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慈禧寝宫乐寿堂有一棵树(皇家园林之颐和园)

前面两篇文章介绍了光绪帝的寝宫“玉澜堂”和隆裕皇后的寝宫“宜芸馆”,这次说说慈禧的寝宫“乐寿堂”。满清的皇室来自关外,对北京酷热的夏天难以忍受,他们很喜欢那些能够避暑纳凉的好地方。据说当年颐和园重修,排云殿还没有完全修好,慈禧就迫不及待的住了进去,结果当天大病一场。考虑到这地方是在大报恩延寿寺原址上重建的,怕是冲撞了神佛,所以慈禧改为居住在“乐寿堂”。

颐和园慈禧寝宫乐寿堂有一棵树(皇家园林之颐和园)(1)

既然是慈禧的寝宫,当然也就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地方,又适宜居住又方便游玩。乐寿堂面对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至仁寿殿,西接长廊,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码头,“乐寿堂”黑底金字横匾为光绪手书。

乐寿堂原为两层建筑,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三年(1887年)重建时,改成现在的式样,并成为西太后慈禧在颐和园内的寝宫。

门厅称"水木自亲",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码头,当年慈禧冲紫禁城从水路来到颐和园,就是从“水木自亲”这里上岸。乐寿堂的堂阶两侧对称排列铜铸梅花鹿、仙鹤和大瓶,取"六合太平"之意,庭院里的玉兰、西府海棠、牡丹等名贵花木,取"玉堂富贵"之意。

颐和园慈禧寝宫乐寿堂有一棵树(皇家园林之颐和园)(2)

“乐寿堂”名字的由来

“乐寿堂”的“乐寿”二字,出自《论语:雍也》篇,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乐寿堂这名字听起来满满的文化气息。

颐和园慈禧寝宫乐寿堂有一棵树(皇家园林之颐和园)(3)

从败家石到青芝岫

乐寿堂前的庭院里,有座浪花石座,上面有块形似灵芝的巨石,叫青芝岫,石上的青芝岫为三字为乾隆皇帝手书。以前它还有个名字叫“败家石”,这里又有个传说。

故事源自米万钟,他是米芾的后裔,明代著名画家,明万历三年,米万钟考中进士,后升任江西按察使,转任山东参政,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曾一度遭魏忠贤迫害。

颐和园慈禧寝宫乐寿堂有一棵树(皇家园林之颐和园)(4)

乐寿堂前的巨石来自房山,当年米万钟发现了它,随即爬上石头顶礼膜拜、赞叹不止,准备将此石运回他在海淀区的勺园安放。但因为石头太大,只能采用修冰道的方法搬运。等到严冬时分,泼水冰路,动用过百人,马四十余匹,花了半个月才运到良乡。而这个时候,米万钟却因魏忠贤诬陷而获罪丢官,因此再也无力运石。他为此石盖了一间草棚,专门雇人昼夜看守,期待日后运回。当地乡民以米氏因石破家,谓此石不吉利,以“败家石”讥讽而相传百余年。

百年之后,乾隆在去西陵祭祖时见到这块巨石,十分喜爱,运回颐和园内,却发现门小石大,只好破门而入。乾隆的母亲很生气,说:“此石既败米家,又破我门,真是败家石”,皇太后发了话,乾隆也不敢违拗,但是看着这块灵石扔在门外,也不甘心。后来刘墉解围道:“太后息怒,皇上将此石运来是看它形状象元宝,又似灵芝。如果是元宝、灵芝破门而入,那可真是可喜可贺之事呀!”。

太后一听,转忧为喜,就把大青石运进乐寿堂来。乾隆称心如意,就赐名“青芝岫”。从此,这块巨石屏风就名满天下了。后来这里又放置了两块涸孔密布,雄劲挺拔的太湖石,放在相同的汉白玉石座上,与青芝岫相互呼应。

颐和园慈禧寝宫乐寿堂有一棵树(皇家园林之颐和园)(5)

颐和园重修后,慈禧也就经常在这里,于是大大小小的杂事和政务也都是在此处理,差不多是现在的城市副中心了。可见慈禧对这里的喜爱之情。


乾隆有《乐寿堂》诗:

山水智仁德,春秋乐寿堂。

题名标有志,游息励无荒。

窗罨[yǎn]烟云态,座围翰墨香。

少停旋命架,自哂[shěn]为谁忙。

乾隆皇帝身为一国之君,为国为家为亲人,雄心壮志之余,也不免有为谁辛苦为谁忙的感叹!

关于颐和园的美景故事,请点击关注,方便浏览【头条号/高清派】后继发布的文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