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鲨身上的白点是从哪里来的(为何7米长濒危鲸鲨现身大连獐子岛)

近日,在大连长海县獐子岛镇外海海域,当地渔民发现一条鲸鲨。根据这位渔民的说法,这条鲸鲨目测有7米多长,1000多斤。鲸鲨名字中虽然既有“鲨”,又有“鲸”,不过它们本质上是鲨鱼。鲨鱼都是鱼类,鲸鲨也属于鱼类。鲸鲨既是体型最大的鲨鱼,也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鱼类,成年鲸鲨体长可达20米,体表有淡色斑点和色带,在水中很好辨认。并且鲸鲨性情温和,不会攻击人类。那么鲸鲨为何会出现在外海海域,我国各大海域中哪个海域碰到鲨鱼的几率较大?这些海域中的鲨鱼会威胁乃至攻击海滩边的人类吗?

鲸鲨身上的白点是从哪里来的(为何7米长濒危鲸鲨现身大连獐子岛)(1)

鲨鱼本该游弋在深海,为何会现身近海

据了解,鲨鱼喜欢栖息在水体的中下层,但常常会游到水面上直接呼吸新鲜空气。鲨鱼的适应性和抗病性都很强,即便是在污水中也能生存。但是鲨鱼属于热带鱼,不适合在低温环境生存,最适宜的水温是在25-32度之间,在北方地区不能过冬,所以在渤海领域见到鲸鲨的几率比较小。

鲸鲨身上的白点是从哪里来的(为何7米长濒危鲸鲨现身大连獐子岛)(2)

那么鲨鱼乃至一些鲸鱼为何会出现在近海呢,最有可能是以下四点:

一是觅食,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鲸鲨是滤食动物,以浮游生物、巨大的藻类、磷虾与小型的自游动物。如果是为了觅食,或者在近海发现了这些猎物,鲨鱼们有时会判断失误,一起跟随着来到浅海。

鲸鲨身上的白点是从哪里来的(为何7米长濒危鲸鲨现身大连獐子岛)(3)

二是身体原因。有些患有疾病或者年老体衰的鲨鱼,游动过程中的导航功能出现了问题,或者追寻猎物时迷失了方向,就有可能误打误撞来到浅海。

三是自然灾害的影响。在海洋中,经常会发生台风、海啸或者强度较大的风浪,虽然成年鲸鲨无惧大风大浪,但是一些年幼的鲸鲨依然不是海啸或者龙卷风的对手,只能随着风浪来到近海。

四是人为影响,并且人类的影响正逐渐影响鲨鱼的生存。一方面,大型货轮船只航行、深海捕捞和海洋声纳等行为会影响鲨鱼的外部生存环境。另一方面,由人类生产生活所排放的大量污染物通过各种形式进入大海,作为食物链的顶端,这些污染物会在鲨鱼体内富集,最终从内部影响鲨鱼的身体机能,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死亡。

鲸鲨身上的白点是从哪里来的(为何7米长濒危鲸鲨现身大连獐子岛)(4)

我国海域内鲨鱼数量锐减或和人类过度捕捞有关

据了解,鲨鱼在全球海域里都有分布,我国海域里的鲨鱼有140余种。鲨鱼是鲨总目的统称,分为八个目,其中约三分之一的种类在我国海域有分布。主要的鲨鱼品种大白鲨,鲸鲨,豹纹鲨,灰六鳃鲨,虎鲨等等。

鲸鲨身上的白点是从哪里来的(为何7米长濒危鲸鲨现身大连獐子岛)(5)

我国海域所记录到的鲨鱼及软骨鱼(鲨类、鳐类和银鲛类)种类如下。渤海海区最少,目前鲨类只记录了5种鲨鱼。在黄海海区记录了49种。在东海海域,目前有记录的软骨鱼种类有125种,其中13种只在东海区有记录。台湾海峡记录了软骨鱼类75种。南海海域记录的软骨鱼种类158种,其中有29种只发现于南海海域。(资料源于2005年张清榕,杨圣云的《中国软骨鱼类种类、地理分布及资源》)

鲸鲨身上的白点是从哪里来的(为何7米长濒危鲸鲨现身大连獐子岛)(6)

鲨鱼的分布受水温、水深等影响很大,鲨鱼属于热带鱼种,所以随着纬度升高鲨鱼种类减少,我国各海区鲨鱼种类分布情况也符合这个原理。

随着中国海洋学家们近些年的观察和鲨鱼种群分布探测研究,发现我国海域内鲨鱼数量锐减。2018年,我国在南海海域以及北部湾海域进行过鲨鱼种群分布探测研究,结果显示此次研究中共发现16种鲨鱼。虽然这不能完全说明我国海域内鲨鱼种类的真正数量,但是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虽然鲨鱼给人的印象比较差,在375种鲨鱼中,只有二十种对我们构成了真正的威胁。而且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鲨鱼攻击人是出于好奇。由于鱼翅被过度的“神话”,鲨鱼的数量在逐年减少,虽然人只是割掉了鲨鱼的鱼鳍,但是没有了鱼鳍的鲨鱼无法控制身体的平衡,无法进行捕猎,最后只能慢慢饿死。而事实上,鱼翅中营养含量较低,甚至还不如我们常吃的鸡肉、猪肉。

鲸鲨身上的白点是从哪里来的(为何7米长濒危鲸鲨现身大连獐子岛)(7)

鲸鲨身上的白点是从哪里来的(为何7米长濒危鲸鲨现身大连獐子岛)(8)

结语

目前全球范围内鲨鱼数量正在逐年下降,就连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大白鲨都属于易危生物,而此次出现在大连海域内体型最大的鲸鲨已经属于濒危生物。或许若干年后的孩子看着电影《大白鲨》里面的主角会问我们这是什么生物。

鲸鲨身上的白点是从哪里来的(为何7米长濒危鲸鲨现身大连獐子岛)(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