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复合词构词技巧(搭配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中的启示)

许俊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武汉430070)

摘要:文章根据搭配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搭配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启示。

关键词:搭配理论;词汇问题;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On Enlightenment of Collocation Theory to College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Xu Jun

(Hubei Water Resources Technical College, Wuhan, 430070,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enlightenment of collocation theory to college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cording to the major content of collocation theory, and as well as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Key Words: Collocation Theory; Lexical Problems; College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lightenment

英语复合词构词技巧(搭配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中的启示)(1)

英语复合词构词技巧(搭配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中的启示)(2)

英语复合词构词技巧(搭配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中的启示)(3)

一、词汇搭配的概述

1.词汇搭配的定义及类别

英语词汇搭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词高频度的共现,表达完整意义,结构定

型的组合词或短语,这种搭配共现并未经过逻辑上的理性分析,而是一种随机的语言惯常使用。词汇搭配是由名词、形容词、动词和副词等与具有限制范围的词项组成,在特殊的语境中意义上有必然的关系。一个词汇搭配由两个或更多的词组成,包括以下结构:形容词 名词;动词 名词;动词 副词;副词 形容词;动词 介词 名词等。Lewis(2000)根据搭配组成部分共同出现的频率,也就是黏合力的强弱,将搭配分为强搭配和弱搭配及中间态。强搭配中词之间紧密联系,作为一个整体且表达一个词的意义,如:throw in the towel, stars and stripes等;而弱搭配中词可以分别同其它的词搭配,如:friendly dog, old car等。中间态搭配的词之间的关系既不紧密也不松散,如:strong coffee, heavy smoker, mitigating circumstances等。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把词汇搭配看成是一个共现程度不同的连续体,包括最疏松的搭配和最紧密的搭配,以及位于中间程度的搭配。这种处理方法使教师在词汇搭配上有较为广阔的选择空间。

2.习语,搭配,自由组合的区别

词组的固定性具有相对性,大多数位于固定———不固定这个连续体上的某一点。Wood主张从语义和句法两个方面去判断其固定性。一方面从语义的标准来衡量是否可以“级分”,即词组的意义能否从构成它的单个单词的词义组合来

判断;另一方面从句法的标准来判断一个词组的形式是否具有生成能力,即该形式从结构上来看是否完全规范的,是否位于两级之间。通过这两个标准,我们能够准确的区分习语,搭配和自由组合。习语是完全的固式语言。从级分的角度来看是没有意义的,即我们不可以从构成它的单词组合来推断其意义,同时也不具备生成其他结构的句法模式,因此它们无论从形式上还是意义上都不可预测的。例如:to scream blue murder意为“大声地抱怨”;beat about the bush“说话兜圈子”;break the ice“打破沉默”等。这些习语位于连续体的一个极端,而在连续体的另一个极端是自由结合,它们完全是级分的和生成的。这类词组是由独立单位成分意义组合而成的,它们可以生成无穷无尽的短语。如:名词murder可与许多动词搭配使用,如to analyze a murder“分析一宗谋杀案”;to discuss a murder“讨论一宗谋杀案”等。而这些动词也可以与其它名词自由结合。搭配的级分性和生成性位于这两者之间。它既不像习语那样完全的固定不能有任何的改变,也不像自由组合那样不受任何限制。例如:短语draw a conclusion中动词draw可以用其他一些动词reach,come to代替,但不是可以和任意动词搭配而是仅限于小范围的一些动词,超出了这一范围就会产生一些错误的表达。

英语复合词构词技巧(搭配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中的启示)(4)

