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惊艳的四句经典唐诗(原来这六首著名唐诗中竟然隐藏着这样的千古字谜)

令人惊艳的四句经典唐诗(原来这六首著名唐诗中竟然隐藏着这样的千古字谜)(1)

《春夜喜雨》、《游子吟》、《忆江南》这三首唐诗估计很多人都读过甚至都会背了,但是近日读着三首诗的时候却发现看似毫不相干的三首诗却隐藏着至今方解的字谜!而这个字谜还与唐代的三位著名暖男有关系!

令人惊艳的四句经典唐诗(原来这六首著名唐诗中竟然隐藏着这样的千古字谜)(2)

识时务者也难为俊杰 一个早熟男人的字谜

最先出场的这个暖男很爱美,所以字子美,但是因为早熟,面相老,后来干脆自号少陵野老。712年,唐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先天元年,他出生了,他早年的生活情况历史上记载的很少,因为他姓杜,所以小的时候大家都叫他阿杜。阿杜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一个有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他的父亲杜闲,曾官至兖州(今属山东)司马、奉天(今陕西乾县)县令。他的母亲是清河东武城(今属山东)人,在杜甫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父亲杜闲续娶了一个姓卢的女子为妻,但是阿杜可能真的长得太沧桑了,并没有从这位后妈身上得到多少母爱,但是他却像《神雕侠侣》里的杨过一样幸运,阿杜有一个很疼他的姑姑(他的二姑),把小阿杜抚育成人。阿杜是个很现实的人,跟谁感情深就为谁写诗,他有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虽然都是同父异母,但是阿杜在诗中常提到他们,从未在诗中提到他的后妈。从小就这么现实的阿杜难怪以后成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本人甚至被尊为“诗圣”。

也许是比较早熟,也许是那时候的唐朝就流行自驾游,阿杜这个早熟的男子长大后变成了风一样的男子。十九岁时,他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他觉得也没什么好玩的,于是回故乡参加“乡贡”。第二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调档了。阿杜那个时候也算是个官二代,他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他没有考上也没有像有些人一样去坑爹,没有开后门,继续开始自己的自驾游,开始齐赵之游。开元二十九年(741年),他返回洛阳,在首阳山下盖了间房子。约在此时,阿杜与一位姓杨的官二代结婚了,这一年他已经29岁了,即便放到现在也算是晚婚的大龄男青年了。

3年后的一个春天,阿杜遇到了自己一生最要好的死党,他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小白相遇了,阿杜发现小白也是一位驴友,感觉萌萌哒,于是两人相约为梁宋之游。四年后的一个秋末,二人依依不舍地告别,小白不停地在微信上发着二人一起游玩的合影,阿杜也不停的点赞留言“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快意八九年,西归到咸阳”……

阿杜后来又参加了考试,但是因为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考生全部落选,阿杜心想这不是存心不让我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节奏么,但是自己作为官二代,怎么能这么放弃呢?阿杜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但都无结果。他在长安租了十年的房子,天天想尽办法挤进权贵们的朋友圈,不断点赞、发微信,但是依然郁郁不得志,网络经常因为交不起网费而断网,所以后来干脆连微信都不发了!

勤奋的阿杜在自己快50岁的时候,出任华州司功参军。其实,他原在朝中任左拾遗,可能网速一下子提得太快,又是免费的,于是渐渐成了微信控,而且什么样的内容都敢发,完全忘了朋友圈里还有很多不是好友的好友。终于有人忍不住找个理由把他贬到华州(今华县),主管文体教育。后来又到蜀中过了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上元二年的春天,虚岁50的阿杜躺在成都草堂的竹床上发着微信,他觉得老是抱怨终究是不对的,于是群发了一条原创微信《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让阿杜很郁闷的是,等到晚上竟然都没有人点赞,好不容易有个留言的,竟然还是包租婆,催缴房租:“好你个头啊好,先把房租交了先!”心灰意冷的阿杜默默地念着“好雨知时节,时节,时……”时这个字他念了很久,到底是自己生不逢时,还是自己不识时务呢?这个字像谜一样,他终究没有明白……直到现在,他依然很忙,你懂的~

令人惊艳的四句经典唐诗(原来这六首著名唐诗中竟然隐藏着这样的千古字谜)(3)

大龄考生是“龌龊”男 克妻克子不克妈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船悠悠/是那童年的阿郊……”

