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孝什么是道(什么是孝)

孝,在字典释义中有三种解释,第一种为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孝敬,孝廉(中国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孝是指孝子,廉是指廉洁的人另外中国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2是指局丧的事3特指丧葬时穿的服饰,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什么是孝什么是道?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什么是孝什么是道(什么是孝)

什么是孝什么是道

孝,在字典释义中有三种解释,第一种为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孝敬,孝廉(中国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孝是指孝子,廉是指廉洁的人。另外中国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2是指局丧的事。3。特指丧葬时穿的服饰。

一般说到孝子什么的,我们肯定想到很多有关故事。比如:

1、涤亲溺器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马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贵显闻天下,平生孝事亲。亲自涤溺器,不用婢妾人。

2、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七岁生离母,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面,喜气动皇天。

3、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负母逃危难,穷途贼犯频。哀求俱得免,佣力以供亲。

4、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

5、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深山逢白虎,努力搏腥风。 父子俱无恙,脱离馋口中。

6、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恣渠膏血饱,免使入亲帏。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是不是需要用现在人的眼光,去重新审视这种定义呢?因为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孝已经不是绝对的听从,孝也不是仅仅从字面理解的那种含义,比如说把父母接到他们并不适从的城市,从大众眼里是说比较孝顺了,但是从父母的角度看呢?城市是冰冷的,周围是陌生的,一切的一切都变的有框有线,他们变的那样的处处小心,他们变的不苟言笑,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我们所说的孝造成的。所以不同的时代它的定义是不同的,不应该在不同时代用同样的标准去讨论问题,你们感觉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