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和提高未成年网络素质(未成年人友好型网络服务和产品第三方测评工作启动)

十余年来,我国未成年网民的规模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32亿,10-19岁网民占13.3%,共1.37亿人同时根据第十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9.2%,显著高于71.6%的全国平均普及率趋于饱和的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表明,未成年人在网络生态中的主体地位应当得到承认和确立因此,网络生态建设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建设一个未成年人友好型的网络空间,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培养和提高未成年网络素质?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培养和提高未成年网络素质(未成年人友好型网络服务和产品第三方测评工作启动)

培养和提高未成年网络素质

十余年来,我国未成年网民的规模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32亿,10-19岁网民占13.3%,共1.37亿人。同时根据第十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9.2%,显著高于71.6%的全国平均普及率。趋于饱和的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表明,未成年人在网络生态中的主体地位应当得到承认和确立。因此,网络生态建设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建设一个未成年人友好型的网络空间。

9月5日至11日,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社会各界共商共议网络安全这一重大课题。9月9日上午,“依法用网管网治网 E路护苗健康成长”青少年网络保护线上论坛成功举办。本次论坛围绕预防未成年人网络违法犯罪、建设未成年人友好型网络空间、以维护网络安全为引领共同净化网络环境等议题,推动实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律制度。

创新和传承“两条腿”,提供未成年人网络服务的直达渠道。论坛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任贤良发表致辞并提出,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成长空间、“第六感官”。诚然,无论是网络新技术的发展,网络新生活的创造,还是网络新文化的传承,都依赖一代又一代已经成为网络原住民的未成年人的发展与成长,为他们提供友好型网络服务和产品,通过网络继续拓展视野,才能在守正创新中推进网络空间建设。

保护和发展“两手抓”,探索未成年人网络空间的双重路径。中国青年网青年政府事务部负责人在工作介绍中提到,要分领域分类别不定期组织开展第三方测评工作,为主管部门、中网联以及监护人、学校和社会如何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提供参考;要听取监护人、学校和热心网民发现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中的问题,组织专家做出专业的第三方测评报告,帮助和推动相关企业及时改进。今年7月,中国青年网开通了青蜂侠守护平台,有效减少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伤害,通过网络继续发展自我,在行稳致远中加强网络保护机制。

各方和各界“共担责”,构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立体框架。对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此次分论坛的一个普遍共识是,未成年人已经成为互联网主力军,建设未成年人友好型网络空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本次未成年人友好型网络服务与产品第三方测评工作由中网联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专委会发起,中国青年网、中国传媒大学等机构共同组织实施,得到来自各有关机构的积极支持。论坛上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对外交流部主任,中网联未成年人保护专委会秘书长丁秀云、中国青年网青年政府事务部主任邵德海、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严明、蚂蚁集团公共事务副总监徐继明,哔哩哔哩公共事务部总监卢雅君共同启动了仪式,社会各界探讨青少年网络保护的新思路、新观点和新路径,在共商共育中推进网络强国建设。

加强青少年网络保护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本次论坛作为探讨青少年网络保护新思路、新观点和新路径的宝贵契机,通过全面启动未成年人友好型网络服务与产品第三方测评工作,不仅对于进一步推进青少年网络保护和治理,携手构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网络生态有着重大意义,而且能够提升我国互联网行业保护未成年的整体水平,最终可以保障中国未成年人网络用户的权利与福祉。(任静北京联合大学网络素养教育研究中心)

来源: 中国青年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