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袭白虎团十大样板戏(宋玉庆及奇袭白虎团剧情介绍)

1964年山东京剧团携“一红一白”,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现代戏观摩大会,这其中的“一白”就是《奇袭白虎团》,山东团的两部戏,在会上大放异彩,尤其是《奇袭白虎团》出现了炸街效果,伟人评价“声情并茂”,不久就被树为样板戏,并拍摄成了电影。

成为名戏,被万人瞩目,必定有许多精彩的故事,《奇袭白虎团》也不例外,所以,为便于大家更好欣赏或理解该剧的唱段,今天咱们重点讲讲演员宋玉庆和严伟才原型杨育才的境遇以及该剧排练和拍摄情况,请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谢谢。

奇袭白虎团十大样板戏(宋玉庆及奇袭白虎团剧情介绍)(1)

一、剧情介绍

在“打败美帝野心郎”的最后一次战役——金城战役中,“美李匪帮”假谈真打,破坏谈判,号称“白虎团”的李承晚部队首都师第一团还越过“三八线”挑衅,妄图实现“北进计划”,在此情况下,志愿军派遣侦察排副排长严伟才率领的侦察班,在朝鲜人民军联络员韩大年和当地群众崔大娘、崔大嫂等人的协助下,化装成敌军,直插敌人心脏,策应主力队攻击“白虎团”团部,生擒了“白虎团”团长和美国顾问等,为夺取战役的全线胜利创造了条件。

故事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事有出处,人有原型。严伟才的原型是志愿军第68军第203师第607团的侦察排副排长杨育才,剧中方荣翔饰演的王团长,原型是第68军第203师第607团团长赵仁虎。

剧中的主要角色有:由宋玉庆扮演的侦察排副排长严伟才,方荣翔饰演的王团长和谢同喜扮演的关政委等。

主要唱段:1.宋玉庆饰演的严伟才的《打败美帝野心狼》;2.宋玉庆饰演的严伟才的《为人类求解放粉身碎骨也心甘》;3.方荣翔饰演的王团长的《决不让美李匪帮一人逃窜》;4.严伟才和关政委、王团长的联唱《钻狼群入虎穴》;5.栗敏饰演的崔大娘的《满天朝霞迎亲人》;6.栗敏饰演的崔大娘的《定把你们埋葬在人民战争的大海洋》;7.沈健瑾饰演的崔大嫂的《血海深仇永不忘》。

该剧的声腔音调很有特点,严伟才的唱段多采用明快爽朗的西皮唱腔,而王团长等领导干部则采用了温婉大气的二黄为主的声腔,同时在音乐的开头或过门中,加进了《国际歌》《志愿军战歌》的一些音调。

奇袭白虎团十大样板戏(宋玉庆及奇袭白虎团剧情介绍)(2)

二、演员宋玉庆与原型杨育才的境遇

1.舞台上的杨育才,即剧中严伟才的扮演者宋玉庆。 虽然宋玉庆是扮演杨育才的演员,但论年龄来两人差别不大,论起职务来宋玉庆可能还稍高些,杨育才1953年任副排长时,宋玉庆早在1949年6月就以娃娃兵身份进入了中共胶东军分区京剧团任演员,按其资历符合离休条件,与原型杨育才一样,妥妥的老革命。

1964年6月北京现代戏观摩大会上一炮走红后,宋玉庆演艺事业和仕途都走上了快车道,尤其是1972年电影版《奇袭白虎团》公映后,宋玉庆名声大噪,凭着他英武、帅气、潇洒的舞台形象,成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偶像,同时也为自己进步积累了资本,1974年年仅34岁的宋玉庆被提拔为山东省文化局局长,成为了京剧界仅次于钱浩梁的中高级干部。

众所周知的原因,1976年以后,宋玉庆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甄别处理后,又归于了平常,当起了普通演员,时间不长,由于身体健康原因,1988年宋玉庆向组织提出了休息要求,综合各方条件,组织为宋玉庆办理了退休手续,1990年,宋玉庆携夫人王晶玉(天津京剧院原二团演员)赴美养病,现仍然生活在哪里。

奇袭白虎团十大样板戏(宋玉庆及奇袭白虎团剧情介绍)(3)

