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新消费品牌峰会(36氪首发快消行业线下大数据服务提供商)

36氪获悉,快消品数据雷达平台「马上赢」获得千万美元级A 轮融资,由元璟资本、DCM投资,浪潮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马上赢”原本叫“码上赢”,披露此次融资消息的同时「马上赢」也公布了此次品牌升级。关于这次改名,创始人&CEO猴哥告诉36氪缘由:“企业服务公司尤其是服务实体产业的,名字一定要接地气,要让别人听到就能打出来搜索。”这背后也代表着公司在产品侧重点上的变化,不仅仅是关注“扫码”本身。

「马上赢」成立于2016年,公司成立之初以扫码支付为业务切入点,为ERP厂商、支付公司代理等各类服务商提供聚合支付解决方案,同时通过收银机插件积累门店的小票数据。四年以来,马上赢积累了大量服务商代理,通过他们也获取了大量的门店客户。在这一基础上,「马上赢」数据获取方式从小票升级为数据库对接,逐步放弃支付向数据分析服务商的方向转型。

目前「马上赢」的定位是中国的尼尔森,已适配超过500种ERP系统,建立超过1400万条码的商品库;已经吸引超过2万家快消类门店加入联盟共享数据,包括大卖场、超市、便利店、食杂店等多种业态。

每个加入联盟的零售商都可以获得免费的移动BI“老板助手”和全国各地的市场情报。基于联盟共享的终端门店动销数据,「马上赢」为快消品品牌商提供快消雷达服务,包括可乐指数(饮料类)、王牌对王牌、品类战略地图、黑马快报、促销活动监测、购物篮分析等。

简单来讲,「马上赢」通过免费的BI和情报换取零售商的终端动销数据,数据脱敏后,为品牌厂商提供快消雷达服务进行商业变现,做的是“收数-卖数”的生意。

36氪新消费品牌峰会(36氪首发快消行业线下大数据服务提供商)(1)

马上赢业务架构

依托这两端提供的服务,码上赢建立了数据层面的循环:首先邀请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型连锁、单体门店等零售商加入大数据联盟,码上赢获得门店实时的进销存数据;零售商通过共享数据获得免费的实时BI服务。数据经过码上赢清洗和脱敏后形成市场洞察,再为品牌端提供付费的数据雷达服务。

这一闭环的难点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大量门店的线下拓展工作,以及和他们所使用的内部系统的打通对接。CEO猴哥表示,中国零售行业的集中度不高,针对零售商提供ERP等服务的厂商众多,和这些厂商打通接口是非常繁重的工作。「马上赢」也是经历了近三年的时间,才实现与近500种ERP软件的打通。

二是对于大量数据的清洗和分析,建设覆盖1400多万条码的商品库、品牌库、类目体系等基础设施,并提供实时的市场洞察服务。

这两个难点的攻克也让「马上赢」建立了行业壁垒。

目前「马上赢」数据联盟的门店数超过2万,每天订单笔数在500-1000万个。2021年门店数预计超过5万。 正在组建零售研究和销售团队,计划在2021年春节后正式启动商业化,预计按照年度数据订阅模式收费,按照订阅叶子类目的数量计费。交付方式包括BI看板、“大表哥”、API等。马上赢快消雷达早期最知名的客户是元气森林,元气森林创始人唐彬森的挑战者资本也于2020年投资马上赢。

既然定位为中国的尼尔森,就可以将「马上赢」与尼尔森对比,估算其市场规模和公司未来走向。

1.渗透率:

尼尔森在中国的样本店在5万家左右,「马上赢」数据联盟的门店数超过2万,是尼尔森的1/3。目前「马上赢」在长三角和华北平原的覆盖密度已经超过尼尔森,预计2022年的覆盖度将超过尼尔森。

2.业务模式:

尼尔森是人工制作PPT,时效性略差;「马上赢」可以提供实时看板,时效性高;

尼尔森区域维度更粗;「马上赢」颗粒度可以达到提供省级、地级市级、门店级、订单级、SKU级。

3.商业模式:

尼尔森只服务几百家家全球性和国内的头部大企业,每年每个类目收取几百万的年费;「马上赢」的价格不到尼尔森的一折,而且将为新锐品牌提供孵化计划的额外折扣,目标客户群在10万个量级。

据悉,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超市便利店的数据联盟建设和快消雷达的商业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