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

豫园(Yu Garden)位于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 ,是江南古典园林,始建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占地三十余亩。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1)

老城厢是上海历史的发祥地,荟萃了众多名胜古迹。这些园林不仅有楼台亭阁之胜,而且有山水自然之美。老城隍庙的兴建早于豫园,老城隍庙位于方浜中路安仁街西。一些朋友会把“豫园”和“老城隍庙”搞混,其实这两处虽然一墙之隔,但确是不同的地方。其后由于商圈的形成,大家都习惯将它们放在一起,而且大多数老上海人都习惯说老城隍庙。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2)

1553年上海县城图中标注的城隍庙位置

豫园在城隍庙的西北角。康熙初年,上海一些士绅将豫园几个厅堂改建为清和书院。鸦片战争时,豫园遭破坏。咸丰十年,太平军东征,清政府请洋枪队入城防守,豫园又作兵营,“西园石山,尽拆填池”,建造西式营房。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3)

1884年上海地图中标注的豫园和城隍庙

老城厢泛指原来南市区一带的旧城区,是由“城”和“厢”两个独立区域组合而成的。城——原来的上海县城,即现在的人民路和中华路环路以内的区域,也是上海曾经的政治文化中心地带。厢——上海县城外十六铺码头到高昌庙(江南造船厂)的沿江地带,那曾是上海经济支柱航运业的主基地。 再说“城”和“厢”,两者原是由一道城墙分割开的,即上海县的城墙。明嘉靖年间为抵御倭寇侵袭, 1553年在黄浦江边筑起了一圈围长9华里的圆形城墙,并在城墙外围挖了一圈护城河。之后数百年间几经改造,至1910年5月时上海城一共有了10座陆门和4座水门。至清朝末年,历时350余年,老城厢共建造私园30多座,其中13座为官吏所建,明代7座,清代6座。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4)

近360年历史的上海城墙在1912年被拆除,护城河被填没,合并筑成了今天的中华路和人民路,城厢的两片区域也正式连接到了一起。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5)

上海老城墙

豫园原来是明代四川布政使上海人潘允端为了侍奉他的父亲——明嘉靖年间的尚书潘恩而建造的,取“豫悦老亲”之意,故名为“豫园”。豫园从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开始兴建,至明神宗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完成,前后共用了18年时间。占地70余亩。豫园由明代造园名家张南阳设计,并亲自参与施工。古人称赞豫园“奇秀甲于东南”,“东南名园冠”。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6)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7)

17世纪中叶,潘氏的后裔逐渐衰落,园林也逐渐荒废。到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重新进行整理。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入侵上海,园林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清咸丰三年(1853年),上海小刀会发动起义失败后,豫园被清兵严重破坏,点春堂、香雪堂、桂花厅、得月楼等建筑都被付之一炬。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军队又侵入,造成了更大的破坏。新中国成立以后,自1956年起开始整修,恢复了30多亩园景。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8)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9)

清末老照片中的豫园

现在的豫园面积有两万平方米,其布局曲折、亭、台、楼、阁、假山、池塘共30余处。按其主体建筑,可分成大假山、万花楼、点春堂、会景楼、玉玲珑、内园六大景区,每个景区都有其独特的景色。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10)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11)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12)

豫园鸟瞰

豫园豫园按主体建筑可分为大假山、万花楼、点春堂、会景楼、玉玲珑、内园六处景区。

大假山景区主要有三穗堂、仰山堂、卷雨楼、大假山、游廊、萃秀堂等景观。

万花楼景区主要有鱼乐榭、亦舫、两宜轩、复廊、万花楼等景观。

点春堂景区主要有点春堂、打唱台、古井亭、快楼、和煦堂、静宜轩、听鹂亭等景观。

会景楼景区主要有会景楼、九狮轩、流觞亭、浣云假山和积玉水廊等景观。

玉玲珑景区主要有玉玲珑、玉华堂、得月楼、藏书楼等景观。

内园景区主要有静观厅、延清楼、观涛楼、耸翠亭和古戏台等景观。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13)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14)