2.严伟才的原型杨育才 。杨育才,陕西勉县人,1948年曾在阎锡山部队当兵,1949年4月被解放军解救并参加革命,1953年7月金城战役中,上级命令时任志愿军第68军第203师第607团的侦察排副排长杨育才,带领12人组成的侦察班,偷袭驻扎在二青洞的南朝鲜首都师第1团即所称的白虎团团部,在杨育才的精心指挥和朝鲜人民军的协助下,闯进白虎团团部,以无一人伤亡的代价,击毙了包括“白虎团”团长在内的敌人233人,俘虏19人,除缴获大量军用物资外,还缴获具有重要代表意义的“老虎旗”,那面绣着虎头的团旗,现在还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因此,杨育才个人荣立了特等功,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奇袭白虎团十大样板戏(宋玉庆及奇袭白虎团剧情介绍)(4)

因作战英勇,1954年被提拔担任侦查连副连长,回国后,随部队编入济南军区,1964年8月,毛主席在观看《奇袭白虎团》演出时听说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就问身边时任总干部部部长的肖华上将,杨育才在哪里?任何职?肖华当时只知道杨育才在济南军区任职,具体情况也不清楚,毛主席听后有些不悦,还说到不能亏待了英雄的话,演出结束后,肖华立即联系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此时杨育才还在68军任职,仍担任副连长之职,任期已有11年了,毛主席了解到杨育才的情况后,指示要提拔使用,并在北京接见了杨育才,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后来杨育才调北京工作,并担任了副师长,1983年离休,1999年5月逝世,享年73岁。

三、电影《奇袭白虎团》成片秘闻

《奇袭白虎团》这样的题材是极其稀缺的资源,因此,在1964年现代戏观摩大会上,出现多个剧团争相演出的局面,但由于山东省的重视,特别是宋玉庆拼命也要演好该剧,不拔头筹绝不罢休的这股穷尽演出劲头,山东团的《奇袭白虎团》独占了鳌头,成为了样板戏,按说舞台演出获得巨大成功的《奇袭白虎团》,按当时的规矩,理应拍摄电影,但由于一个领导看后撂下了一句有些内容还需要再调整一下的话,拍摄就搁置下来了,后思潮兴起,更无暇顾及,1970年再次提起拍摄电影时,宋玉庆已进入了干校改造,拍摄时临时通知宋玉庆入组,这段时间,不仅宋玉庆没有练功,而且身体还出了状况,尤其是嗓子出了问题,因为,宋玉庆在领导哪里已经产生了先入为主的印象,不能轻易换角,于是就安排专家帮助宋玉庆调理嗓子,但收效不大,在此情况下,担心影响拍摄任务,宋玉庆主动提出换角,组织经过反复征求意见,决定仍用宋玉庆拍摄影像,声音从他已有的录音中剪辑整理,用对口型的方式进行拍摄,因此,呈现出来的《奇袭白虎团》的许多声音都是录音师一个音一个音拾取的,非常不易,仅整理录音就用了1年10个月的时间,经过两年多的努力,1972年电影《奇袭白虎团》终于完成拍摄并公映,此剧对宋玉庆而言,是用生命写就的绝唱。

说明:1.杨育才被确定担任突击任务的原因。除了政治觉悟和头脑清醒外,他个子比较高,便于化妆成美军,再就是他能跑,小的时候放羊练出来了,他在阎锡山的部队当兵当的就是传令兵。2.杨育才回国后,部队驻扎在徐州,他一直担任侦察连副连长,至1964年伟人问起时,已经任职11年了,原因就在于他历史上的“污点”,他在阎锡山的晋绥军当过兵。3.顺便讲一讲杨育才所在部队第68军的沿革。第68军由原华北军区第6纵队,于平津战役结束不久的1949年1月,在北京东北郊(今朝阳区北部)的奶子房驻防地改编而成,隶属华北军区的第20兵团,后入朝作战,回国后编入新成立的济南军区,驻扎在徐州地区,1975年夏天,第68军与驻扎在吉林市的第46军对调,第68军移防吉林市地区,改隶沈阳军区。

1985年百万大裁军,第68军番号被撤销,部队改编为军级的赤峰守备区并移驻赤峰,所属各师均改编为守备师。1992年,赤峰守备区及其所属部队全部撤编,第68军战斗历史即告结束。

与它对调的第46军在1985年大裁军时,番号也被撤销,所属136、137两个师,136师辗转划归了第26军,第137师撤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