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行业被整治(演艺圈资本乱象)

影视投资骗局多多、偶像养成“用钱买票”、明星推动股市神话、天价片酬内幕重重……“资本造星”的浑水,到底有多深?

从9月1日起,法治日报开设“依法整治演艺圈乱象”专栏,揭示演艺圈“流量光环”背后的真相,探讨明星艺人守住道德和法律底线的演艺生态机制建设性问题。其中,《被疯狂资本搅乱的演艺圈》一文,将演艺圈资本市场的种种乱象和投资骗局曝光在公众眼前,引发广泛热议。

娱乐行业被整治(演艺圈资本乱象)(1)

有网友直呼演艺圈门槛越来越低,“现在的一些明星,唱歌没功底,演戏没演技,却靠颜值、靠露腹肌吸引粉丝,赚得盆满钵满。”也有网友强烈呼吁整治“饭圈”资本乱象,期待有关部门以雷霆之势净化影视作品制作环境。

娱乐行业被整治(演艺圈资本乱象)(2)

娱乐行业被整治(演艺圈资本乱象)(3)

“资本—造星—流量—圈钱”,从默默无闻到万众瞩目再到丑闻离场,种种演艺圈乱象背后,是“流量至上”价值观导向下的资本在作祟。在资本快速扩张影响下,娱乐圈出现了过度商业化、资本化倾向。平台资本、流量明星、“饭圈”文化形成了十分完整的利益链,进而为资本攫取更多利润。

资本纵有天然的逐利性,但原则底线必须要守好。这种“明星 流量 饭圈”的模式,伴随着大量的违法操作。以影视行业为例,为吸引投资和赚取回报,收视率造假、票房造假、榜单造假等事件层出不穷。诸多“黑灰地带”,对行业生态造成严重破坏。在资本助推和“流量光环”影响下,“艺”字也早已不再纯粹。一些自身素质不高、能力水平不行的艺人却能够一夜走红,收割万千追捧;一批又一批流量小生上个选秀节目就获得了一大批粉丝,而大家根本不知道他们的代表作是什么;少数明星艺人失德失范甚至违法犯罪,还佯装无事,四处圈钱。种种突破底线的操作,不仅严重搅乱了市场秩序,也严重破坏演艺圈生态,败坏社会风气,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养成产生了极坏的影响。乱象一次次证明,整治演艺圈势在必行,资本扰乱市场亟待解决,必须还网络生态一个健康有序、清朗向上的环境。

对演艺圈资本的“围猎”,绝不能手软。一段时间以来,国家多部门对演艺圈乱象开展重拳整治,明确提出要规范市场秩序,强化资本监管,坚决打击“黑灰产”等违规违法行为,抵制天价片酬,严厉查处偷逃税行为。行业协会、网站平台也密集发声,围绕明星榜单、热门话题、粉丝社群、互动评论等重点环节,响应整治活动。治重病要下猛药,刹歪风还须重拳。在演艺圈乱象丛生的今天,行业准入的门槛要进一步提高,监管力度、失德违法的成本更要提高。

斩断演艺圈“资本黑手”,法律始终是最锋利的武器。资本的任何一环,都不能游走在法律之外。根治演艺圈资本市场乱象,加强平台管理和解决垄断问题是两个重要发力点。专家指出,目前国家对于流量至上现象进行了多方位管控,短期内会遏制流量经济愈演愈烈,但仍需加快建立新的质量评估体系和风险评估体系。要推行中国的“派拉蒙法案”,规范形成良性业态。要改变流量算法,不能被私有资本掌握和随意利用。

当然,作为艺人本身,也绝不能沦为资本的奴隶。“流量担当”不能只担得起利润而担不起社会责任,“偶像养成”培养的应该是德艺双馨的人才而不是野蛮生长的资本。在演艺圈,不论是哪一个环节的文艺工作者,都必须严于律己、洁身自好,用真正有高度、有格局、有温度、有价值的作品,赢得公众的认可。

作者|宋胜男 刘丹

来源: 法治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