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调价了吗(深圳地铁要涨价)

近日,深圳市发改委发布了《深圳市轨道交通票价调整听证方案(征求意见稿》(下文简称《听证方案》),该方案的核心就是:深圳地铁需要涨价。

深圳地铁调价了吗(深圳地铁要涨价)(1)

为什么深圳地铁需要涨价?

首先,现行票价无法弥补运营成本。根据市价格认证中心定价成本监审结论,2017年深圳市轨道交通全线网运营成本4.22元/人次,实际票价(税后)3.80元/人次,票价与成本相差0.42元/人次。

深圳地铁调价了吗(深圳地铁要涨价)(2)

随着今后几年大修理费用的增加(线路在运营5年以后,按照列车和其他设备设施修程修制要求,大修费用会随着大修范围和强度呈上升趋势),运营成本将持续增长,票价与成本倒挂的情况会越来越明显。

其次,现行票价不利于公共交通资源的优化配置。地面常规公交原则上是解决中短距离客运出行为主,轨道交通原则上以中长距离客运出行为主,两者之间既有互补关系,也有一定的竞争关系。

现行轨道交通票价与地面常规公交起步价都是2元/人次,在引导市民合理选择出行工具的杠杆作用不够明显。据调查,轨道交通乘坐8公里以下的乘客占总运量比例接近40%,在早晚高峰期,许多地铁车站超负荷运行,不得不采取限流措施,站内车内环境拥挤。

深圳地铁调价了吗(深圳地铁要涨价)(3)

第三,现行票价机制不能及时反映运营成本的变化。深圳市轨道交通票价长期保持不变,票价水平没有及时反映运营成本的变化,不利于促进轨道交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吸引社会资本进入轨道交通行业。

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票价机制进行改革,科学界定财政补贴、使用者付费边界,综合考虑运营成本的变化和居民承受能力,动态调整票价。

票价调整以什么为原则?

方案称,本次轨道交通票价调整思路:统筹平衡社会可承受能力、财政补贴能力和企业持续发展,理顺票价体系和结构,逐步建立“市民可接受、财政可负担、企业可持续”的票价调整机制。

具体来看,本次轨道交通票价调整有以下四项原则:

一、公益优先。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保持公共交通领域政府资金投入力度,体现公共交通的社会公益性,确保群众出行安全可靠、经济适用、便捷高效。

二、统筹兼顾。兼顾企业的运营成本和公共财政的负担能力、居民承受能力,逐步使票价水平反映轨道交通运营成本。

三 、合理比价。根据不同公共交通工具的特点,保持合理比价关系,轨道交通的票价略高于地面常规公交票价,低于出租汽车运价。

四、同网同价。依据轨道交通全线网的运营成本制定票价,实行同网同价,同时考虑近期线网建设规划,以保持票价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票价调整有哪些备选方案?

目前深圳地铁票价实行计程票制,起步价2元,起步公里4公里,此后每1元可乘坐4、4、6、6、8、8公里。

使用“深圳通”卡乘坐轨道交通,票价给予9.5折优惠,在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间换乘,在前款折扣的基础上,再优惠0.4元/人次。

深圳地铁调价了吗(深圳地铁要涨价)(4)

《听证方案》根据本次票价调整的思路和原则,结合社会各方面意见建议,共提出如下3个方案:

方案一(参照北京、上海的票价结构,起步价和起步公里同时调整):起步价和起步公里由现行2元4公里,调整为3元6公里,之后每1元可乘坐里程4、4、6、6、8、8、10、10公里。

深圳地铁调价了吗(深圳地铁要涨价)(5)

方案二:(只调整起步价,起步公里不变):起步价和起步公里,由现行2元4公里,调整为3元4公里,之后每1元可乘坐里程4、4、6、6、8、8、10、10公里。

深圳地铁调价了吗(深圳地铁要涨价)(6)

方案三:(实行高峰期、平期差别票价)

工作日早晚高峰期(7:30-9:00,17:30-19:00)起步价和起步公里,由现行2元4公里,调整为3元4公里(即方案二)。

工作日平期和非工作日起步价和起步公里,调为3元6公里(即方案一)。之后每1元可乘坐里程4、4、6、6、8、8、10、10公里。

对市民而言有何影响?

