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毛泽东到餐厅吃饭(1958年毛泽东到餐厅吃饭)

1958年毛泽东到餐厅吃饭(1958年毛泽东到餐厅吃饭)(1)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给120师干部作报告

前言

《韩非子 ·说林上》中记载:“以为象箸必不盛羹于土铏,则必犀玉之杯;玉杯象箸必不盛菽藿......”它的大意是:好的筷子配好的杯子,好的杯子配好菜。

我们都知道,思想上面的腐化通常都是从生活上的奢华开始的,但是,对于毛泽东等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来说,对于这种奢华的“象牙筷”,必须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象牙筷么,那是有钱人用的,太贵重了,我毛泽东拿不起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他们一直以来所用的都是再普通不过的毛竹筷子,这种筷子固然好用,可是到了夏天弊端就显露出来,不但容易长霉,还会走形变弯,使用起来会有所不便

面对这一难题,毛泽东身边的随行人员多次给他提出建议,要不要给他换一双“象牙筷子”,毛泽东听了之后摇摇头,之后再有人提出时,他的不悦之情溢于言表,毛泽东生气地说:“象牙筷么,那是有钱人用的,太贵重了,我毛泽东拿不起”

1958年毛泽东到餐厅吃饭(1958年毛泽东到餐厅吃饭)(2)

象牙筷

毛泽东一生都简朴清贫,从来不会贪图享受,而且一生都只用竹筷,坚决反对任何在他看来所谓高级精美的餐具,他去世之后,留下了大量的生活遗物,其中看餐具就占有极大的比例,但是,里面存放的大都是普通的竹、木筷子,没有发现一双用名贵材质做成的金银筷或是象牙筷。

1949年9月,毛泽东住进北京城不久,不过,即便换了地方,他的饮食也还是如同战争年代一样,没有多少改变。

一天,毛泽东吩咐身边的卫士:他今天要在家里招待客人,此人是国民党的起义将领,中午的时候他们在这里吃饭,让他们准备一下。

毛泽东很少会留下客人吃饭,也很少会亲自吩咐工作人员提前做好准备,这次毛主席一反常态的重视,看来客人的身份比较特殊。

不一会儿,杨尚昆就给卫士们布置了任务,并将毛泽东的卫士李家骥叫到身边,同他说,让厨师多加几个菜,让招待科将这次的用餐搞好一点,杨尚昆顿了一下又说,让李家骥到招待科去拿一些好点的餐具。

1958年毛泽东到餐厅吃饭(1958年毛泽东到餐厅吃饭)(3)

杨尚昆

前一句李家骥还不时点点头,听到后半句,李家骥急了,立刻摆摆手:“主任,主席反对摆阔。”杨尚昆也知道这件事,但是,在他看来,这次比较例外,万一没准备好,可能会遭到人家的笑话。

李家骥思考半晌,也觉得对方说的有道理,因为他们的几双竹筷子发霉以后变得黑乎乎的,不论他们怎么清洗都洗不干净。

不过在实施之前,李家骥还是觉得这是一件大事,不能他自己一个人拿主意,于是跑到卫士长李银桥那里汇报,李银桥听了之后也感觉很为难,最后无奈地说:“既然杨主任这么说,我们还是服从吧!”然后,两个人一块去招待科借来了餐具,招待科借给他们一套新的碗筷,里面的筷子就是用象牙做的。

在开饭之前,谁都没有想到毛泽东会突然来到东房餐厅里,大抵是不放心特意过来巡视检查,当看到餐厅里面布置的井井有条,毛泽东满意地点点头,突然,他的眼睛微眯,看到一个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东西——象牙筷子。

1958年毛泽东到餐厅吃饭(1958年毛泽东到餐厅吃饭)(4)

1946年11月30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举行的庆祝朱德60寿辰大会上

毛泽东脸色一沉,大声问:“谁让你们摆象牙筷?赶紧给我拿下去!”

李家骥从毛泽东进入餐厅时就一直提心吊胆的,在看到毛泽东生气以后,愈发的紧张,看着大家都像鹌鹑一向一言不发,只好硬着头皮解释道:“主席,这是从招待科借来的......”

