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四大流派及各特点(京剧流派创立有多艰难)

在中国戏曲的体系中,可以说流派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京剧四大流派及各特点(京剧流派创立有多艰难)(1)

没有这些戏曲的流派就没有戏曲的特色所在。很多人都会问到底是什么是京剧的流派?京剧的流派有什么样的特点呢?一句话概括就是在一定的时期,对于戏曲有独特的理解,在艺术风格,表演特色,审美上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见解,在艺术上能够自成一家的人。比如咱们都说上来的谭鑫培、梅兰芳、余叔岩、马连良等,都是京剧的流派创始人!但是现在却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京剧在建国之后没有新的流派出生?

京剧四大流派及各特点(京剧流派创立有多艰难)(2)

四大名旦

一个流派形成的标志,必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有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第二个特点就是有一大批自己的代表剧目,第三个特点就是有一批固定追随自己的观众跟学艺的传人弟子!这就是一个流派需要的三个特点,所以说从这三点来看一个流派的诞生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综合现在的演员流派诞生不了也是有这样几个原因。

京剧四大流派及各特点(京剧流派创立有多艰难)(3)

首先一点就是演员十分的优秀,但是却没有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可以说古往今来优秀的演员很多,但是能够形成自己艺术风格的演员却很少。想要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必须要超越前人,说白了在艺术上一定要有过人之处,比如前辈京剧艺术大师马连良先生在唱念之上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地方,他的唱念在谭派、孙派、奎派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风格,这就是马连良过人之处。这是一个长时间的舞台实践的锻炼。

但是在马连良之后的演员却很少有这样的存在了。

京剧四大流派及各特点(京剧流派创立有多艰难)(4)

其次一点就是虽然能够继承流派,但是很难在流派的基础上能够出新。这个问题说到这里很简单的一点就是说,只有继承没有发展。纵观所有的流派弟子,像汪正华、言少朋、言慧珠、等人在流派的继承上确实做到了全盘吸收,但是他们仅仅是在传承上做到了最好,但是没有发展,他们这些老先生坚守的是流派的原汁原味,对于流派做的是全盘吸收。但是在流派之外的东西却没有发展创新。这些见过真神的老先生们都尚且如此,何况是现在呢?

京剧四大流派及各特点(京剧流派创立有多艰难)(5)

京剧四大流派及各特点(京剧流派创立有多艰难)(6)

京剧四大流派及各特点(京剧流派创立有多艰难)(7)

然后一点就是没有消化吸收。

京剧是一门很包容的艺术,他会借鉴各家艺术之长,吸收借鉴其他艺术的长处为自身发展。但是对于京剧之外的艺术现在又有几位演员能够注意到呢?别说是其他艺术的长处,就是京剧里面的东西又能吸收多少呢?

最后一点就是一个流派学的人太少。

京剧四大流派及各特点(京剧流派创立有多艰难)(8)

这个不是说这个流派不好,而是这个流派的难度太高。到现在京剧的流派很多,但是有很多的流派却面临这失传的危险。比如说汪笑侬的汪派,尚小云的尚派,黄桂秋的黄派等等。当初顾正秋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黄桂秋的玩意儿真好,但是他那种嗲嗲的糯糯的嗓音想要学来太难了。”这就对于流派弟子天赋的要求,很多流派很好,但是对于演员的要求太高!

所以说,现在的京剧流派没有新的流派诞生。

京剧四大流派及各特点(京剧流派创立有多艰难)(9)

一个演员,一个流派的成功绝对不是一个偶然。因为在京剧的舞台上没有偶然一说。没有一个演员是在偶然的情况下是成为角的,没有一个流派是在偶然的情况下是形成的。

那么,见过之后有没有一些“勉强”创立的流派吗?倒是有一些,试着列举四家。

1、影响深远的李(少春)派

京剧四大流派及各特点(京剧流派创立有多艰难)(10)

李少春

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京华舞台上能与马连良、谭富英争胜的老生演员恐怕只有李少春了。他八岁学戏,功力深厚,允文允武,兼演猴王和红生戏。三十年代末,跻身余(叔岩)振门墙,深受余氏器重,颇得余派真传,艺业大进。终于实现了自己文宗余派,武宗杨(小楼)派的夙愿。他博采众长,能戏极多。凭着他那清秀的扮相,宽厚、清醇、耐听的嗓音和边式优美的身段红遍京沪,形成了自已的艺术风格。

京剧四大流派及各特点(京剧流派创立有多艰难)(11)

常演的传统戏《打棍出箱》、《打侄上坟》、《四郎探母》、《卖马》、《打金砖》、《战太平》、《定军山》、《长坂坡》、《挑滑车》、《三岔口》等都十分精彩耐看,深受观众欢迎。建国后,他改编首演的《野猪林》、《将相和》、《满江红》、《响马传》、《大闹天宫》、《霸陵桥》及现代戏《白毛女》、《红灯记》在唱腔、表演上均有独特创造,使这些剧目久演不衰,为京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京剧四大流派及各特点(京剧流派创立有多艰难)(12)