二、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首先是词与词的搭配错误。这是由于学生遇到一个单词时,往往只记住汉语释义,而忽略了该词在上下文中与前后词的搭配关系,不了解该词所具有的潜在意义。其次是受汉语的影响和干扰,以汉语民族的思维方式,根据汉语词义进行词的组合和搭配,又根据英语语法组词成句。第三是对基本词汇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没有掌握它们使用的普遍性,不熟悉单词具有多义现象和搭配关系。所以,学生在扩大词汇量的同时,还应培养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能迅速、准确地判断已认知的词语的确定意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近几年来,大学英语的词汇教学主要是通过精读课的教学来实现的。但是,仅仅靠精读课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D.Krashen认为,应该鼓励学生快速、大量地阅读消遣性的读物,通过阅读习得词汇。认知教学法也认为,使学生在相当程度上认识和控制语言结构,语言的熟巧将会随着语言在有意义的情景中的使用,从而达到自动化的发展。在大量阅读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生词。但是,是否鼓励学生每遇到生词都必须使用词典查个明白呢?一些学者认为,文章中的每个单词并非都是关键词,所以几个不熟悉的生词并不一定妨碍读者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而对一些直接影响到理解的关键词,读者运用原有的知识结构,根据上下文情节和线索,可以在语篇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测,也可以利用词典查明词义。在大量阅读过程中,在词汇上化太多时间只能影响阅读速度、阅读质量和阅读水平的提高,所以,在学生大量阅读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找出影响阅读材料的关键词,加以正确理解并掌握其运用规律的能力。

英语复合词构词技巧(搭配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中的启示)(5)

三、搭配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启示

1.掌握词语搭配,用于口头和书面表达

英语词汇重视搭配,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性强,独立性小。因此,教师在词汇

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各种词语的搭配, 即由动词和名词,形容词和名词,动词和副词,动词和介词构成的搭配,如:在讲到commit这个词时,可以让学生列举一些与之搭配的常见词: suicide, mistake, murder, crime。这样,两个词连用时,也就是词汇处在特定的语境之中,两个词在语义上是必然有联系的。语言学家认为的“意义存在于语言环境中,搭配意义属于各个词具有的特异性”。对一些封闭型搭配要讲释,比较,举例,讲清这些短语应用的场合。对于一些灵活的开放型搭配,教师应该挑选使用现实生活中真正高频共现的词项(搭配)来帮助学生掌握词和短语,以改变英语词汇教学中词语搭配的随意性与局限性,确保词汇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例如:come out是一个动词 副词的搭配,在讲到这个词组时,还可以列举出come与其他介词,介词 副词,或副词 介词搭配的一些常用词组。如come through经历,come to苏醒,come up to达到,come round康复,come out with提出。通过举例、比较、练习,使学生能够熟悉词语的搭配,并现成地用于口头和书面表达,从而提高英语表达的流利程度。

2.学习语法搭配,使语言表达准确、地道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语法搭配(类联接型式)知识的训练。因为英语语法搭配是以动词为核心,控制句内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使语义关联,语言形式规范,可有效避免词汇的语域使用不当的错误,抑制中式的语义搭配,对英语学习产生积极的作用。具体的做法是可把事先从课文中精选的例句呈现给学生,供他们分析、归纳语法搭配(类联接型式)。比如在考察I find结构的词汇及语法层面的共现关系时,学生经过合作分析语料后,对该结构有如下描述:1)I find的典型结构是后接不定代词it、反身代词和that从句;2)在“I find n”的搭配结构中,n位置上出现的中心名词并不完全开放,而是有所限制,如常出现的名词有way,solution,answer,cure,evidence等。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find的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能准确、地道、轻松地产出如下句子:

I find it difficult to exist in a drug-free world,I find myself lying to her,I find myself in the same place where I’d been,I find that she is a liar.

通过以上语法搭配知识的训练,能使学生认识到在英语表达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关键语境,即提炼出能够体现典型类联接型式。这样才能使所表达的语言准确、地道。

3. 通过提问,进行词语搭配尝试

词语搭配也可以通过提问由学生的内化知识中引出。学生可以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搭配知识,对词汇建立意义上的联系并进行深度编码,这种课堂的惯常的提问机制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发挥认知思维能力,将词汇项目迁移到长时记忆中,构建“心理辞典”。例如:在课堂上可以向学生提问:”What kinds of things are severed?”学生则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的名词进行搭配尝试,如:economic ties, gruesome limbs, drinks, chemicals等。这样的词汇信息搜索过程,会参与到工作记忆的编码加工,进而完成词汇搭配的理解及内化过程。也就是说,这种学习方式是通过对提问的反映学生可以从大脑中快速提取某个相关的词,于是会联想到与这个词的固定搭配,这样就使语言表达通顺和流畅。这种学习方法符合人们的思维定势,即人类的思维特征主要取决于中心词----名词和动词。这两种词类联想范围较广,搭配较宽,便于形成静态和动态语境,有助于学习者记忆、理解和掌握词汇搭配。