李家骥还没有解释完,毛泽东就厉声打断:“我叫你撤你就撤!”说完,毛泽东生气的拂袖而去。

李家骥觉得心里委屈极了,却还是乖乖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将象牙筷换成了原本黑乎乎的竹筷子,做完这一切后,李家骥又跑出去找李银桥汇报,刚刚毛主席因为摆了象牙筷的事情发火了,他就说不能摆嘛,现在毛主席都发火了,他们该怎么办啊?

李银桥心里也是一咯噔,察觉到有点大事不妙,不过他也没有自乱阵脚,而是安慰李家骥,他去找毛主席解释清楚就行了,临走之前,还不忘提醒对方:“你回去准备吧,就要开饭了。”

1958年毛泽东到餐厅吃饭(1958年毛泽东到餐厅吃饭)(5)

李银桥

李银桥见到毛泽东以后先进行了一番自我批评:“主席,象牙筷是我让借的,您要批评就批评我吧!我当初考虑主席平常很少在家里招待客人,不搞好一点会让客人笑话,再说来客也不一般呢!”

毛泽东心里本来还有火气,但是,李银桥过来认错后他的火气也散了一半,用缓和的语气说在这件事情上面他也有责任,没有事先交代清楚,不过,他还是得重申一次,以后不管是接待客人还是自己人吃饭,都采用竹筷子。

1956年,毛泽东临时决定去广州,因为走的突然,所以随行的工作人员也没来得及提前准备,只好背着平时准备的行李上路。

负责打点行装的是卫士封耀松,他准备的匆忙,也就没来得及仔细查看,登上列车没多久,毛泽东就要开始用餐,直到这时封耀松才反应过来,他忘了给毛主席带筷子,

这样的工作失误让他羞愧不已,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就算他自我检讨也来不及了,于是,他只好前往专列招待部门借一双筷子。

1958年毛泽东到餐厅吃饭(1958年毛泽东到餐厅吃饭)(6)

封耀松和毛泽东

可是,招待部门只有象牙筷,封耀松惴惴不安的接过筷子,因为他只得,毛泽东不会用象牙筷,只是,事发突然,毛主席应该可以先凑活一下吧。

结果,开饭的时候,毛泽东一眼就看到了这双象牙筷子,顿时火冒三丈,对封耀松大发脾气,周围的同志看到毛泽东这么生气,忙上前安慰,希望毛泽东能将就着将这顿饭吃完。

但是,不论大家怎么劝说,他都不愿意用餐,大家看着他如同小孩子一样“罢饭”,也拿他没办法,封耀松只得硬着头皮说,他去服务员那里借一借吧,看看能不能借到。

毛泽东沉默半晌,终于应声:“你去吧!”如此,封耀松才松了一口气如同利箭一样跑了出去

,目标就是专列服务员值班室,可是,年轻的服务员们一般情况下都是用勺子吃饭,很少使用筷子,所以,在听到封耀松的请求之后,觉得有点为难,不过还是答应他想办法帮他找一找。

服务员们找了许久,终于找到一双早就弃之不用,而且长短不齐又粗糙不堪的竹筷,他们无奈的问封耀松:“这能行吗?”封耀松也想着死马当活马医:“先试试看吧!”

1958年毛泽东到餐厅吃饭(1958年毛泽东到餐厅吃饭)(7)

毛泽东

随后,封耀松拿着这双筷子转身跑了出去,封耀松着实没想到,毛泽东面对这样一双竹筷会眉眼俱笑,并连连说:“好,好,我就习惯用竹筷!”

毛泽东用竹筷非常的娴熟,即便是饭粒掉在桌子上面,他都会一小粒一小粒的夹起来放到口中,丝毫不在意工作人员被震惊到的模样。

一定要吃完,不要浪费

1958年3月7日,春熙路的耀华餐厅(当时叫耀华西餐部)得到了上面的通知,毛主席这几天大概率会到餐厅里面就餐。

听到这个消息后,餐厅的工作人员人人都面露喜色,谁都想要见一见毛泽东的风采,餐厅的厨师们更是时刻准备着,势必要将自己最好的手艺拿出来,让毛主席感受到美食之都的魅力。