总体来看,本次调价方案将起步价调至3元,对短途旅客影响较大。部分短途乘客可能会选择地面常规公交或骑自行车出行,有利于公共交通资源合理配置和协调发展。

方案一、方案二的平均票价水平比现行票价分别提高0.52元和0.81元。按照2017年路网实际统计的乘客月平均乘坐轨道交通次数11次测算,乘客平均月支出分别为51.37元和54.56元,月增支5.72元和8.91元。

对通勤客而言,按照平均每天乘坐2次轨道交通,每月22个工作日测算,乘客月平均支出205元和218元,月增支22.88元和35.64元。

通勤乘客公共交通费用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65%和4.94%。以居民公共交通费用占人均可支配收入8%以下为乘客负担能力合理区间的指标,方案一和方案二的调价幅度均在居民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内。

方案三的平均票价水平比现行票价分别提高0.66元。按照2017年路网实际统计的乘客月平均乘坐轨道交通次数11次测算,乘客平均月支出分别为52.8元,月增支7.26元。

通勤客按照平均每天乘坐2次轨道交通,每月22个工作日测算,由于此方案高峰期票价调整为3元4公里,而绝大多数通勤乘客都在高峰期出行,因此通勤乘客月平均支出与方案二基本相同。

以居民公共交通费用占人均可支配收入8%以下为乘客负担能力合理区间的指标,方案三调价幅度亦在居民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内。

对相关企业有何影响?

按2017年客运量计算,执行方案一、方案二和方案三,轨道交通全线网运营盈余分别为7400万元、3.55亿元和2.12亿元,其中:

深圳地铁集团年票务收入预计增加5亿元、7.64亿元和6.11亿元,可基本覆盖2017年运营成本或者运营盈余2.36亿元、8290万元。港铁深圳公司年票务收入预计增加7000万元、1.1亿元和8712万元。

轨道交通全线网人次票务收入占人次全成本的比重将由现行的41.35%提高到46.4-49.2%,其余部分继续由政府按照轨道交通财政补贴机制解决。

按照深圳地铁集团2018年-2020大修理维修计划,3年内将增加车辆架大修和其他设备设施大修理费用约11亿元,票价调整后,若出现票价收入无法弥补新增加的大修理费用的情况,从运营企业的非票务收入中调剂(弥补)。

深圳地铁调价了吗(深圳地铁要涨价)(7)

票价是怎样算出来的?

这次票价调整本着票务收入覆盖运营成本的原则,主要依照以下几个指标。

1、工资水平指标(WI)。该指标对应运营成本中的薪酬费用随社会平均工资的变化情况。选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变化率。

2、能耗水平指标(EI)。该指标对应运营成本动力费用随能源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选取本市轨道交通行业用电价格年变化率。

3、物价水平指标(CPI)。该指标对应运营成本中除人工薪酬、能耗费用之外的其他费用,包括日常维修、营运费和管理费等,随市场物价水平波动而变化情况。选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变化率。

4、劳动生产率指标(LP)。该指标主要是激励轨道交通企业提高生产率,开源节流,体现管理效率。选取轨道交通网络负荷强度年变化率作为参数,即:日均客运周转量(万乘次公里)/运营长度(公里.日)变化率。

意见征求截止2月28日

据深圳市发改委通告显示,本次意见征求截止时间为2月28日,意见反馈方式有两种:

一、通过信函方式寄至:深圳市福田区福中三路市民中心C3100室,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处)。邮编:518035。并请在信封上注明“轨道交通票价调整征求意见”字样。

二、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szfgwjgc@szpb.gov.cn。

深圳地铁票价调整,您赞成哪个方案? 方案一:参照北京、上海的票价结构,起步价和起步公里同时调整 方案二:只调整起步价,起步公里不变 方案三:实行高峰期、平期差别票价 万水千山总是情,票价不涨行不行 提交

【记者】何雪峰

【作者】 何雪峰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