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的成语和典故(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

不可终日“不可终日”中的“终日”,指从早到晚;一整天意思是一天都过不下去作为成语,形容局势危急或心中惶恐不安,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商丘的成语和典故?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商丘的成语和典故(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

商丘的成语和典故

不可终日

“不可终日”中的“终日”,指从早到晚;一整天。意思是一天都过不下去。作为成语,形容局势危急或心中惶恐不安。

典故出自西汉时的经学家、商丘人戴圣编著的《礼记·表记》。何谓“表记”?郑玄认为“《表记》者,以其记君子之德见于仪表”。

《礼记·表记》记载:“子言之:‘归乎!君子隐而显,不矜(不自尊大)而庄(敬的意思),不厉而威,不言而信。’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甫刑》(《尚书·周书》篇名)曰:敬忌而罔有择言在躬。’子曰:‘裼(xī)袭之不相因也,欲民之毋相渎也。’子曰:‘祭极敬,不继之以乐;朝极辨,不继之以倦。’子曰:‘君子慎以辟祸,笃以不揜(yǎn,同掩),恭以远耻。’子曰:‘君子庄敬日强,安肆(放恣)日偷(苟且)。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 chán,不整齐、可轻贱之貌)焉,如不终日。’”

《表记》列举了一连串孔子的话。孔子说:“君子即使躺在幽隐之处也能声名显著,不必故作矜持就能得到人们的尊重、敬爱,不必严厉而自然令人生畏,不必讲话就能得到人们的信任。”孔子说:“君子举止行为对人不失礼仪,精神容色对人不失礼仪,言语说话对人不失礼仪。所以君子的容貌足以令人生畏,神色足以令人畏惮,讲话足以令人信服。《甫刑》上说:‘为人敬戒谨慎,那些挑剔的言语就不会加在自己身上。”孔子说:“在行礼过程中,有时要露出裼衣,有时要掩好衣襟不露出裼衣,二者不相因袭,这是为了让人们不要互相轻慢亵渎。”孔子说:“进行祭祀要尽力表达恭敬,不能结束祭祀就接着娱乐。在朝廷上尽力办理政事,不可因为劳神而以草草了事告终。”孔子说:“君子用谨慎行事来避免灾祸,用道德笃厚来避免受窘,用恭以待人来远离耻辱。”孔子说:“君子端庄恭敬,所以道德曰益显著;小人安乐放肆,曰益苟且偷安。君子一天也不让自己的所作所为被人瞧不起,如果被人鄙视会惶惶不可终日。”

在孔子看来,君子要求自己就是这样严格,因此他说,行仁难以成功由来已久,成功只有君子能够实现。所以,君子不以自己所能做到的事去责备别人,也不以别人做不到的事羞辱别人,让人家感到惭愧。所以圣人在制定行为标准时,不是以自己为标准,而是以中等水平的人为标准,让人们互相劝勉,懂得愧疚,以便共同实行圣人的教诲。用礼来节制约束他们,用诚信来团结他们,用恰当的仪容来文饰他们,用合乎身份的衣服来影响他们,用朋友之间的劝勉来鼓励他们,这都是为了使人们专一于为善。《小雅》上说:“难道人前不惭愧?难道不怕天报应?”所以君子穿上符合君子身份的服装,还要用君子的仪容来加以文饰;有了君子的仪容,还要用君子的谈吐来加以修饰;谈吐高雅了,还要用君子的道德来加以充实。所以,君子穿上符合君子身份的服装而无君子仪容感到羞耻,对于只有君子仪容而无君子谈吐感到羞耻,对于只有君子的谈吐而无君子的道德感到羞耻,对于只有君子道德而无君子行为感到羞耻。所以,君子穿上了丧服,就会有悲哀的神色;穿上了朝服就会有恭敬的神色,穿上了军服就会有不可侵犯的神色。《诗经》上说:“鹈鹕鸟儿站在河梁上,居然未曾湿翅膀。那些没有德行的官员们,真不配穿那身衣裳。”因为他们即使失德心里也不感到不安,不会不可终日。

由于《礼记·表记》中“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如不终日”这句话,后来便有了“不可终日”这一成语。

例句:“如果我们认识了以上这些矛盾,就知道中国是处在怎样一种皇皇不可终日的局面之下,处在怎样一种混乱状态之下。(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99)

来源:商丘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