大MALL就得是大悦城了,金源燕莎雄踞京城西北部富人区,也活的有滋有味。比较有特色的是芳草地购物中心、颐堤港了,前者融合了前卫艺术品,后者充盈着不同的“生活场景”,让消费者的体验充满欢乐和满足感。

消失的京城商厦(消失的京城商厦)(8)

消失的京城商厦(消失的京城商厦)(9)

京城商业业态的何去何从,生存还是毁灭?随着北京清理整治的不断深入,城里临街的店铺也越来越少了,甚至让人有种萧条的感觉,说实话,我不愿看到千篇一律的大型商厦充斥着餐饮、影院、连锁服装什么的。随着地摊经济的重提,我还是希望看到城市里能有更多的特色商铺,更多的夜市地摊,我们不能不食人间烟火吧?商业业态高中低档互补存在,形成差异化生存,才是一个城市应有的味道。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