大假山景区(主要有三穗堂、仰山堂、卷雨楼、大假山、游廊、萃秀堂等景观。)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15)

大假山用数千吨浙江武康黄石建成,由明代著名叠山家张南阳精心设计堆砌,也是他唯一存世的作品。山高约14米,享有“江南黄石假山之冠”美誉。400多年来,豫园景物时废时兴,而大假山仍保持旧观。 大假山是全园最高点,相传当年也是上海的最高峰之一。大假山上有二亭,一在山麓,名“挹秀亭”,意为登此可挹园内秀丽景色;一在山巅,称“望江亭”,意为立此亭中“视黄浦吴淞皆在足下。而风帆云树,则远及于数十里之外”。昔重阳节时,游人来此登高望远,浦江帆樯,历历在目。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16)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17)

《申江胜景图》中的“豫园”萃秀堂、大假山

三穗堂

位于豫园正门处,清乾隆二十五年建。原为乐寿堂,清初曾被征为上海县衙办公之地,高9米,是园中的主要建筑之一。在清代,这里是官府庆典和“宣讲圣谕”之处,也是地方上文人士绅聚会活动的场所。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18)

三穗堂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19)

三穗堂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20)

仰山堂、卷雨楼

位于三穗堂之后,与大假山隔池相望。清同治五年(1866年)建,底层称仰山堂,上层为卷雨楼,仰山堂为五楹,北有回廊,曲槛临池,可以坐憩堂内有录自晋王羲之《兰亭序》的“此地有崇山峻岭”匾额。卷雨楼名取自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诗句“珠帘暮卷西山雨”。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21)

元代铁狮

位于“渐入佳境”游廊前。左雌右雄,铸造于1290年,底座上有款识:“章德府安阳县铜山镇匠人赵璋”、“大元国至元廿七年岁次庚寅十月廿八日”。铁狮原置河南安阳县衙大堂前,曾被日军运往日本,抗战胜利后归还中国。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22)

太湖石立峰(美人腰)

太湖石立峰,亭亭玉立,又称美人腰,高2.3米。“渐入佳境”语出《晋书 顾恺之传》,这里有引人入胜之意。游廊石板铺地,中为小桥,两侧有鹅项靠,可以坐观山光水色。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23)

游廊两侧有许多砖雕、石雕,这是一幅《神仙图》,上面雕有观音、达摩、福星、禄星、寿星、魁星等,上图中间上方翘足,捧斗,执笔的是魁星,魁星是二十八星宿之一,古人称为主管文运之神,被形象化为赤发蓝面鬼。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24)

银杏

银杏树高达21米,枝叶茂密,相传为建园时园主人手植,已四百多年。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25)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26)

萃秀堂

位于大假山东北峭壁下,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始建,乾隆三十五年竣工。深隐于大假山北麓,面临峭壁,北倚高墙,古木交柯,佳卉盈庭,环境清幽淡雅,静坐堂中推窗便可近观大假山景。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27)

万花楼景区(主要有鱼乐榭、亦舫、两宜轩、复廊、万花楼等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28)

万花楼下四角有梅兰竹菊图案漏窗四幅楼南面有湖石假山。四周多回廊曲槛,廊旁的白色粉墙边,依墙缀以石峰,栽植翠竹。上海地区赏花和祭祀花神的习俗也很久,豫园内的万花楼明代叫花神阁。清代嘉定人钱大昕于花朝节观花,曾作《练川竹枝词》:“花朝二月雨初晴, 笑语相将北部行。折得缃桃刚一朵,小鬟偷压鬓也轻。” 花朝节,也叫花神节,俗称百花生日。中国古代对花有很深的感情,“中华”、“华夏”等词汇均与“华(花)”有关,可以说,中华民族是花的民族。 万花楼前有两枝古树。一为银杏,一为广玉兰。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29)

万花楼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30)

万花楼前有两枝古树。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31)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32)

