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被低估的国产片(上映5天票房破4亿)

文|令狐伯光

2023年春节档号称是“最强春节档”,伯光君之前也写稿子分析过。最强春节档倒是不至于,因为按照这几年国产电影市场的热门作品,如果能来一部开心麻花的喜剧,再到来一部《药神》现实主义题材,那倒可以说是最强春节档了。

最被低估的国产片(上映5天票房破4亿)(1)

不过,2023年春节档确实是国内观众和影迷追求的国产电影那种理想状态,两部顶级投资,拍摄数年,从题材,审美和工业层面都是全面突破的《流浪地球2》《深海》;两部作者型大导演追求风格极致化的类型片,最后就是一部爱情喜剧和一部体育主旋律。

最被低估的国产片(上映5天票房破4亿)(2)

其它电影有过很多分析,这里还是写写《无名》吧,认认真真看了电影两遍,可谓是细节满满,在这个看剧2-3倍速的快餐时代很少能够安静看一部电影,程耳导演的这部电影让我很想细细品味。

电影《无名》中有很多光影美学都值得中国导演学习,包括电影本身也是一部因为场外太多争议,导致口碑也变得混乱的一部电影。

一边电影美学大师,一边口碑不佳?如何评价《无名》导演程耳

最被低估的国产片(上映5天票房破4亿)(3)

电影界通常更加青睐对电影发展有贡献的文艺片和类型片导演,商业大片也有但凤毛麟角,而且通常评奖在什么服化道,特效和音响等技术层面(也不绝对,但大多数确实这样)

香港电影巅峰时期就是类型片,与商业大片最强。内地和台湾就是文艺片最强,论到娱乐化,商业化的类型片和商业片都没法和香港电影相提并论,但大众最喜欢看的就是类型片和商业大片。

最被低估的国产片(上映5天票房破4亿)(4)

比如香港文艺片大导演就是王家卫,然后就是许鞍华。其它人像陈可辛、陈果、关锦鹏和尔冬升等也不错,但在世界影史上面就没啥地位。

香港类型片,以及商业大片的宗师级别大导演就很多了,他们的电影非常受到观众的喜欢,甚至这个成就在世界影史上不低,都影响了世界,这点比韩国导演还强不少。

最被低估的国产片(上映5天票房破4亿)(5)

比如徐克的武侠片和奇幻片,成龙和成家班的动作喜剧。

比如吴宇森的枪战片,杜琪峰的黑帮片,王晶的赌片,再到周星驰的喜剧片,再到林正英的僵尸片等等。

最被低估的国产片(上映5天票房破4亿)(6)

最被低估的国产片(上映5天票房破4亿)(7)

不过,你真讲对于类型片的贡献,徐克对于武侠片的哲学、武侠片美学等层面的贡献是没办法和他的师父胡金铨比较的。世界影史电影导演排名胡金铨排在前列,这个徐克压根上不了榜。

胡金铨对于武侠片的影响力到底在哪里?他对于东方传统美学是开宗立派的贡献。

最被低估的国产片(上映5天票房破4亿)(8)

最被低估的国产片(上映5天票房破4亿)(9)

比如电影的美术和服化道,胡金铨是个很考究的导演,对于明史的研究更是一绝。但是哪怕研究明史电影终究是电影还是有虚构,胡金铨就确立了武侠片的服化道的设计,以及拍摄方法。

现在很多观众没看过胡金铨,不知道徐克《新龙门客栈》就是翻拍胡金铨的《龙门客栈》,同时服化道等等就是照着胡金铨抄。

最被低估的国产片(上映5天票房破4亿)(10)

然后胡金铨对于武侠片叙事结构,镜头语言拍法也是宗师级别。

比如观众还对徐克《倩女幽魂》小倩沐浴躲姥姥,再到《新龙门客栈》狭小室内,多个角色的空间戏念念不忘,这些东西胡金铨在《大醉侠》《龙门客栈》《迎春阁之风波》早就玩得出神入化了。

最被低估的国产片(上映5天票房破4亿)(11)

