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录取分数线是如何确定的(高校录取的这个知识点很重要)

最近全国各个地区都在发布各地高校在招生地区的投档线,对于参加报考志愿的同学们务必要了解几个重要的分数线知识点,分别是省控线、投档线、录取分数线,这几个分数线之间存在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高校录取分数线是如何确定的?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高校录取分数线是如何确定的(高校录取的这个知识点很重要)

高校录取分数线是如何确定的

最近全国各个地区都在发布各地高校在招生地区的投档线,对于参加报考志愿的同学们务必要了解几个重要的分数线知识点,分别是省控线、投档线、录取分数线,这几个分数线之间存在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省控线其实就是考生高考文化课分数进入某个批次的重要资格线,每个省都有自己的招生不同批次,如本科批次(大多数地区已经完成一本和二本合并批次)、高职批次。考生能够被某所具体大学的获取信息的重要资格线就是投档线。录取分数线一般都要高于投档线。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简称投档线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

院校投档分数线是指以具体的招生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具体的概念,现在就用具体的实例来说明和解释一下其中的细节。

投档比例

了保证录取的圆满完成,90%的高校在调取学生档案时都会超出计划数来调阅,这时候实际调阅数与计划数之比就是投档比例。一般一所学校的投档比例为1:1.2,意思是,某院校计划招100个人,这个高校就会调取120份考生档案,之后按照筛选退掉后面多余的20个人档案退回省招办。

可以看到“投档比例”比你主观填错志愿更可怕,每年总会有部分考生“投档比例”被退档,无缘大学或降于下一个批次录取。

投档线不等于录取分数线

录取分数线和投档线最相同的地方,就是两者都是“最低分数线”,也有很多家长和考生会把“投档线”当做“录取分数线”。不同点在于一个是院校录取完成后形成的最低分数线,而另一个投档线是院校投档完成后形成的最低分数线。

例举的例子来说,某一本A高校理工类本科计划招生30人,省招办按招生计划数的1.2倍(30×1.2)需投档36份,计算机将按招投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排序在第36位考生的招投总分即为该校本科批次理工类的投档线。

经学校招考办公室审阅,择优录取其中30人,这其中被录取的30人中,排名第30位的考生的分数即为录取分数线。

综上所述,一般情况下省控线分数最底,然后是投档线,最高的是录取分数线。进档考生录取专业时第一志愿考生,以实考分排队。若考生的第一志愿专业未满额则将该生录取为该专业,若考生的成绩未达到其第一志愿专业的录取分数,则其总分减去专业级差分后参与第二专业志愿排序,如此依次类排。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信息,欢迎关注我的个人主页,更多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如果您觉得文章还不错,欢迎点赞和留言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