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干行四首其一唐李白(长干行其一唐朝)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长干行四首其一唐李白(长干行其一唐朝)(1)

长干行四首其一唐李白(长干行其一唐朝)(2)

长干行四首其一唐李白(长干行其一唐朝)(3)

【注释】

长干行:属乐府《杂曲歌辞》调名。长干: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

妾:古代妇女自称的谦词。初覆额:指头发尚短。剧:指游戏。

郎: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竹马:儿童当马骑的竹竿。床:井栏,后院水井的围栏。弄:玩。

长干里:在今南京市,当年系船民集居之地,故《长干曲》多抒发船家女子的感情。嫌猜:疑忌。

抱柱信:典出《庄子・盗跖篇》,写尾生与一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到而突然涨水,尾生守信而不肯离去,抱着柱子被水淹死。望夫台:传说丈夫久出不归,妻子登临眺望的高台,日久变成一块石头。

瞿塘:即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滟滪堆:三峡之一瞿塘峡峡口的一块大礁石,农历五月涨水没礁,船只易触礁翻沉。

五月不可触:阴历五月,江水上涨,滟滪堆被淹没或露出面积减少,经过的船只容易触没。天上哀:哀一作“鸣”。天上指山峡两岸的高山上。

迟行迹:指丈夫临别时走得慢而留下的足迹,迟一作“旧”。生绿苔:绿一作“苍”。

蝴蝶黄:一作“蝴蝶来”。清王琦《李太白文集注》云:“杨升庵谓蝴蝶或白或黑,或五彩皆具,唯黄色一种至秋乃多,盖感金气也,引太白‘八月蝴蝶黄’一句,以为深中物理,而评今本‘来’字为浅。琦谓以文义论字,终以‘来’字为长。”作‘黄’字亦有道理。

红颜:年轻时的美丽容貌。

早晚:多早晚,犹何时。三巴:地名,即巴郡、巴东、巴西,在今四川东部地区。

不道远:意思是不嫌远。长风沙:地名,在今安徽省安庆市的长江边上,距南京约700里。

【翻译】

我的头发刚刚盖过额头,便同你一起在门前做折花的游戏。

你骑着竹马过来,我们一起绕着井栏,互掷青梅为戏。

我们同在长干里居住,两个人从小都没什么猜忌。

十四岁时嫁给你作妻子,害羞得没有露出过笑脸。

低着头对着墙壁的暗处,一再呼唤也不敢回头。

十五岁才舒展眉头,愿意永远和你在一起。

常抱着至死不渝的信念,怎么能想到会走上望夫台?

十六岁时你离家远行,要去瞿塘峡滟滪堆。

五月水涨时,滟滪堆不可相触,两岸猿猴的啼叫声传到天上。

门前是你离家时徘徊的足迹,渐渐地长满了绿苔。绿苔太厚,不好清扫,树叶飘落,秋天早早来到。

八月里,黄色的蝴碟飞舞,双双飞到西园草地上。

看到这种情景我很伤心,因而忧愁容颜衰老。

无论什么时候你想下三巴回家,请预先把家书捎给我。

迎接你不怕道路遥远,一直走到长风沙。

【赏析】

据《景定建康志》载:“长干里,在秦淮南。”长干即现在的南京中华门一带。唐时,金陵西门及南门秦淮河两岸,商旅往来,最是繁华。李白二十四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元十三年(725)春天,经巫山,过荆门,达江陵,夏览洞庭,秋游金陵。金陵从六朝以来,就以其繁华、商贸之发达、文化之先进而吸引各地名流。六朝乐府中的“吴声”“西曲”大多就产生并广泛流传于这一带的吴地。一踏上金陵大地,“吴声”“西曲”这些清新别致的民谣就令诗人感到新鲜无比,爽心悦目。

这首清新质朴的诗歌就是在认真学习吴地民歌的基础上所创作的。在《长干行》这首诗中,就以居住长干里的一位商妇自述的口吻,回顾了她与丈夫相爱的过程,同时表达了她对远方丈夫炽烈忠贞的爱情,从而塑造了一位爱情专一、感情丰富的少妇形象。全诗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从“妾发初覆额”到“两小无嫌猜”,是商妇对自己和丈夫在童年时代青梅竹马亲密无间的友谊的美好回忆。“妾发初覆额”,说明其年纪之幼小。而“折花”剧、骑“竹马”、弄“青梅”等一系列的生动的生活细节,则将他们玩耍时天真烂漫的情态形于言表。“同居”二字说明他们是近邻,自父辈就有密切的交往。“两山无嫌猜”,写出了他们心灵的圣洁、透明、无瑕。也更显出他们爱情基础的纯真坚实。

