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精选唱段 潇湘秋雨(最能反映人间与地府悲欢离合的潮剧)

潮剧精选唱段 潇湘秋雨(最能反映人间与地府悲欢离合的潮剧)(1)

中元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也是潮汕农村地区比较重视的日子。

民间俗称“七月半”,主要是追思先人的文化传统节日,它的核心是敬祖尽孝。中元节的主题活动是盂兰盆会,与除夕、清明节和重阳节均是我国祭祖的祭祀大节。

潮剧精选唱段 潇湘秋雨(最能反映人间与地府悲欢离合的潮剧)(2)

在我们的潮剧中,也有一些以这种地狱色彩的剧目,比如最能反映人间与地府之间的悲欢离合的潮剧曲目的代表,即是广东潮剧院一团以佛佗弟子目莲僧救母的故事为原型创作的古装潮剧《目莲救母》以及广东省百花潮剧院近年创作的作品《牡丹亭》。

今天,就大致讲一下这两部潮剧的内容

潮剧《目莲救母》

潮剧精选唱段 潇湘秋雨(最能反映人间与地府悲欢离合的潮剧)(3)

故事源于佛教,故事叙述佛陀弟子目连僧拯救亡母出地狱的事情。在中国流传甚广,曾经是无数图画及戏曲的题材。

佛陀之大弟子目连僧,因不忍其母堕饿鬼道受倒悬之苦,乃问法于佛,佛示之于七月十五日众僧自恣日,用百味饭食五果等供养十方佛僧,即可令其母脱离苦难。

潮剧精选唱段 潇湘秋雨(最能反映人间与地府悲欢离合的潮剧)(4)

潮剧《目莲救母》故事的梗概

讲述了刘氏四真,生性吝啬愚昧,其子目莲,天性孝顺且一心向佛。刘氏瞒着儿子,杀牲开斋,骂僧辱佛,甚至火烧斋棚,伤及僧众。目莲十分伤心,为替母赎罪,到灵山投佛陀门下,削发为僧。其母死后被打入阴曹地府,受尽苦楚。目莲为救母出地狱,历尽险阻,却因其母生前罪孽深重,终不能如愿。目莲无计可施,祈求于佛。佛指点目莲,必须广施仁爱于天下,普度天下苦难之人,才能解其母之苦难;教目莲于七月十五日建盂兰盆会,借十方僧众之力,诵经超度亡灵。目莲谨遵佛嘱,其母终脱苦海,进入天堂。

故事的意义

潮剧精选唱段 潇湘秋雨(最能反映人间与地府悲欢离合的潮剧)(5)

这个佛教故事的主旨乃是劝人向善,劝子行孝,也阐明了佛教的普度众生要义。

潮剧《牡丹亭》

牡丹亭,这是一出很多戏曲剧种移植编排的剧目。

潮剧精选唱段 潇湘秋雨(最能反映人间与地府悲欢离合的潮剧)(6)

潮剧精选唱段 潇湘秋雨(最能反映人间与地府悲欢离合的潮剧)(7)

讲述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私出游园,触景生情,困乏后梦中与岭南书生柳梦梅幽会。从此一病不起,怀春而死。柳生进京赴试,借宿观中。他在园内拾得杜丽娘殉葬的自画像,情有所钟,终于和画中人的阴灵幽会。柳生情系丽娘,冒死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最终两人比翼同飞走天涯。

潮剧精选唱段 潇湘秋雨(最能反映人间与地府悲欢离合的潮剧)(8)

潮剧精选唱段 潇湘秋雨(最能反映人间与地府悲欢离合的潮剧)(9)

潮剧精选唱段 潇湘秋雨(最能反映人间与地府悲欢离合的潮剧)(10)

人间与地府之间的传奇故事,我们也许能够明白出一个人生的道理,我们虽然不知道地狱究竟是什么样子,但是为人处世,应该多一些行善,多做好事,不要过于贪恋钱财;对长辈也要多行孝,对长者要多尊重,宣扬佛教普度众生的重要意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