《野猪林》李少春 饰演林冲

现在,著名演员李光、马少良、宋玉庆都走他的路子,孙岳、冯志学、钱浩梁也曾向他请益,连当今执老生牛耳的谭元寿也是他的优秀学生。

若不是那个特殊时代过早地夺去他的生命,李少春将会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二、技艺全面的叶(盛兰)派

京剧四大流派及各特点(京剧流派创立有多艰难)(13)

如果说京剧小生行当的姜(妙香)派是建国前就形成的艺术流派,那么,叶(盛兰)派则是五十年代末崛起的新流派。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叶盛兰十二岁进其父创办的富连成科班学艺,初习青衣、武旦。由于萧长华先生慧眼识才,让他改学小生,遂使叶盛兰脱颖而出。在萧连芳、茹富兰的教授下,打下了坚实的幼工基础。出科后,又拜在小生前辈程继先的门下深造,成为一名文武兼擅、昆乱不挡的优秀演员。曾傍马连良、于连泉、谭富英、章遏云、袁世海、李少春、张君秋、杜近芳等名家演出,深受器重。他“龙音”清越,“虎音”雄浑,对翎子生、官生、扇子生、穷生戏都能胜任,尤以翎子生最佳。

京剧四大流派及各特点(京剧流派创立有多艰难)(14)

叶盛兰 "活周瑜"

他擅演《罗成叫关》、《白门楼》《辕门射戟》、《雅观楼》、《八大锤》、《岳家庄》、《打侄上坟》、《临江会》、《群英会》等剧目,有“活周瑜”之誉。在中国京剧院创演了《柳荫记》、《白蛇传》、《桃花扇》、《九江口》、《西厢记》、《金田风雷》等新戏,并用真假嗓结合演出过现代戏《白毛女》中的大春,很是新颖。

弟子张春孝、萧润德、茹少荃、朱福侠都是一时人选。次子少兰克绍箕裘,颇有乃父神韵。李宏图、江其虎及陆宝林都受益叶派。

三、文武佳的关(肃霜)

京剧四大流派及各特点(京剧流派创立有多艰难)(15)

关肃霜:首创“靠旗打出手”

关肃霜是当代京剧艺坛上最有影响的旦角演员之一。

十五岁拜戴绮霞为师学艺,在南方边学边演,七年的颠沛流离和演出实践,造就了她技术全面、戏路宽广的特点。一九五九年进京演出,一炮而红,受到老一辈文艺家的关怀。京剧大师梅兰芳收她为徒,更坚定了她攀登艺术高峰的信念。她长期战斗在云南边疆,为振兴南疆戏剧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

京剧四大流派及各特点(京剧流派创立有多艰难)(16)

梅兰芳先生弟子之——关肃霜

她能文能武,能旦能生,并创造了震惊艺坛的“大靠出手”绝技。旦角戏«战洪州»、«白蛇传»、«扈家庄»、«打焦赞»,«盗库银»、«铁弓缘»、«辛安驿»、«谢瑶环»,小生戏«白门楼»、«周瑜归天»,老生戏«伯牙碎琴»都是她的拿手杰作。

此外,她创演的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现代戏«黛诺»、«多沙阿波»、«佤山雾»中的唱腔新颖动听,亦很受观众欢迎。学她的人颇多,邢美珠、李佩红,侯丹梅、乔丽、董汝南都是她的弟子,还有不少地方戏演员也积极学习她的演出风格。所以, 也有人说她是“滇派”戏剧的代表人物。

四、虎跃龙骧的袁(世海)派

袁世海是当代京剧舞合上造诣最深的架子花脸演员。

京剧四大流派及各特点(京剧流派创立有多艰难)(17)

袁世海 将"架子花脸"推向巅峰

自幼入富连成学戏,在科便展露锋芒。出科后又拜郝寿臣为师。他提倡架子花脸铜锤唱,念白极有器度,善于塑造人物。他演出的每一个剧目都有生龙活虎、大气磅礴之概。

传统剧目, «群借华»、«青梅煮酒论英雄»、«霸王别姬»、«龙凤呈祥»、«古城会»、«盗御马»、«牛皋招亲»等,经他演来,都很生动传神,符合时代要求。建国后首演的新戏«野猪林»、«将相和»、«响马传»、«横槊赋诗»、«黑旋风李逵»、«李達探母»、«九江口»、«除三害»、«桃花村»以及现代剧目«白毛女»、«红灯记»都令观众“美不胜收,叹为观止。”他创造的曹操、鲁智深、廉颇、张定边、鸠山等艺术形象是京剧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当代许多青年花脸演员都受其影响,其中的杨赤是他的得意门生。

京剧四大流派及各特点(京剧流派创立有多艰难)(18)

京剧四大流派及各特点(京剧流派创立有多艰难)(19)

京剧四大流派及各特点(京剧流派创立有多艰难)(20)

京剧四大流派及各特点(京剧流派创立有多艰难)(21)

还有哪些建国后“几乎”创立的京剧流派,欢迎在下方的评论区一起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