第二部分从“十四为君妇”到“猿声天上哀”,回忆女主人公婚后的生活经历。这一部分又可分三层。

第一层从“十四为君妇”到“千唤不一回”,回忆新婚燕尔,少妇的羞态。一对青梅等一系列的生动的生活细节,则将他们玩耍时天真烂漫的情态形于言表。“同居”二字说明他们是近邻,自父辈就已有密切的交往。“两小无嫌猜”,写出了他们心灵的圣洁、透明、无瑕。也更显出他们爱情基础的纯真、坚实。第二部分从“十四为君妇”到“千唤不一回”,是回忆新婚燕尔,少妇的羞态。一对青梅竹马的男女青年,虽然儿时曾玩过“折花”扮新郎新娘的游戏,一旦结为夫妻,又使女儿家的心灵羞涩无比,“羞颜未尝开”写小新娘羞答答难为情的娇态。“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二句,出神入化,进一步用典型细节描绘出女主人公新婚时娇态图。

第二层从“十五始展眉”到“岂上望夫台”,回忆爱情的进一步加深。从心底向丈夫许下“愿同尘与灰”的山盟海誓。“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大意是:忠贞不渝,至死不变是自己常存在心的坚贞信念,怎么会愿意上望夫台去饱尝夫妻分离之苦呢?这里准确地显示了女主人公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感情也在不断丰富和成熟。

第三层从“十六君远行”到“猿声天上哀”,回忆丈夫远行后商妇对丈夫的绵绵思念与牵挂。感情正浓时听说丈夫要远行,这就够商妇痛苦的了。想到丈夫远行要经过奇险无比的瞿塘峡滟滪堆,令她如抵险境,越发如坐针毡,愁思更盛。由此可以看出女主人公与其丈夫同甘苦、共命运的忠贞爱情。

第三部分从“门前旧行迹”到“坐愁红颜老”,从回忆回到眼前的现实,写丈夫远行后商妇寂寥无依的惆怅心境和深切的思念。“门前旧行迹,一一生绿苔”,意思是,在门前所留下的送别丈夫时的脚印,都已经长出了青苔,足见夫妻分别的时间之久。“苔深不能扫”一句很传神,将女主人公在丈夫离家后百无聊赖的心情刻画得惟妙惟肖。而商妇感到秋风落叶来得早是心里作用的结果。从侧面渲染其愁思之深。看到八月蝴蝶双双起舞,商妇更觉自己的孤独。“坐愁红颜老”是她面对时光流逝、青春虚度的顾影自怜的感叹。

第四部分从“早晚下三巴”到结尾,写商妇渴望夫妻早日相会的心情。“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早晚”是何时、何日的意思。这两句渲染商妇想见丈夫和得到他的消息的急切心情。只要一有丈夫回家的消息,商妇就会远道相迎,“直至长风沙”。如此就把女主人公久蕴心底的奔放热情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了,一个深情缱绻的少妇形象也跃然纸上。

李白的《长干行》,通过一系列富有生活情趣的和极能概括主人公性格的典型细节和心理侧面,成功地展现了一个丈夫远行的商妇丰富的内心世界。“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八月蝶蝴黄,双飞西园草”分别表现了女主公孩提时期与丈夫天真无邪的玩耍细节;少女初嫁时的娇羞场面;爱情发展时内心的细节刻画;以及丈夫远行后她孤寂失落的心情,既叙事,又代主人公抒情,同时更塑造出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典型细节和生活侧面,确能以小见大,表现出思味不尽的内容,衬托出人物的性格,使人物栩栩如生。

在艺术上《长干行》明显地受到乐府民歌的影响,诗中以年龄和时间顺序记叙商妇的爱情生活发展,显然受到《孔雀东南飞》中“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和《陌上桑》中“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等汉乐府民歌诗句的影响。同时,又有其富有创造性的独特之处。《长干行》一方面吸收了汉乐府以时间顺序叙事的手法,做到脉络清晰;另一方面又兼采“吴声”“西曲”等六朝乐府民歌婉约缠绵,风格清新、表现细腻的特点,对每一年龄段都进行具体细腻地抒写,从十四至十六岁,每一年龄的生活都是一幅运笔工巧的图画。

从诗歌语言方面来看,《长干行》语言朴素清新,用韵多变,音节流转和谐。全诗三十行,其中表现女主人公柔和、深沉感情时多用ai韵;表现内心微澜的多用ei韵;在回忆爱情生活历程时,根据感情的剧烈起伏,作者还采用原始交韵的形式,给人以感情迭宕起伏的感觉。最后四句用宏亮级a韵,更将女主人公内心炽如烈火的爱情展现于读者面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