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符口诀完整版(一经在手还有何忧)

【原文】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译文】只要发现自然的规律,掌握自然的运行,就能尽得其妙了。自然包含着五行(金木水火土)之相克,懂得它们的才会兴旺。五行相克之气融于心,施行于自然,宇宙就会象手中一样易于掌控,万物之变化也就能随心所欲。

阴符口诀完整版(一经在手还有何忧)(1)

【火柴注】一是说自然的规律,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二是说要弄清楚万物相生相克之道,也就是说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解决问题直击要害。三是要掌控大局,看本质,抓主要矛盾,控大局。2022.9.7

【火柴注】以天地为师,化却个人七情六欲,胸怀天地,能做到这一点,也算是阴符的入门了。天即无情,也算是柔和的了,干旱的时候常施以雨露甘霖。潮湿的时候又常施以阳光和风。而狂风暴雨、闪电雷鸣算是上天的一种惩罚了。五行相克也就是这样的道理,融汇贯通于心并能够灵活地加以运用,那么任何事情也就简单多了,一切皆在天地囊括之中,大部分的时间是要施以恩惠,施以和风细雨,但有些时候也要施以狂风暴雨予以惩戒。这是天地之道,并不会也不能夹杂个人的情感。能做到这一点,肯定会像天地一样生生不息,兴旺发达。2022.9.12

阴符口诀完整版(一经在手还有何忧)(2)

【原文】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译文】自然之性是人的本性(即虚静),人心却是虚伪的。所以要以自然之道来确定人性之道。

【火柴注】人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人有复杂性(如果认识到人的复杂性,而这种复杂恰恰是一种单纯),也有局限性。人的潜意识里是有一种无形的自然之力、社会规范的限制,如果想掌控人性,就要利用这种规律规范,如果不想为人掌控,也要利用这种规律规范(摆脱这种局限),就不能时时处处被这种规范所局限。2022.9.7

阴符口诀完整版(一经在手还有何忧)(3)

【原文】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译文】上天若出现五行相克,就会使星宿移位;大地若出现五行相克,就会使龙蛇飞腾;人体内若出现五行相克,就能使天地颠倒。倘若人能顺应自然而同时发生五行相克,就能使万物稳定下来。

【火柴注】万事万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万事万物有可控性,关键是要找到那个控制的方法,也就是文中所说的五行相克,至于这个方法是什么,还是要认真地去思虑。

天、地、人、万物本身是一个平衡的系统,如果内部出现“相克”的因素,必然会出现某种“现象”,甚至是打破平衡。2022.9.7

阴符口诀完整版(一经在手还有何忧)(4)

【原文】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支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译文】人性虽有巧有拙,却可以弃之不用。九窍是否沾惹外邪,关键在于耳、目、口窍的动静。三窍动则犹如木头着火,必生灾祸;国有奸邪,必致溃亡。懂得如此修炼,称为圣人。

【火柴注】人性在道的面前,根本不值一提。修身管住自己的“耳目口”,所谓律已;治事管住事物的“耳目口”,有点见一斑而窥全豹,明察秋毫,防患于未然的味道。

阴符口诀完整版(一经在手还有何忧)(5)

【原文】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译文】阴阳循环,是道的规律。

【原文】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译文】万物顺应天地之规律自然生长;人利用万物而富足;万物依靠人而昌盛。只要天地、万物与人之间各得其宜,那么它们就会安定下来。所以说:休养要遵循时令,身体才会得到调理;行动要把握时机,万物才会变得安定。人们只懂得“盗”的神妙莫测而以为神(世人只知偷盗不被查觉,谓之神),却不知“盗”不神妙莫测才是最神妙莫测的(却不知顺天地、万物之规律而公开盗之,方为神)。要知道,太阳与月亮各有规律,大与小都有定规,只有懂得这此道理,才会有大功产生,才会有神明护佑。这些“盗”的机巧是天下人所不能见、所不能知的。有悟性的人得到它,就会躬行(能顺应自然);无悟性的人得到它,却会丧命(因违法偷盗)。

阴符口诀完整版(一经在手还有何忧)(6)