同时对于武侠片技术处理的竹林戏更是武侠片经典场面,除了徐克,后面李安的《卧虎藏龙》,张艺谋的《十面埋伏》,路阳的《绣春刀2》等等作品都在致敬。

最被低估的国产片(上映5天票房破4亿)(12)

最被低估的国产片(上映5天票房破4亿)(13)

胡金铨在东方传统美学层面的构建上,特别是光影、构图、美术等等是世界大宗师的级别,这不止是徐克比不上了,连摄影师出身擅长玩色彩和镜头调度的张艺谋都逊色一筹。

《风声》《色戒》后最好谍战片?《无名》导演程耳是不是电影大师

最被低估的国产片(上映5天票房破4亿)(14)

胡金铨仍然是类型片大导演,不是文艺片大导演。虽然他的电影在艺术追求,美学追求上成就都很高。这个程耳就是这种在类型片美学,类型片风格艺术上有所追求的大导演,那么他什么水平呢?

最被低估的国产片(上映5天票房破4亿)(15)

程耳的第一部电影是2006年的《第三个人》,这又像是第六代。但他正儿八经的首部电影是2013年的《边境风云》,再然后是2016年上映的《罗曼蒂克消亡史》,最后就是2023年春节档的《无名》。

产量很低,从时间上算他比第六代导演晚半代,从定位来讲类似同时代的宁浩、刁亦男、曹保平、徐浩峰等类型片导演,乌尔善是商业大片导演。

最被低估的国产片(上映5天票房破4亿)(16)

对了,同时代这几个导演发展到现在还挺唏嘘的。宁浩《无人区》被上面打击后就没啥艺术追求,安心当幕后扶持新人做蛋糕。乌尔善,徐浩峰,曹保平新片三人一直被压。

刁亦男和程耳最为相似,作品少,对于中国类型片美学,类型片极致的风格化都是天花板级别。这年头追求艺术的导演越来越少了,他们在圈内外受到追捧。但关键在于,刁亦男的成绩还是更好。

《白日焰火》拿过柏林最佳电影,廖凡拿影帝,《南方车站的聚会》入围了戛纳。

最被低估的国产片(上映5天票房破4亿)(17)

程耳是个很奇特的导演,我们看他的电影一眼能看出电影美学和镜头语言很厉害,大师级别的镜头语言。但故事剧情和角色塑造看得不明觉厉,电影票房又上不去,好像挺有逼格,但具体哪里有逼格又说不上来。

程耳对于西方文化,思想哲学全面吸收缺乏批判性,对于角色过度合理化,最终走向西式圣母情结的普世的滥情和无视合理性的荒谬与意义消解。优点是对于形式美学的极致追求,使其个人风格呈现出一种华丽空洞的精神特质,也使程耳的作品思想内核趋同,难以有内容上的进步和拓展

最被低估的国产片(上映5天票房破4亿)(18)

大家先别上纲上线什么价值观如何如何,艺术表达本来应该多元,也可以讨论。

首先,这里的普世是用来形容程耳的对角色的态度的,不是用来形容程耳创造的人物形象的性格的。其次,这里的普世不是指普世价值的,而是仅仅用其表面含义,指程耳对所有人的行为都进行合理化乃至美化的滥情的创作特点。

最被低估的国产片(上映5天票房破4亿)(19)

程耳对于葛优饰演的角色的态度在处决大外甥这里是对其坚持道义的赞赏,在有大量这样的赞赏的同时,电影对葛优的角色的批判是不足的。再观察其它角色,明显看出导演对角色的合理化赞美大于批判,这就是所说的泛滥的同情。

葛优的形象仅仅是程耳的一个分析对象,本身不具有或很少具有程耳个人的性格特点。

最被低估的国产片(上映5天票房破4亿)(20)

这方面挺像美国导演科恩兄弟,但科恩兄弟的作品往往也有主旨,是强调命运的荒诞性,这点和程耳电影的思想主题是一致的。但程耳的作品缺乏明显的批判性,大多表达对角色的正面性的描写甚至有时看着像在给人洗白,这点是比不上科恩兄弟的。