3月7日,毛泽东在参观完杜甫草堂和武侯祠以后,就来到了耀华餐厅就餐。

1958年毛泽东到餐厅吃饭(1958年毛泽东到餐厅吃饭)(8)

1958年毛主席参观杜甫草堂

下午六点左右,耀华餐厅外面熙熙攘攘,好像是在欢迎谁,能够造成这种动静的,大家心里都有了一个答案,随后餐厅的员工和厨师伸长了脖子,朝着门口望去,最先撞入他们视线的就是一袭灰色中山装,随后,他们看到脸上挂着亲切笑容的,让他们敬爱无比的毛主席。

在大家的热情之下,毛泽东气定神闲的迈入餐厅的大门,陪同在毛主席身边的人也依次进入餐厅大院,当时餐厅的大院里面还张贴着一些海报和宣传单,见此,毛泽东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还上前看了看具体内容。

随后,一行人扫了一眼墙面上悬挂的菜单,并询问了部分菜式的特色,最后点了几样简单的菜。

在等待的时间里,毛泽东也没有闲着,而是帮着服务员铺桌布,又亲切的和服务员们聊了会天,比方说“读过书没有”这些问题。

就餐的时候,毛泽东婉拒了象牙筷,依旧用再普通不过的竹筷进行就餐,又提醒陪着他一块就餐的同志们,一定要吃完,不要浪费,吃完以后,毛泽东对川菜的赞不绝口,还向餐厅的员工询问了一些川菜的做法。

1958年毛泽东到餐厅吃饭(1958年毛泽东到餐厅吃饭)(9)

回锅肉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就到了晚上八点多,毛主席临走之前还和餐厅的厨师以及员工握手表示感谢,还同他们进行了合影,在大家不舍的眼神中,毛泽东离开了耀华餐厅。

象牙筷子好,可以试毒,但主席不喜欢

8月,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以后,毛泽东陆续感到了湖北、安徽这些地方视察,9月19日傍晚,毛泽东离开合肥抵达芜湖。

毛泽东离开合肥之前,二十万合肥市民夹道欢送毛主席,这是毛泽东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视察途中乘敞篷车大规模接见市民。

毛泽东一直站在汽车上,笑容慈祥的朝着人们频频回首,成千上万的人见到毛主席兴奋的流下了幸福的泪水,他们发自肺腑的欢呼:“毛主席万岁!”,声音此起彼伏响彻十里长街。

下午三点左右,载着毛泽东的专列缓缓驶离合肥站,朝着芜湖出发。

1958年毛泽东到餐厅吃饭(1958年毛泽东到餐厅吃饭)(10)

毛泽东

17点30分,在细雨之中,毛泽东抵达芜湖,然后在芜湖铁山宾馆的烟岚楼下榻,目前,这座烟岚楼还一直对外开放,迎接来来往往的游客,若是入楼左拐,就会看到一个非常醒目的指示牌,上面写着:“2105-2101房,毛泽东主席1958年9月19日至20日在此下榻。”这也是铁山宾馆值得炫耀的一段历史。

晚饭很早就准备好了,服务员先是带着毛泽东去了一个为他特别精心布置的小餐厅用餐,毛泽东扫了一圈,又询问:“那其他同志在哪里吃?”

服务员回答道:“在大厅里。”

“那我也到大餐厅里吃!”毛泽东话音刚落就朝着外面走去,服务员小王对此没有一点准备,着急忙慌的就撑着一把雨伞跟了上去,但是,毛泽东的身材太高,而瘦小的小王还得垫着脚才能将伞撑起来,毛泽东回头一看,笑了起来:“我自己来!”说完,就自发的结果小王手里的雨伞自己撑着,并朝着大餐厅走去。

1958年毛泽东到餐厅吃饭(1958年毛泽东到餐厅吃饭)(11)

1947年,转战陕北途中的毛泽东

大餐厅的服务人员已经得到了毛泽东要到这里吃饭的消息,大家立刻紧张了起来,这里平时就有100多人用餐,就连桌子和板凳都是一板一眼的木头,连一块台布都没有,大家赶紧手忙脚乱的摆放桌子和碗筷,还找出了一张白色的台布。