【火柴注】这一段是耐寻味的,一是规律,也就是说道,万物遵循它而自然生长。一切好像不受任何左右,自由生长,一切又逃脱不了规律的左右。一切好像受控于一种无形的力量,又好像不受任何力量的限制,这就是道的玄妙之处。

人的不同之处在于能够利用万物变得富足,万物也需要人而繁荣昌盛。人最根本的职责就是要遵循道的规律,维护道的规律,使和谐地变得更加和谐。反之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取与不取,得看天时,该取时不取反为其害,该予时不予后患无穷。取舍得当,进退有度,天地、万物和人各得其宜,大家相安无事,一切都会安定下来,这也许是最理想的一种状态。

阴符口诀完整版(一经在手还有何忧)(7)

人们总是把不容易被觉察的事看得很神秘,却不知道它的神秘之处恰好是他并不神秘,它以道的形态呈现,并不会故意蒙蔽谁的双眼,也不会故意欺骗谁的心智,往往是人不能自知矣。所以说大道从简,简单得让人难以相信,这也正是它的神秘之处。人们要做的其实就是认识规律、遵循规律、维护规律,提高认知。所谓的功成名就,神明护佑,开挂人生,不过如此而已。

这里提到了“盗”,指出了顺天地、万物的规律而公开盗之才是最神的。这也就是盗的机巧所在,大多数人是发现不了的,就是有人发现也不一定会用,就是有人会用,也不一定能把它用好,(不违背道的规律),而变的身败名裂,这就是所说的见天机者不一定是好事。2022.9.8

阴符口诀完整版(一经在手还有何忧)(8)

【原文】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译文】眼盲者耳聪,耳聋者眼明。因此,如果能闭塞其一(或眼或耳),就会增强十倍之能力;如果能每天闭塞其耳、目、口(勿听、勿视、勿言),就会增强万倍的能力。心因物而动,因物而静,关键在于眼。要知道,上天不施恩德(无声无言),因而能产生大恩德;而响雷暴风(指外物也)只会使万物发生骚动。

【火柴注】下大雨之前,蚂蚁急着搬家,大地震之前,动物们急着逃离,作为低等生物的动物往往有预感,而作为高等生物的人却混然不知,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能说人没有动物聪明吗?显然不是。就是因为人能感知的东西太多,而很多东西都是噪音幻象。所以说提高能力的正确作法是专注于一点,这样功力就会提高十倍万倍。

阴符口诀完整版(一经在手还有何忧)(9)

我们的老师,一是天地,二是行事象天地的人,三是人所作的具有天地德性的事。所谓道法自然,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意思。欲行天地之事,就要弄懂天地的性质。2022.9.8

【原文】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

【译文】至乐之本在于知足,至静之本在于无私。上天因无恩而至私,故能大恩而至公(即施惠于万物)。统摄的法式在于调和其气。

【原文】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译文】生为死之终结,死为生之终结,故生死为一。利因害而生,害亦因利而生,故利害相生。

阴符口诀完整版(一经在手还有何忧)(10)

【原文】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译文】愚昧的人常以懂得天地之准则为智慧,我却以遵循时令、洞悉外物为聪明;俗人以欺诈为智慧,我却以诚信为聪明;俗人以奇异为智慧,我却以自然为聪明。所以说:进入水火之中还自以为是智慧,那就是自取灭亡。

【火柴注】一直以追求智慧为目标,现在才知道这并非明智之举。一直以追求财富为根本,现在看来这也并非是聪明的行为。2022.9.8

阴符口诀完整版(一经在手还有何忧)(11)

【原文】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译文】因为自然之道虚、静,所以能生天地、万物。因为天地的运行遵循自然,所以能使阴阳相胜。阴阳相胜相生,则变化和谐。

【原文】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译文】所以,圣人懂得自然之道不可违背,因而制订了各种法则。然而,至静无形之道(普遍)是各种法则(特殊)所不能完全契合的。于是就有了奇妙的《易》,它产生了各种象征,是以八种卦象为本,并贯以六十甲子,来演化种种玄机的。这样一来,阴阳循环相生也就能很清楚地蕴涵于各种象征之中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