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的河北唐县(河北保定唐县历史沿革)

  据境内明伏、西下素、钩鱼台等沿唐河两岸出土的石刀、石斧、陶片及2米以上文化层分析认定,这里早在六七千年以前就有人类聚居活动,属仰韶文化遗址。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日,尧帝放勋诞生于今唐县尧山(即顺平县之伊祈山),伊祁为姓。公元前2360年,帝尧放勋被封为唐侯,治所阳邑(今固城,一说在长古城),亦称唐,即在唐县境内,称古唐侯国。公元前2353年其兄帝挚将帝位让给尧,也是在唐县举办的“禅让”仪式,并在伏城建都城,后因水患,由此地赴平阳(今山西省临汾西)执帝位。虞舜执政后,将尧子丹朱封为唐侯,治所鸿郎城(今洪城)。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载:春秋时期,境内已有左人邑(今周雹水、北雹水)、中人邑(今都亭)、孤邑(今北高昌,亦称庆都邑),阳邑(亦称唐邑,今固城),属燕地、中山地。

秦代,属恒山郡。西汉高帝四年(前202年),置县,因古为唐侯国得名唐县。属冀州刺史部中山国所辖;西汉景帝三年(前154年)改国为中山郡,唐县属之。新莽始建国元年(9年),改唐县为和亲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年),复名唐县,仍属冀州中山国所辖。三国、魏、晋、北魏,属定州。南北朝北齐,撤消唐县并入安喜县(今定州城东南)。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唐县,属定州博陵郡。唐代,属河北道定州。

五代十国后梁开平三年(909年),改唐县为中山县;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复为唐县;后晋天福七年(942年),改唐县为博陵县;后汉初,复名唐县。宋代,属河北西路中山府。金代,属河北西路定州所辖。元代,改属保定路。明代,隶属京师省保定府。清初,仍属保定府所辖。

民国初沿清制,民国二年(1913年),撤销府级建置,唐县属直隶省范阳道观察使所辖;民国三年(1914年),范阳道改称保定道辖唐县;1945年9月3日,日本侵略军被迫逃离唐县城,沦陷8年的唐县城宣告解放,9月24日唐县抗日民主政府进驻唐县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唐县属晋察冀北岳区五专区所辖;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唐县属五专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改属察哈尔省易水专区。1958年12月20日,望都县和清苑县部分地区并入唐县,县政府迁往原望都城关。1962年3月,复置望都县,唐县单立,县政府迁回仁厚镇至今。

100年前的河北唐县(河北保定唐县历史沿革)(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