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引起的天旋地转(男子早起突觉天旋地转)

王先生为何起床就晕?

在一个明媚的早晨,王先生 起床时突然觉得天旋地转,如坐舟车,恶心呕吐 ,晕的不行。虽然仅只持续了一分钟,但王先生对这“酸爽滋味”已是记忆深刻,他怀疑自己是不是生了什么大病?

王先生赶紧让家属将他送到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耳鼻喉科专家、滇池院区耳鼻喉科副主任秦琼医生诊断其为“耳石症”,经几个简单的“神操作”之后,王先生的眩晕感觉很快就缓解了!

王先生惊叹: 为什么耳朵里面长“石头”会引发眩晕呢, 专家的“神奇之手”又是如何治好这眩晕症的呢?

耳朵引起的天旋地转(男子早起突觉天旋地转)(1)

眩晕是一种什么疾病呢?

据我国古代医书记载:“其症发于仓卒之间,首如物蒙,心如物扰,招摇不定,眼目昏花,如立舟舡之上,起则欲倒,恶心冲心,呕逆奔上,得吐少苏,此真眩运也”。说明眩晕这种疾病自古就有。

经过临床不断探索,现代医学认为眩晕是因身体对空间定位的障碍而产生的一种视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它覆盖多个学科。临床上可能引起眩晕的疾病多至上百种,尤以耳科疾病为多,如: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其次为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如:后循环缺血、脑的占位性病变等;内科一些血液病等引起的迷路供血障碍,还有外科的颈椎病、眼科的视性眩晕等等。

耳朵引起的天旋地转(男子早起突觉天旋地转)(2)

本文开头提到的“耳石症”即为耳科疾病引发的一种常见的眩晕。需要注意的是该“耳石”并非常见的“外耳道结石”,而是内耳碳酸钙结晶脱落,掉在了保持身体平衡的半规管里,造成内淋巴液体移位,给大脑传送错误信息,引发眩晕及眼震。而当管石移动到半规管较水平位置时,眩晕消失。临床上这种疾病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诊断方法

BPPV多发于中年人,主要临床表现为:在卧位坐起,坐位躺卧,俯身、低头、左(右)转头时,突然发作较为强烈的旋转性眩晕,一般在30秒内,不超过1分钟,伴眼震,恶心及呕吐,眩晕停止后可出现头重脚轻等头晕症状,患者常因避免再次出现眩晕症状而不敢转头,长期反复的眩晕会造成间歇期延长,造成精神性眩晕。临床上常见的有后半规管BPPV,水平半规管BPPV,上半规管BPPV和混合型BPPV,而又以后半规管BPPV多见,其次为水平半规管BPPV。

在进行诊断时,可通过以下检查进行明确:

1、Dix-Hallpike试验是确定后半规管BPPV常用的方法:

阳性:常出现向左或向右的眼震,眼震为垂直扭转性。阴性则不出现眼震。

耳朵引起的天旋地转(男子早起突觉天旋地转)(3)

2、Roll-Text试验是确定水平半规管常用的方法:

阳性:一般双侧均出现水平性眼震。阴性:向双侧翻转均无眼震。

耳朵引起的天旋地转(男子早起突觉天旋地转)(4)

治疗看这里

那么,经诊断为BPPV的病人该如何治疗呢?首选,当然是手法复位:

1、后半规管BPPV采用Epley法或者Semont法:

Epley法(以右后半规管为例):

a 患者坐于床上,头右转45°。

b 快速后仰,使头与水平面成10°-30°。

c 将患者头左转90°。

d 待眩晕消失后坐起。

Semont法(以右后半规管为例):

a 患者坐位,头左转45°。

b 快速向右倒下。

c 待眩晕消失后直接快速起身,经过坐位再倒向左侧,待眩晕消失后再回到坐位。

2、上半规管复位方法采用反Semont法:

a 患者坐于床上,头部向患侧旋转45°。

b 向患侧侧躺,前额着床,保持30秒。

c 快速倒向健侧,健侧的后枕部着床,保持30秒。

d 患者坐起。

耳朵引起的天旋地转(男子早起突觉天旋地转)(5)

3、水平半规管复位方法采用Barbecue法或改良的Gufoni法:

Barbecue法:

a 患者平躺,从患侧旋转,每次旋转90°。

b 此动作可连续做,快速做,根据患者情况可做多个周期。

c 患者坐起。

改良的Gufoni法:

a 患者向患耳侧躺,保持30秒。

b 头和身体保持固定位置,头部向健侧转45°,保持30秒。

c 患者坐起。

当然,也可考虑使用抗眩晕药物治疗,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急性期还是缓解期,最好的治疗还是手法复位治疗,请务必到专业正规医院就诊,且积极治疗原发病也是治疗措施之一。

耳鼻喉科:晏丽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