4.通过多义词,掌握词汇搭配

在多义词的词义范畴中,有一个使用频率高的典型词义,它是这个多义词词义范畴的中心,是其他词义派生的基础。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点讲解多义词词义范畴中的典型词义,并通过搭配、联想等手段对典型词义进行深加工,然后再逐步向其他非典型意义延伸,从而形成以典型词义为中心的语义网络。语义网络就是指主体的知识的各个项目之间的联系状况,一般包括各种概念、概念之间的联系以及联系的强度等。人们在对信息进行回忆的时候,回忆出的信息不只限于要回忆的信息本身,其他相关信息也会被激活,这是一种扩散性激活,就像湖面上荡起的层层涟漪。一个词在最初出现的时候通常只有一个基本含义,但随着语言的发展,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该词的词义通过扩大、缩小、隐语、转喻、迁移等方法不断变化,最终形成了许多与基本含义相关的词义。以school一词为例,school的典型词义是an institution for learning,or a place where children are educated(学校),对school一词的典型词义的深加工就是建立以典型词义为中心的语义网络。针对其典型词义,首先是school与其他词汇的搭配,如preparatory school,infant school,nursery school,primary/elementary school,middle/junior school等各种各样的学校。同时,充分发挥学习者的想象力,联想与school有关的事物、人物、活动等,如school bag,school bus,go to school,send sb.to

school,keep sb. away from school,play truant等。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school联想到school year,term,lesson,class,period,等等。此种词汇学习方法充分体现了认知语言学中认知经济原则,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习者词汇记忆的负担,而且还使得枯燥的背单词的行为变得灵活有趣,进而帮助学习者准确且有效地习得英语词汇,不断扩大英语词汇量。

5.多义多类词的理解与判断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对多义多类词的理解与判断能力。英语中词语的唯一性现象是很少见的。英语词汇基本上是多义多类词。所以,对英语词汇的理解就必须基于具体的语境,脱离了语境,词汇的含义往往是不确定的。因此,在上阅读课时,教师应该经常培养学生对多义多类词在文章中的确切含义的理解,使他们了解各义项间的深层联系,并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断词语具体意义的能力。具体做法是给学生提供含有某个多义多类词的许多句子,然后要求学生判断该词的何种含义与文章中的含义相吻合。这样才能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领会其精神,在具体语境中融会贯通,以提高语言的理解与判断能力。

英语复合词构词技巧(搭配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中的启示)(6)

四、结语

综上所述,搭配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学生透过繁复多变的表象发现搭配所具有的某些特征或特性,揭示搭配的某些规律,加深对搭配现象和本质的认识。同时,在英语词汇教学中,除解释词的基本意思外,还应适当介绍它们的相关搭配用法,在此基础上进行联想,目的是帮助和引导学生将所学词汇有机地联系起来,不断扩展概念域,建立概念域间的联系,加深理解和记忆,以提高灵活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

英语复合词构词技巧(搭配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中的启示)(7)

参考文献:

[1] Firth, J.R,1957, Modes of Meaning in Papers in Linguistics1934-1951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Halliday,M.A.K.The Linguistics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

[M].London: Longman, Green and Co.Ltd,1964.

[3] Bahns J&Eldaw,M.Should We Teach EFL Students Collocations?[J].System,1993(21).

[4]Ur,P.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ory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5] Hill,Jimmie.Collocational Competence[J].ETP,1999(11).

[6] Lewis. M. The Lexical Approach: The State of ELT and a Way Forward [M]. Hove, UK: 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 1993.

[7] Michacl McCarthyVocabulary,199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 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年。

[9] 汪榕培.英语词汇学高级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10] 朱永生.搭配的语义基础和搭配研究的实际意义[J].外国语, 1996, (1).

[11] 王 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12] 崔义平.英语词汇学习三维途径理念下的词汇教学原则[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 (4).

[13] 沈继红.词的联想与二语词汇习得中的运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2, (7).

本论文发表在《教育学文摘》2012.11.上,刊号:ISSN 1009-740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