张大千十二花神图

亦舫

在萃秀堂东墙外,俗称船厅。明代以后,江南园林常在水边建石舫,用以临水赏月,而直接在陆地上筑舫不多见,此系后增建。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33)

鱼乐榭

跨于溪流之上,傍山临水,取名于庄子与惠子之间是否知鱼之乐的辩论,蕴涵着园主人对庄子的仰慕和避世隐逸的心情。周围古木参天,凭栏可观池中游鱼。榭前小溪长仅数丈,花墙把小溪隔而为二,墙上开设漏窗和半圆洞门,水从洞门流去。鱼乐榭旁有一株已度过三百多个春秋的紫藤,每年初春时节,枝条上绽满白色的小花。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34)

鱼乐榭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35)

隔水花墙

穿云龙墙

穿云龙墙位于点春堂西,龙头用泥塑成,龙身以瓦作成鳞片。园中另外还有几处龙墙:大假山后有卧龙,和煦堂西有双龙戏珠,内园“可以观”前有眠龙,各具特色。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36)

复廊

复廊,中间用墙分隔,两边皆可行走。墙上开设着形状不同的漏窗,从漏窗中左顾楼台掩映,右望溪流峰石,宛如图画小品。廊西端连以方亭,亭中有匾,上题“会心不远”。复廊长度仅12米左右,但在空间的划分和景观的组织上却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平面上分别联系了会心不远、万花楼和两宜轩三个建筑物,使之相互结合的很紧凑自然。通过复廊及跨越山溪的白墙,把仰山堂前的大假山与点春堂之间的庭院划分成性质不同的三个空间。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37)

两宜轩

复廊东端有一小轩,在这里探首俯视则清泉如镜,隔崖相望则石峰壁立,面山对水,有古人“观山观水两相宜”的情趣,故名两宜轩。北面有建筑名亦舫,形状如古代之船舫。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38)

点春堂景区(主要有点春堂、打唱台、古井亭、快楼、和煦堂、静宜轩、听鹂亭等

点春堂建于清道光初年,位于豫园内,堂名出自苏轼的诗句“翠点春研”,是一座呈五开间大厅的建筑。小刀会起义时,这里是义军的城北指挥所。堂内现存有晚清画家任伯年的巨幅〈观剑图〉和书法家沈尹默书写的对联“胆墨包空廓,心源留粹精”,歌颂了小刀会起义军。点春堂为单檐九脊无顶,屋面坡度较平缓,正脊与檐口都有升起曲线。堂宽五间,木结构承重墙,木门窗。整幢建筑建于低矮的砖台基上,平面柱网由外二圈组成,柱形都是圆形直柱,内外柱的柱径均相等。堂内雕梁画栋,工艺精细,古朴宽敞。点春堂上的金字大匾,笔法苍劲,刚柔并济。朱红大柱、宏大斗拱和深远的出檐,均给人以雄壮有力的直感。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39)

点春堂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40)

打唱台

“打唱台”,也叫“凤舞鸾吟”,点春堂对面的小殿宇。戏台依山临水,半跨池上。台前的垂檐,雕刻细腻,涂金染彩。戏台四面的石柱上,分别有描绘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对联。打唱台正中挂着郭沫若1961年10月游览豫园时写下的诗篇:

小刀会址忆陈刘,一片红巾起海陬。日月金钱昭日月,风流人物领风流。

玲珑玉垒干钧重,曲折楼台万姓游。 坐使湖山增彩色,豫园有史足千秋。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41)

和煦堂

面山背水,夏凉东温,与点春堂隔水相望。顶上两队人马横刀跃马摇旗呐喊的雕塑栩栩如生。堂呈方形,周围开敞。堂内陈列的一套家具,包括桌、椅、几和装饰用的凤凰、麒麟,都用榕树根制作,已有上百年历史。旁有石蹬通向听鹂亭。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42)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43)

快楼

“快楼”。位于点春堂东南,雕栋画檐,水石缭绕,上层名快楼,下层称延爽阁,登快楼可眺望豫园全景。从快楼朝南而下,还有静宜轩、听鹂亭,周围绕以花墙,自成小院。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44)

