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结婚年龄规定哪年调整(1950年的规定放到现代)

#“下调法定婚龄”争议10年 你怎么看#

10年前,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提出:将法定婚龄将至男女均为18周岁

目的就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出生率下降问题、结婚率下降等问题。

但符合当代社会吗?细思极恐。

人口老龄化是个很严峻的问题,确实需要去解决、控制,确实需要提高新生人口比率、提高结婚率,可能我认为不能单纯依靠冰冷的法律规定解决。

其实呢,很多国家都将法定婚龄设置在18岁,但是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

2008年结婚年龄规定哪年调整(1950年的规定放到现代)(1)

丹麦孩子的教育费用基本全部免费、医疗全民免费。如果有人失业了,在3个月内还能领取以前工资90%的补助。

挪威也一样,医疗服务全部免费,病假的情况下员工也可以照样获得工资,且最重要的是男女都有产假,其中产妇的产假时间为3个月到4个月

瑞典更是可以保障一个人从出生到老去全部服务,且人均收入水平非常高,教育、医疗全部免费,生产期间男子的带薪产假长达9个月

还有很多国家的社会福利非常好,所以不管是医疗、教育还是生子,都没有那么多的压力。可事实上,即便社会福利这么好的国家,也存在晚婚晚育的问题,其中北欧的几个国家男子结婚年龄大约为36岁、女子大约为34岁。

2008年结婚年龄规定哪年调整(1950年的规定放到现代)(2)

近几年我国的社会福利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但是教育压力、医疗压力还是很大的。一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人不敢生病,不仅是因为不舍得花钱看病,还是因为不想因为请假被扣工资。

如果真的将法定婚龄下调至18周岁,那么只能给这代父母更大的压力。

他们上有父母老人需要赡养,下有18岁孩子需要教育,只是也不知道这个年龄的他们还有没有房贷的压力。

一直以来,结婚需要彩礼、车、房。虽然不是必须,但是普遍的家庭都是这样的吧。那18岁的男孩女孩哪里有这个能力呢,难道还是要靠父母吗,除了学费、生活费的压力还要再加上婚费吗?

有人会说,就算是30岁结婚,可能彩礼钱、车房也都是父母买的,压力还不是都在父母的身上。

2008年结婚年龄规定哪年调整(1950年的规定放到现代)(3)

可是22岁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至少可以有个相对稳定的收入了,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几年间自己或许可以有个小金库,即便不多那也是底气

彩礼、首付父母拿了,贷款月供自己可以承担,大部分年轻夫妻俩的工资在还月供的以后保障生活是没问题的。正因如此,有多少人不敢让自己生病、害怕父母生病,那种无力感太可怕了。

1950年,第一部《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为:男20岁、女18岁,这一规定的出台确实让人口数量增加了。但是同样的规定,还适合现代社会吗?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是提高了,但是生活成本也提高了,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变了。以前几毛钱的东西现在十几块了甚至几十块钱了,以前想要多生孩子老了有依靠,现在却觉得自己单身或者二人世界更加好……

2008年结婚年龄规定哪年调整(1950年的规定放到现代)(4)

18岁的年纪,高三毕业,将面临的是美好、自由的大学生活。他们不仅没有成熟的心智,更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怎么支撑婚后两人生活,如果婚后有了孩子呢?学业又该如何继续?

也许这就是个悖论吧。

以前老师家长经常说早恋影响学习、禁止早恋;难道以后,青春期的他们要积极响应号召吗……

注重教育,人们的观念变了;发展经济,我们的生活变了……

降低婚龄,教育怎么持续?提早结婚,未来方向在哪?

1950年因为人口数量少鼓励结婚生子,七十多年后因为老龄化鼓励结婚生子,这是进步还是倒退?

当然是在进步,因为老龄化就是进步的结果。但老龄化的问题不是那么容易能解决的,期待以后的代表能提出更多可行性强的建议,为建设伟大的祖国做出贡献!


[点亮平安灯][点亮平安灯]未来,相信祖国会更好![V5][V5]

#创作挑战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