科恩兄弟的作品同时具有对一些批判从而使作品的主题指向更加明确,正是程耳的作品缺失的精神的那部分。

最被低估的国产片(上映5天票房破4亿)(21)

一言以蔽之:程耳电影最大的优点就是极致化的电影美学和镜头语言,最大的缺点就是角色塑造,剧情叙事和表达上很难接地气,缺乏情感的张力,有一点追求浮华下的荒谬,反正就是没触动你的感觉。

那些学电影的,还有影迷可以用专业角度去分析,但对于普通观众来讲就是不吸引人。关键是上一部《罗曼蒂克消亡史》也没有获得国内外专业奖项的肯定,最终也就是有逼格呢但又差一点,更别提和观众亲近了。

上映5天票房不到5亿,华语电影的熊猫《无名》,不该被埋没

最被低估的国产片(上映5天票房破4亿)(22)

这部《无名》还是和《罗曼蒂克消亡史》类似,这里就不剧透了。我第一遍看的时候囫囵吞枣,边看边分析没怎么看懂,只大概记得逼格很高,画面讲究。后来又认真看了一遍,才发现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一部国产电影。

这是一部用画面用空镜用你意想不到的小零件构成的电影,之前我的看剧体验总是导演编剧用台词把情节掰开了揉碎了喂到嘴边的,第一次看程耳导演的电影确实很不适应。但是第二次看就发现了其中的乐趣。

最被低估的国产片(上映5天票房破4亿)(23)

像是在和导演通过影片玩一场侦探游戏一样,这个镜头他要告诉我什么,那个画面藏了什么细节,是让观众可以参与其中的一种趣味。

事实上,现在全世界大部分电影也确实经不起细心的推敲,别说细节,很多连大体的逻辑自洽都做不到,所以我觉得观众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没有细究电影的能力,而是在这样的观剧环境下迫使我们失去了这种能力。

最被低估的国产片(上映5天票房破4亿)(24)

所以我很希望程耳这样的导演可以多一些,放松身心的快餐电影要有,这样可以沉下心去探究和观赏的电影也要有。

当然,现在电影争议很大的点有两个,一个是王一博带来的戏内外的争议,另一个是很多网友吐槽电影本身打乱了叙事,还有故事剧情讲得不够清楚,像上部作品不接地气类似的问题。

最被低估的国产片(上映5天票房破4亿)(25)

怎么说呢,从种种细节表明,程耳是懂得尊重观众且洞悉人性的,尊重在于他往往以平视的视角把故事娓娓道来,洞悉人性则在于表现出来的没有绝对的定性人是正是邪。电影可以是轻松愉悦的爆米花,也可以是发人深省的礼物,私心里我希望这种尊重观众且洞悉人性的好电影可以多一点,也真诚希望市场不要辜负这样的好电影。

比如这部《无名》也是讲的上海,程耳上一部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也是上海。

最被低估的国产片(上映5天票房破4亿)(26)

上一部电影一直觉得程耳对上海是有种不切实际的浪漫的迷恋的,明明他也并不是上海人,就仿佛午夜巴黎里的那场春梦,黄金时代流动的盛宴,既绚烂得真实,又美好得虚假。

最被低估的国产片(上映5天票房破4亿)(27)

在程耳的镜头里,旧上海是优雅的,体面的,也是压抑的。其实能够理解他为什么选择了王一博,我觉得不过是其中最微不足道的理由(当时估计也没想到王的流量那么大),而是他身上有程耳想要的那种角色特质,表面的优雅体面,骨子里的压抑,和那一丝仿佛没有明天的易碎。

最被低估的国产片(上映5天票房破4亿)(28)

镜头前的纸醉金迷越是美丽,人们越是优雅体面,再赤裸裸直面表象下的伤痛,会让观者在尝试理解和感叹老上海的同时,也对我们如今的生活有更多感悟。

《无名》这样的电影不该埋没,就像导演程耳不应该被诋毁一样。中国需要这样的电影,更需要这样的大师级别的导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