会景楼景区(主要有会景楼、九狮轩、流觞亭、浣云假山和积玉水廊等景观)

会景楼原名“得意楼”,三面环水,位居豫园的中央,建于1870年。登上会景楼,全园景色尽收眼底。会景楼是以水景为主体的区域,会景楼三面环水,周围栽着香樟、石榴、紫薇、红枫、罗汉松等许多树木,景色宜人。站在会景楼观景,物景两望,情意绵绵,顿时使人诗意盎然,“精驽八极,心游万仞”。楼上有两江总督、太子少保陶澍题写的一联:“曲槛遥通沧海月;虚檐不隔泖峰云”。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45)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46)

九狮轩

九狮轩位于豫园中央会景楼西北,1959年重修豫园时,拆去民宅,凿池垒石,池北筑轩,名“九狮轩”。九狮轩是一敞开式建筑,面临大池,前置月台,凭栏观赏池中游鱼荷花轩西有一片杉树,高耸挺拔。轩东修竹万杆,满目青翠。九狮为“救世”谐音。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47)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48)

流觞亭

流觞亭,因其两面临水,取《兰亭序》“流觞曲水”之意。亭侧有三曲板桥,贴水而筑。三曲板桥西是浣云假山。山以湖石堆成,北倚得月楼,西临清泉。山洞盘桓,循洞可达山顶,洞内有泉,涧溪水从洞内流出。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49)

积玉水廊

玉水廊南连会景楼,北达涵碧楼,因廊旁一石“积玉峰”而得名。积玉峰玲珑剔透,原在也是园内,1956年移到豫园。廊长达百米,是江南古典园林中最长的一条水廊,漫步廊中古树苍翠欲滴,池中红鱼游动,亭榭流光溢彩。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50)

涵碧楼

涵碧楼隔池与听涛阁相望。为二层建筑,全部木构材质为缅甸上品楠木。梁坊上雕刻了牡丹、梅花、百合、水仙、月季等一百种花卉图案和四十幅全本《西厢记》故事图案,故该楼又称“楠木雕花楼”。楼中陈列着清代精致华贵的31件楠木雕花厅堂家具,有戏文狮子纹长条桌、五狮^座圆大理石落地屏、戏文松鼠葡萄纹落地镜、圆桌和束腰圆凳等。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51)

听涛阁

听涛阁位于积玉水廊东,坐北朝南为两层建筑。其南部下为抱厦,上为雅室。其顶上塑一单腿独立的仙鹤,隔池南望涵碧楼。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52)

玉玲珑景区(主要有玉玲珑、玉华堂、得月楼、藏书楼等景观)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53)

上海豫园的玉玲珑为江南三大名石之一,高约1丈余,玲珑剔透,周身多孔,具有皱漏瘦透之美,为石中珍品。古人曾谓“以一炉香置石底,孔孔烟出;以一盂水灌石顶,孔孔泉流”。原为宋代宋微宗的贡品“花石纲”遗物。中国人评石需具备“漏、透、皱、瘦”四个特点,才算是石中之宝。而玉玲珑全部具备了这四个条件。玉玲珑在会景楼东庭院已屹立400余年未曾移动,奇石色青,高约4米,宽2米,重达万斤,杂云突兀,万孔录透。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54)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55)

玉华堂 

原为潘允端书斋。玉华也有取玉中精华之意。清道光年间重建,改名为香雪堂。八一三淞沪抗战时被日机炸毁。1959年重建。堂内现按文人书房布置,陈列着明代紫檀木画案等珍贵家具。堂上匾玉华堂三字用明代文征明的字迹合成。堂内家具具为仿明代之物,摆设一如明式陈式。玉华堂前有两珠白玉兰。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56)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57)

得月楼

位于玉华堂、玉玲珑西,两面临水,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取“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意而名。得月楼为二层楼房,建筑精致。楼前有“皓月千里”匾额,楼上有两副对联“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观花”。前者为两江总督陶澍所撰。

