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能对孩子的教育建议(的问题如何化解)

“问题孩子”的问题如何化解?教育专家詹大年这样支招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欧阳倩

9月22日,著名教育专家、名校长詹大年受邀来到长沙讲学。詹大年是昆明丑小鸭中学创办人。这所学校只招收一些初中阶段不适应体制内教育的孩子。这些孩子要么逃学、逆反,要么早恋、迷恋手机,有些还患有抑郁症等。因为他无法正常上学,在别人眼里是所谓的“问题学生”。

家长能对孩子的教育建议(的问题如何化解)(1)

“问题学生”的问题如何化解?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对詹大年进行专访。

谈学校:“好的关系,才是好的教育”

詹大年是湖南桃江人。在38岁之前,詹大年干的是传统教育的活儿。之后,他选择的是小众教育,招收“问题孩子”。

所谓的“问题孩子”可能是一些“规则破坏者”,比如厌学、打架、染发等。很多人认为,破坏规则的孩子就是道德品质的孩子、坏孩子。“但好与坏的标准到底在哪里?标准一定是正确的吗?又是谁设立的这种标准?”詹大年抛出“三连问”。

詹大年认为,所谓的“问题孩子”并不是真的“问题”,“问题”出在传统和世俗教育的疏漏,出在整齐划一模式的不包容和不宽容,出在家庭教育的偏颇和功利。

詹大年以“头发不能染成五颜六色”这一常见规则为例。不少家长看到孩子爱打扮心里会恼火,觉得“学生要有学生样”“学生的任务就是读书”。这一观点是站在成年人的立场思考的。

“孩子这样打扮出来,一定是他自己觉得最好看的状态。学校和家长看到的是奇装异服,但每个孩子有着对美的追求、对美的理解、对美的诠释。美的表现是多元的,学校认可的不一定是对的,那孩子认可的也不一定就是错的,对吗?”詹大年说。

包容孩子,不能与他对立,学校要建立与孩子的信任感。这是丑小鸭中学的办学理念。“其实,没有谁可以改变谁。但自己可以改变自己。孩子的改变都是他自己的改变。”詹大年说。

“好的关系,才是好的教育。”詹大年说,在丑小鸭中学,课程是开放的、场所也是开放的。学校并没有专门建设图书馆,但学校教室、食堂、过道走廊等都摆满了书本,学生可以随时翻阅;走廊还有钢琴、吉他、电脑等设备,方便学生取用;每天,学生有3个小时户外运动时间。师生之间是学在一起,玩在一起,吃在一起,“打成一片”。

丑小鸭中学没有校规。“我们规矩都是学生自己设定并自主管理。”詹大年介绍,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也是多元的,成绩进步有奖励,照顾同学有奖励,参加活动也有奖励。“在这种评价体系内,学生有存在感、获得感。”

丑小鸭中学每周组织老师开一次“问题沙龙”,讨论学生面临的问题。

“其实很多孩子是很无助、无力的。”詹大年说,曾经他碰到过一名患有严重孤独症的学生,学校采用过很多方式都不见好转,后詹大年找到一心理学家,对方提出调整食品结构,后果然有所好转。

“很多时候学校和家长不能一味责怪学生。孩子的问题很可能不是道德品质问题的,也不是行为习惯问题,或许是生物学问题,或许是心理学问题,还可能是未知的问题。遇到这些问题的孩子,其实他们也很痛苦,很无奈但找不到出口。但往往我们会简单地认为是他们在与老师、家长作对。”詹大年说。

家长能对孩子的教育建议(的问题如何化解)(2)

谈家长:“陪读不等同陪伴”

在詹大年看来,大部分“问题孩子”的家长有两个特点,一是家长本身生活很焦虑,并把这种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二是家长对学生的陪伴太少。

一些家长会选择在孩子学校附近租房子陪读。“陪读并不等同于陪伴。”詹大年说,大部分陪读的家长,充当的是保姆和监督功能。“保姆”关心过度,可能让孩子自理能力差;“监督”过多,容易让孩子失去主体性。

这几年,詹大年关注到一个群体——“优二代”。

“优一代”是指那些通过自己的努力,跃出“农门”,并靠打拼获得好前程的家长群体。“优一代”能吃苦耐劳、有明确目标和执行力。

他们的下一代——“优二代”,出生后家庭优渥。他们对吃苦、对目标、对奋斗,并没有强烈内在驱动力。

“优一代”强调要奋斗、要努力。他们最初是为了获取更好的物质条件而打拼;“优二代”看重个性、追求自由,他们不关注物质条件。或许,两代人彼此都读不懂,矛盾由此产生。

“孩子的追求就一定是错误的吗?”詹大年补充说:“事实上,下一代的追求与上一代相比较已经升级了。父母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投射或者强加到孩子身上。”

詹大年分享他曾接触过的一对父子。父母双方都是名校博士毕业,看重题海“战术”,但儿子却觉得埋头做题毫无意义、浪费时间,双方关系“剑拔弩张”。

詹大年说:“价值观不同而已。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的价值判断、自主选择。”

詹大年自己也是家长。“我的孩子从来没有补过课,我不关注他们的成绩,但我关心他们生活是不是开心,身心是不是健康,人际交往是不是正常。”詹大年分享,“我的后代,学习都很好。”

谈教师:“老师的眼中不能有‘优生’‘差生’”

不能否认的是,教师也会有焦虑,包括对班级学生成绩的焦虑,学校对教师的考核焦虑。

但詹大年认为教师最重要的是,要先“读”孩子。先把孩子“读”懂,把孩子的生命状态“读”懂,孩子的需求“读”懂。

“当学生表现不如意时,当学生‘搞了破坏’时,对学生说话的态度能不能温和些?不用指责的、轻视的、漠视的方式?”詹大年介绍,他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核心观点是老师眼中没有优生和差生。有人提出异议,说不能否认优生和差生确实存在。

“但其实我想表达的是,优和差是相对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承认,学生之间有区别,这样才能因材施教。但老师的眼中不能有优生和差生,因为这样才是一个老师的良心,这叫有教无类。”詹大年解释。

“老师要面对学生更远的未来,而不是面向分数、面向考试。” 在丑小鸭中学,詹大年对老师的要求是4个字:爱笑、会玩。

爱笑,是老师的生活态度;会玩,是老师的凝聚力。爱笑、会玩,才会“圈粉”。在大数据时代,信息爆炸,流量为王。一个会“圈粉”的老师,才是学生喜欢的老师。

“不要急于解决问题,要尊重问题存在的这一现实,保护生命才是第一位的。生命状态好了,一切才有可能。”詹大年经常这样对老师们说。

在这样的理念下,詹大年团队10余年来已帮助近2500个“问题孩子”回归正常的生命状态——有的已成家立业,有的成长为单位骨干,有的正在更高一级学校求学。

“如果没有这样一所学校,我们很难想象这些孩子会成为怎样的人,也很难想象其背后的千万个家庭将背负怎样的重担。”一位前来向詹大年咨询的家长感慨。

一审:徐蓉

二审:熊远帆

三审:曹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