毛泽东将将走到门口,就听到里面有人拔高了嗓门高喊:“毛主席来了!”这句话如同水落入了油星子里面,炸开了锅,本来只有吃饭声音的大餐厅立刻热闹了起来。

里面一部分服务员还有吃饭的人还没有做好准备,毛泽东猛的出现,大家都愣住了,有的人稳稳拿着的勺子都掉在了桌子上,嘴巴张的大大地。然后他们就眼睁睁的看着毛泽东像是一个普通旅客那样随意找了一张桌子坐下,并没有前往铺了台布的桌子。

毛泽东出现的太过突然,虽然宾馆的领导知道他最近会来,但谁都没想过就在今天,面对这样的突发状况,大家都手足无措,各种状况频出。

首当其冲的就是筷子问题,之前餐厅里面准备的是象牙筷子,不过,张治中说:“象牙筷子好,可以试毒,但主席不喜欢,还是‘两头忙’好。”第一次听到这个名称,宾馆的厨师直接愣在原地,难道还有比象牙筷子更好的?而且他们从未听到“两头忙”,这是什么新鲜词汇吗?

1958年毛泽东到餐厅吃饭(1958年毛泽东到餐厅吃饭)(12)

张治中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种筷子就是再普通不过的两头圆的毛竹筷子。

虽然厨师还没有理解,不过他们看懂了李银桥的暗示,他们立刻从旁边桌上的筷子筒里面拿出了4双“两头忙。”

第二个出问题的就是勺子。

看到大家一脸震惊的模样,毛泽东放松且随意的和大家打招呼:“开饭了,来来来,坐坐坐!”随行的张治中、罗瑞卿和省市负责人也坐到了毛泽东的旁边,毛泽东又热情的招呼大家坐下来用餐。

说完后,也顾不上大家的反应,他自己拿着饭碗到饭桶那里去盛饭,这时,宾馆的领导来了,大家也从愣神之中反映了过来,他们纷纷抢着去接毛泽东手中的饭碗,想要替他盛饭,毛泽东大手一挥,表示要自己来。

毛泽东刚准备盛饭,却发现饭桶里面没有饭勺,看到这一幕的人也心下慌乱,原来大家只顾着看毛主席,竟然忘了往里面放勺子。毛泽东不以为意,而是从容不迫的从另一张桌子上面拿起一把长柄汤勺,笑着说:“这个不是能盛饭吗?”毛泽东用他特有的幽默缓解了大家的紧张情绪。

1958年毛泽东到餐厅吃饭(1958年毛泽东到餐厅吃饭)(13)

1949年,毛泽东在天坛和售货员交谈

餐厅里面的晚餐是按照卫士长的要求,只搞了简单的“四菜一汤”,都是寻常的家常菜,吃饭之前,李银桥特地问了他们有没有辣子,那时候正值9月份,还没有多少反季节蔬菜,大家听了之后又跑去四处寻找,厨房里面有个爱吃辣椒的厨子,他自己腌制了一罐辣椒,他们只得拿这个充数。

服务人员想着毛主席应该没吃过这种辣椒,便向毛泽东介绍:“这是我们本地的辣椒,叫灯笼椒”,毛泽东饶有兴致地夹起了一只辣椒,咬了一口,随后笑着对旁边的人说:“凡事都不能只看外表。这个辣椒看起来很大,其实中间是空的,别人还以为它很辣,实际上一点都不辣。我们湖南的辣椒虽然小,却辣的厉害。”

整个用餐的过程,毛泽东都和大家边吃边聊天,餐厅里面不时传来欢声笑语,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毛主席一生中用过的最高级的筷子就是黄羊木制作的筷子,这种材料做出来的筷子不但漂亮,而且不管用多长时间都不会发霉变色。

1958年毛泽东到餐厅吃饭(1958年毛泽东到餐厅吃饭)(14)

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向钱三强等科学家敬酒

当时毛泽东老家湖南的老乡们得知毛泽东喜欢用筷子,便让木工用它赶制了一批筷子,并派人送到北京,毛泽东用过后觉得很满意,之后便一直使用家乡父老乡亲们赠送的这种筷子。

毛泽东去世以后,大家在清理他的遗物时,还发现了不少这种筷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