绮藻堂位于得月楼下,以“水波如绮,藻彩纷披”而名。堂内装潢美观,别具一格。堂檐下有100个不同字体的木雕“寿”字,称为“百寿图”,富有民族特色。堂前一天井,犹如方茶壶,内有匾额:“人境壶天”。左侧围墙上有清代“广寒宫”砖刻。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58)

环龙桥

环龙桥位于玉玲珑南,用青石建造,单孔拱形,建于明代。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59)

藏书楼

藏书楼,又名绿杨春榭、书画楼,是海上画派的发源地。位于得月楼对面,清光绪年间建,清末曾是有名的书画市。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60)

内园景区(主要有静观厅、延清楼、观涛楼、耸翠亭和古戏台等景观)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61)

内园原名“东园”,本来自成一体,现在辟为豫园的一部分,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占地仅2亩,山石池沼、厅堂楼观、亭台轩阁,样样俱全,园内的花墙、小廊等建筑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晴雪堂”是该园的主要建筑物,装饰华丽,构造精巧,玲珑剔透。堂东有溪流,与廊亭、花墙一起组成了一座小型的庭院,庭院内的景物布局紧凑,深具中国园林艺术的特色。园门外还有湖心亭、九曲桥、荷花池,亦为豫园的胜景。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62)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63)

内园俯视图

静观

静观大厅,亦称晴雪堂,是内园的主要建筑,面对假山。石峰间的黄杨、石榴、白皮松等,都是已有一二百年历^史的古树。静观东侧是一小院落,池水一泓。亦称 “晴雪堂”,是内园主要厅堂,造得雕栋画梁,轩昂高敞,堂面阔5间,进深3间,厅前有两尊石狮,厅内有两块贴金匾额。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64)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65)

耸翠亭

耸立于观涛楼东面假山上,双层亭阁,底层置石桌、石凳。亭内一匾“灵木披芳”。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66)

可以观

可以观为一方形小厅,周围树木蔽天,山石秀润,精致幽静,炎夏时分外凉爽,厅前有砖雕《郭子仪上寿图》,旁有泥塑龙墙,北接“洞天福地”凤凰亭,南连“别有天”,墙上有《重修内园记》等石碑,记载内园历史。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67)

古戏台

古戏台建于清末,原在闸北上海北钱业公所内,1974年移建于此,经过修缮和增建于1988年9月对外开放。坐南朝北,被誉为“江南第一古戏台”。戏台7米见方,左右两边有栏干,台柱高约2米。台正面有狮子、凤凰、双龙戏珠、戏文人物等木雕图案,全部贴有金箔。戏台顶部的藻井呈穹隆状,上有二十二层圆圈和二十道弧线相交,四周二十八只金鸟展翅欲飞,中心是一面圆形明镜。戏台后部有六扇木屏门,门上雕有山水、人物、花草图案。两侧石柱上镌有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云想衣裳花想容”,为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俞振飞先生的手迹。戏台正对面的还云楼设贵宾佳座,全部是清代的太师椅和茶几。两边有双层看廊,安放着仿古的明式红木靠椅和茶几,共有200个观众座位。戏台前的院落中,有一块特大金砖,这是浙江嘉善古典瓦厂特意为古戏台烧制的,砖每边长123厘米,厚16厘米,重近一吨,堪称金砖之最。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68)

时间有限的可以着重逛一下邮票上的豫园的四个经典景观。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69)

吃喝玩乐在豫园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70)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71)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72)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73)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74)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75)

豫园灯会

上海元宵灯会源起汉代后,由刘邦之侄刘濞引入了扬州灯会文化。明代以后,元宵灯会已十分普遍,其最热闹、最精彩的场所就在上海县城中心的城隍庙、豫园、县衙一带。至民国,虽国家多难,社会动荡,但城隍庙灯会已成地方习俗,为上海百姓一年中所盼,故年年始终坚持举办,1949年后,灯会传统依然延续不断。 “豫园灯会”现已成为沪上新春佳节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一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76)

上海历史建筑街区有哪些(探寻上海老建筑)(7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