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坚说华盛顿(赵立坚说纽约客最新封面令人心酸)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近期,亚裔在美国遭受歧视的相关新闻成为了外交部记者会上的高频问题。今天,也不例外。

日前,《纽约时报》发表题为《愈演愈烈的反亚裔暴力》的文章。文章指出2020年,美国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激增了149%。过去一年里,不少亚裔除遭受推、打、踢、吐唾沫,甚至被人辱骂等侮辱性行为外,住宅和企业也都遭到了破坏。

赵立坚说华盛顿(赵立坚说纽约客最新封面令人心酸)(1)

《纽约时报》:《愈演愈烈的反亚裔暴力》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今天的记者会上特别提到了《纽约客》的封面图《晚点》,一位亚裔母亲牵着女儿的手在地铁站候车,急切期盼着地铁到站,眼神谨慎地望向别处,站在一旁的女儿则紧紧抓住母亲的手,警惕着另一边的动向。

他表示,本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车站候车,却让这对亚裔母女时刻担忧自身的安危。这样的场景发生在美国,令人心酸。

赵立坚说华盛顿(赵立坚说纽约客最新封面令人心酸)(2)

《纽约客》20210405封面,《Delayed 晚点》

值得一提的是,《纽约客》每一期封面都会附上封面故事,而《晚点》的创作者约翰逊(R. Kikuo Johnson)就是一名亚裔美国人,他在封面故事中谈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在夏威夷长大,大学时去了罗德岛。在夏威夷,混血儿十分普遍,以至于他很少面对自己的少数族裔身份,但在他准备前往罗德岛上大学时,他收到了这样一封信——开头写道:“亲爱的有色人种的学生们……(Dear students of color…)”

那是1999年,这样的表述对于他而言是十分新鲜的。所以一开始,他和他的家人甚至“误解”了。原因有二:1. 他们不习惯被按种族“分组”; 2. 约翰逊上的是艺术学校,按照他的逻辑,所有的学生都是有色人种。

约翰逊的经历仅仅是亚裔美国人生活的一个缩影,语言文字所造成的心理伤害丝毫不亚于暴力行为造成的物理伤害。

“和很多其他移民一样,我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成为这个国家的总统,于是我让他说两种语言,在家说中文,在外说英文,然后他问我:爸爸,为什么我要学两种语言呢?我说,儿子,一旦有一天你成为了美国总统,你就必须要用英文来签署文件,然后用中文跟债主对话。”讲这个段子的人,名叫黄西,著名脱口秀演员。

黄西近日接受了深圳卫视&直新闻专访。身为美籍华裔的他谈到,在美国,如果亚裔公开指责种族歧视的话,大家(美国人)难以接受。他以自己的一次演出经历作为例子,当时他在舞台上讲了有关亚裔在美国受歧视的事情,就有一个白人脱口秀演员将手里的冰水泼向了他。

“他们生气的就像是种族歧视是美国白人对黑人的事,跟亚洲人没关系。如果你提的话,他们真会跟你急。”黄西说道。

上文提到的段子是2010年黄西受邀在美国白宫新闻记者年会晚宴上表演的脱口秀的一部分,那也是亚洲人首次站在该舞台上表演。

这样一位曾当面“调侃”过现任美国总统、时任美国副总统拜登的行业成功人士、佼佼者,都会遭受不平等对待。这,不禁令人唏嘘。

“亚裔,不管你多成功,到头来他们还是觉得你是异类。”黄西说道。

其实在美国,针对亚裔的暴力事件,并不少。但被报道出来的,却非常的少。黄西在专访中,谈到自己之前在脱口秀中提到美国《排华法案》(注:1882年5月6日,时任美国总统切斯特·艾伦·阿瑟签署的一项法案,并成为《美国法典》的一部分。1943年,《排华法案》被《马格努森法案》废止。)直到结束后,他才了解到现场很多人,并不知道曾经还有过这样一个法案。

—“Racism persists when there is ignorance.(当“无知”存在时,种族主义就会存在。)”

赵立坚说华盛顿(赵立坚说纽约客最新封面令人心酸)(3)

杜克大学,“The changing face of duke”, 2014

2014年,美国杜克大学的一个项目,展出了40个亚裔美国人肖像图,并附上了文字, 让受访者为“我是亚洲人…(I am Asian and…)” 填充下半句。每个人说的下半句,都不同。而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以下三张图:

赵立坚说华盛顿(赵立坚说纽约客最新封面令人心酸)(4)

赵立坚说华盛顿(赵立坚说纽约客最新封面令人心酸)(5)

赵立坚说华盛顿(赵立坚说纽约客最新封面令人心酸)(6)

杜克大学,众多(multitudes)摄影展览

“I grew up ashamed of my family for not being white enough(因为我的家庭不够‘白’,我在成长过程中一直感到羞愧)”、“I got haters everywhere I go, because of racism(因为种族歧视,走到哪儿都有人恨我)。”、“My filial piety isn’t open to your normative western judgement(我的孝道,不受你西方标准判断的影响)。”

赵立坚说华盛顿(赵立坚说纽约客最新封面令人心酸)(7)

法新社记者Kena Betancur摄

我们都知道美国是多民族国家,也是个移民国家,甚至有人还调侃道,你在美国可以找到全世界的人。那么现在都21世纪了,为什么还会有“白人至上”的思想呢?

—“白人至上主义”并不是一夜之间产生的

此前,CGTN曾推出过一则视频,讲述美国种族主义的起源。视频指出,美国人的祖先盎格鲁撒克逊人认为自己对自由的追求举世无双,因此自己要比其他人种更加优越,这也是美国“白人至上”的起源。

当人类进入资本主义阶段后,社会达尔文主义开始兴起(注:该学说宣扬适者生存),认为白种人比黑种人更有能力,一再用来为种族主义正名,这也导致了某种程度上的恶性循环。视频还引述了采访内容,指出“白人至上”主义也能从希特勒身上看出——“强权即公理”。达尔文进化论就是这样被利用,甚至滥用的。

视频还特别提到,种族主义者发明了一个理论,叫做“白人的负担”,即白种人殖民者有责任照顾非白人原住民。这也将殖民统治美化成了“文明的使命”,种族偏见包装成了送给有色人种的特殊礼物。种族主义就此根深蒂固。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8年,全美有109个县的白种人就已经变成了少数种族。据奥巴马执政时期的一项报告显示,如果按照当时白种人人口比例下降的速度,在2044年白种人人口将首次低于半数。这也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白种人社会恐慌。因为美国是一个民主制度国家,如果白种人成为少数族裔的话,就会有失去政权的危险,因此“白人至上”主义迅速抬头。

而疫情发生以来,美国上届政府有关政客发表的公开或暗示性仇外言论,使用针对特定地域或人群的名称来替代新冠病毒,散播虚假信息和种族歧视的言论。也直接导致针对亚裔的种族歧视和仇恨犯罪愈演愈烈。

正如赵立坚在今天的外交部记者会上所说,美方应该真正践行保护人权的承诺,严厉打击针对包括亚裔美国人在内的少数族裔的歧视和仇恨暴力行为,切实保障少数族裔各项权利,让少数族裔摆脱歧视仇恨犯罪的噩梦,不再生活在暴力和恐惧之中。

作者:何王子彧,深圳卫视&直新闻驻京记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