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反映量变吗(象征性防疫别忘了)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象征性”防疫?别忘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作者:龚先生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反映量变吗(象征性防疫别忘了)(1)

这几天,北京涉天堂超市酒吧的聚集性疫情引发广泛关注。有关部门表示,此番疫情来势凶猛,防控难度超越新发地批发市场聚集性疫情及上一波疫情。

这波疫情的确诊病例中,有一人竟然10几天未进行核酸检测,还能够实现餐厅、酒吧、单位的进出自由!这在北京市一再强调“解封不解防”,坚决落实扫码、测温、进入公共场所查验一定时限的核酸阴性证明的背景下,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它真实地发生了。

同样在这两天,上海一家美容院因未按行业防疫要求做到员工每日一次核酸检测,未按规定落实对所有顾客进店先扫“场所码”并进行查验或登记等问题,而被查处。北京在相关执法检查中发现,有酒店承接举办聚集性会议,未落实外地来京参会人员闭环管理措施;有宾馆前台工作人员未佩戴N95口罩,部分顾客入住未提供核酸检测证明;还有酒店工作人员8天未做核酸检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反映量变吗(象征性防疫别忘了)(2)

图源:新华社 徐骏 作

综观这些新闻不难发现,一些商家并未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措施,导致一些健康状况不明的人、正在发热的病人,混进了健康人群;一些企业不仅对消费者、客人疏于防范,而且对自己的员工疏于管理。而这些都对疫情防控构成了不小威胁,有的已然引发疫情传播。

相比不主动及时做核酸、不配合防疫政策和措施,甚至动辄弄虚作假的个体,守门人、把关者的“象征性”防疫和走过场,或许是更可怕的事情。比如,有天堂超市酒吧疫情的密接者接受采访时表示,服务员会要求进酒吧的人扫建康码,但“只是象征性地扫一眼”。

象征性地扫一眼、象征性地测个温、象征性地消消毒、象征性地管一管……当如此之多的“象征性”防疫叠加在一起,岂能没有漏网之鱼?岂能不带来新的疫情传播风险?又如何能够巩固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反映量变吗(象征性防疫别忘了)(3)

图源:新华社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针尖大的窟窿漏过斗大的风。

相对整个疫情防控体系而言,戴什么型号的口罩、是否按时做核酸、是否认真查验建康码、是否及时进行环境消杀,都不算多大的事,但如果不按要求去做,这些小问题就可能成为引发溃堤的“蚁穴”和带来大风的“小窟窿”。

而为了应对“溃堤”“大风”,方方面面都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和代价,诸多人群、企业乃至整座城市都要继续“陪跑”。这一点,在这几天的北京,不少人应该都深有体会。

不妨“复盘”一下,此前每一次疫情反复,是否都与类似“蚁穴”“小窟窿”没有被完全、彻底堵上,有或多或少的关联?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能不能筑牢防疫的“钢铁长城”,能不能彻底摈弃、杜绝“象征性”防疫的做法,不仅关系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正常生活,而且关系城市的运转和未来的发展。

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是当下不少城市着力在做的事。疫情防控,不能不时“撒把”,也不能“层层加码”,这分寸看起来挺难掌握。

但说白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和措施去做,既不任意发挥,也不“打折”执行,该管的管、该放的放,就刚刚好。

如此,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才可能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如此,我们的生活、社会的秩序才能尽快回到常态。

责任编辑:石婷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