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大帝三次对匈奴之战(汉朝时天河之水)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被称为“羲皇故里”、“易学之都”。

“天水”这个名字,是甘肃省内使用历史最长的名字,而且天水的建城史也非常悠久,在周朝时就存在了。

春秋战国时期,天水叫做“邽(guī)县”,秦朝时被命名为“上邽”,后来又更名为“成纪”、“秦州”,到汉武帝时被正式命名为“天水”,一直沿用至今。

汉武大帝三次对匈奴之战(汉朝时天河之水)(1)

一听“天水”二字,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天上之水”的意思。没错,天水市的命名,还真就有“天河注水”这么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在汉武帝元鼎三年,天下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旱,上邽地区尤为严重。

老百姓眼睁睁地看着河水断流,水井干涸,庄稼一天天枯竭而死,牲畜被炎炎烈日炙烤得仿佛要融化一样,不由得心急如焚。

在古代,没有人工降雨,没有南水北调,也没有一切现代的科技手段,百姓们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跪在地上,向天而拜,祈求苍天怜悯,降下甘霖,润泽万物。

可能是上天终于感受到了人们的诚意,这天深夜,本是月明星稀,忽然狂风平地起,一道刺眼的闪电瞬间撕裂天空,紧随而来的就是震耳欲聋的闷雷声,一直响彻数里,伴随着电闪雷鸣,暴雨骤然而至。

汉武大帝三次对匈奴之战(汉朝时天河之水)(2)

百姓们被这阵势惊醒了,一看天降大雨,都兴奋地冲入雨中,载歌载舞,享受雨水的洗礼。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雨越下越大,渐渐的雨滴连成了雨线,雨线又变成了雨幕,最后大雨就好像一壶倒挂在天空中的瀑布一样,无休止地往人间倾倒。

大地被雨水一浇,突然裂开了,如同一张张巨口,仿佛要把天河之水一饮而尽。

有胆大好奇的人往大裂口里张望,顿时被吓了一跳,只见里面有红色如血液一般的液体在流淌,被雨一淋,不断地发出嗤嗤的声音,还四处飘荡着白色的雾气。

初期的欣喜已经被恐惧所代替,人们望着这如同人间末日一般的景象,不知所措。

好在这样的恐怖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黎明时分,雨过天晴,干涸的河床重新流淌起了河水,枯死的树木一夜之间也生出了新芽,就连许久未闻的鸟鸣声也重新响起,整个世界像是按下了重启键,又恢复了勃勃生机。

汉武大帝三次对匈奴之战(汉朝时天河之水)(3)

人们再去看那些大地裂口,赫然发现,所有的裂口都已经连接起来,里面充满了雨水,居然形成了一个大大的湖泊。

湖泊内水流潺潺,清澈见底,有的人双手捧着湖水放入口中,发现湖水甘甜可口,回味无穷。大家欢呼雀跃,认为这是上天的赏赐,于是称这场大雨为“天河注水”。

汉武帝听说了这个神迹之后,决定建一座城池以谢上天的神恩,就把当时的陇西郡,也就是今天的天水地区,分为两部分管理,新建的城池就建立在湖泊旁边,取名“天水郡”,天水之名,由此确立。

今天看来,当时的“天河注水”,很有可能是一场强大的地壳运动导致的大地震,和强气流引起的天气变化。

不管真相如何,“天水”二字,都代表着天降甘霖,润泽万物,也正是因为这个含义,让“天水”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再未改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