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时代粮食工作(粮食工作稳居苏南排头兵)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

“仓廪实,民心安”。去年以来,江苏溧阳以“中国好粮油”行动为契机,全面推动“优质粮工程”建设,着重培育知名粮油品牌,加快转变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粮食工作始终走在苏南前列。2021年度,溧阳因粮食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位、粮油储备规模和补贴到位、优质粮食工程和优质优价收购推进有力、粮食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获省政府督查激励。这也是溧阳粮食工作连续第四年获此殊荣。

做好新时代粮食工作(粮食工作稳居苏南排头兵)(1)

量稳质优

优质稻米生产迈上新台阶

作为苏南粮食主产区,溧阳粮食安全根基牢固、保障有力、成效明显。近年来,全市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定在82万亩、41万吨左右,均占全常州市近六成。据测算,溧阳粮食消费总量约10.2万吨,粮食自给有余,供大于需,不仅有效保障了全市近80万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为全省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

又到一年收获季,在位于南渡镇庆丰村的全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区,1300亩水稻长势喜人,成片的稻穗在阳光与秋风的照拂下日渐饱满,金黄的稻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

做好新时代粮食工作(粮食工作稳居苏南排头兵)(2)

溧阳市岁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该示范区的种植主体,负责人王林松告诉记者,示范区全面应用激光整地技术,选用优质品种南粳46原种,突出绿色肥料产品、绿色防控产品使用,并全程采用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10月底,这片水稻就可以收割了,水稻长势特别好,稻穗儿大、籽粒饱满,预计亩产平均可以达到600-700公斤,今年肯定又是个丰收年!”望着一片片挂着沉甸甸稻穗的水稻,王林松喜不自禁。

近年来,溧阳在粮食生产上坚持应用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共建设水稻示范片(方)64个、小麦示范片(方)44个,总面积达50余万亩,“庆丰大米”“原乡湖畔香”分别获评“江苏好大米”十大品牌和十大创优品牌。

藏粮于技

粮食机械化水平达到新高度

作为农业强市,溧阳历来重视新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其中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在全省一直名列前茅,已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全到好的华丽转身。全市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达98%以上。

要想秋天多收粮,田间管理是关键。在今年水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期,无人机成了农户的好帮手,水稻追肥、病虫害防治全离不开它。“一台无人机一天能完成300多亩地的施肥作业,相比人工效率提高了5倍以上;治虫更快,一亩地喷药平均只需一分钟。”竹箦镇种粮大户陆建新介绍,他承包了上千亩地,今年夏天持续高温,下田作业的工人难找,无人机帮了大忙。

除了无人植保机,还有更先进的智能机械在溧阳应用。今年夏种,别桥镇种田大户王海斌率先用上了无人插秧机。与传统插秧机相比,无人插秧机由北斗导航定位,能够精准规划栽插路线,而且不需要人工操作就能自动转弯和调头,真正实现了省时省力、高效智能。

做好新时代粮食工作(粮食工作稳居苏南排头兵)(3)

新技术不仅为夏种“提速”,更为夏管“减肥”。今年溧阳还大面积推广投用了搭载侧深施肥装置的无人插秧机,新装备在插秧的同时,可以将整个水稻生长周期所需的缓释肥同步施放到秧苗根侧3-5厘米处,不仅节省了田间管理时多道人工撒肥成本,而且也能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溧阳主要粮食生产耕、种、管、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98.69%,为提档升级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溧阳建成3个省级、6个市级‘全程机械化 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以‘保姆式’服务,普惠全市种粮农户。”市农业农村局农机科负责人蒋秋新介绍,溧阳现役机械有:插秧机1306台,联合收割机716台,拖拉机1148台,无人植保机237台,烘干机775台,小麦播种机845台。

智慧储粮

粮食储备管理跃上新水平

粮食生产粒粒皆辛苦,颗粒归仓方不负辛劳。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溧阳现有基层收储粮库11个,有效仓容约17万吨,其中现代化仓容占比达到70%以上,为粮食储存安全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南渡库、戴埠库、上兴库、周城库4个库点都是万吨级现代化粮库,选用高大平房仓的形式,配备完善的通风、熏蒸、粮情检测和谷物冷却低温等储粮系统,且都具备较高的机械化作业功能,各项建设标准在全省领先。

戴埠粮库总仓容3.77万吨,主要服务戴埠镇、古县街道、天目湖镇、溧城街道、上黄镇、埭头镇等区域,目前拟在库区北侧新增用地20亩,扩建仓容1.5万吨,建成后总仓容达5.27万吨。

做好新时代粮食工作(粮食工作稳居苏南排头兵)(4)

储粮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粮食的储藏,对温度、湿度、水分都有极高的要求。以前,储粮主要依靠主观经验,而现在依靠信息技术。

南渡粮库是溧阳最大的粮库,占地面积102亩,总仓容达6.3万吨。走进粮库,9栋约12米高的平房仓整齐划一地展现在眼前,气势恢宏。粮库负责人介绍,该粮库应用了能够随时监测粮堆温度变化的“粮情测控”系统;能够对粮堆有效通风以调节温度湿度的“机械通风”技术;能够高效、安全杀灭储粮害虫的“环流熏蒸”技术以及能够及时降低粮堆温度的“谷物冷却”技术……用科技确保粮食万无一失。

除了储备数量足,溧阳粮食加工能力也很强。目前,全市有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共6家,加工能力达每天990吨;另外,还有10家粮食应急加工企业和16个粮食应急供应网点,日加工大米能力646吨,可有效保障应急情况下成品粮油供应。

(沈亚萍)

本文来自【常州日报-常州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