这位叫阿郊的暖男姓孟,但是因为喜欢宅在家里发微信,直到长大也很少有人喊他老孟,而是叫他阿郊。

阿杜39岁的时候,阿郊才出生。所以基本没有什么交际,但是阿郊长得也比较粗犷,于是像阿杜一样给自己搞了个比较老成持重的名号,字东野。他跟阿杜不一样,发微信的时候惜字如金,基本都是五个字一句话,有点“寒酸”,他又与一位形体比较瘦的和尚齐名,被人合称“郊寒岛瘦”。

阿郊虽然是个官二代,但是他老爸任昆山县尉时还算清廉。所以阿郊早年生活贫困,但是他跟阿杜和小白一样,也是驴友,虽然参加过很多考试,却屡试不第。终于等到46岁(一说45岁)的时候,这位大龄考生始登进士第,于是他在朋友圈即兴赋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但是,直到年过五十的阿郊仕途并不顺利,知天命的年纪才是个江南溧阳尉。于是,阿杜的毛病在他的身上又出现了,阿郊在任时常以作诗发微信为乐,作不出诗则不出门,成了宅男,故有“诗囚”之称。后来上班时间乱发微信被人举报,被罚俸。阿郊觉得这把年纪仕途基本没什么希望了,60岁时,因母死去官。其实阿郊真的挺可怜的,他的前妻早死,三子夭折。好不容易到老年有机会到阌乡(今河南灵宝)重新履职,却暴病去世,享年63岁。但是阿郊人品真的很好,真的不愧是一位暖男,他去世后穷得都没什么钱下葬,他的朋友韩愈等人凑了100贯为他营葬,还有人派人送300贯,给他的遗孀作为安家费。

阿郊为什么是个人品好的人,我们从他在溧阳所发的著名微信代表作《游子吟》中就能明白一二: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阿郊发这条微信的时候,一向惜字如金的他特意又留言五个字:“迎母溧上作”。这是告诉朋友圈的人,这是他为了迎养老妈而发的原创微信。他虽然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卑微之职,但总算不用被动做驴友了,总算能买得起房子了,于是便将母亲接来住。唐诗虽然很多,但是歌颂母爱的却不多,所以阿郊也觉得这条微信是他一生中发得最成功的,也的确为他赢得了很多赞,他直到抱病在床的时候还在反复阅读着这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报得三春晖,报得,报……”报这个字他念了很久,到底是自己报国无门,还是自己抱负难展呢?这个字像谜一样,他终究没有明白……

令人惊艳的四句经典唐诗(原来这六首著名唐诗中竟然隐藏着这样的千古字谜)(4)

一生四下江南的小小白 连发三条微信夸江南

阿杜去世后的第二年,小白转世到了河南,于是,唐朝有一个微信控,小小白来了!小小白的祖父在河南巩县当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基友,有一天,新郑县令在朋友圈分享了一条《穹顶之下》的微博,小小白的祖父见新郑山清水秀,就举家搬迁到了新郑,小小白便出生在这里。

小小白的故事很多,但是有件事估计你不知道。他和同时代的微信控们喜欢到江南大部分因为游玩拍照发微信的原因不同,小小白一生四下江南,每次都有“被迫”的。

小小白第一次下江南是童年时代。那时,安史之乱虽已过去,但新的叛乱却不断发生。在他的老家河南,叛军闹得群众不得安宁。小小白20多岁的时候便逃难到了苏州、杭州一带。

小小白第二次到江南是因为在朝廷做官,发微信触怒宰相,被贬为江南西道的江州司马,于是他发了条著名的微信“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小小白第三次下江南时,已是年过半百的中老年人。小小白发微信很有小白的风范,基本是属于豪放派的,什么都敢写,什么都敢发,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六月,他的好基友元稹罢相后,他发现朋友圈里面基本都是垃圾信息了,便请求到外地继续发微信。七月,朝廷任命他为杭州刺史,于是,他又来到了江南。

小小白第四次来到江南,是因为接到朝廷派他作苏州刺史的任命。但是可能是平时发微信太猛了,频率太高,眼睛受不了,第二年秋天,因为眼病免官。冬天,他跟另一位离任的好基友刘禹锡结伴离开江南回北方。从此以后再也没有重新踏上江南的土地。

小小白离开苏州之后,看着朋友圈中以前分享的景色,深深地怀念起江南,于是连续发了三条微信夸赞江南,三条微信的题目都是三个字——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的一个夏末,小小白在洛阳发完了最后一条微信,享年75岁。此前,他仍然念念不忘“江南”二字,自己为什么会跟江南这么有缘呢?这两个字像谜一样,他终究没有明白……

这四个字谜到底藏着怎样的秘密?小小白离开后的第1153年,一家广受中青年知识分子欢迎的媒体揭开了这四个之间的秘密,他们合起来就是这家媒体的名字——《江南时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