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的8种错误认识(关于母乳喂养的十大谣言)

■本报记者郑军伟■通讯员成睿,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母乳喂养的8种错误认识?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母乳喂养的8种错误认识(关于母乳喂养的十大谣言)

母乳喂养的8种错误认识

■本报记者郑军伟

■通讯员成睿

陈卫伶

主治医师,擅长乳腺和甲状腺相关疾病的诊治,尤其是乳腺癌的诊疗,是邢台市抗癌协会乳腺协会常委,邢台市医学会、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乳腺协会委员,邢台市抗癌协会甲状腺委员会委员,邢台市医学会、康复医学、预防医学甲状腺委员会委员。并发表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的临床疗效观察》等论文。

专家简介

母乳是婴儿理想的天然食品,人乳哺育婴儿是我国的传统习惯。但随着乳品工业的兴起,奶制品的生产和宣传,动摇了人们对母乳喂养的传统信念,加上工作等因素,导致母乳喂养率在急剧下降。

母乳免疫学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对母婴双方均有益,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母乳喂养是减少婴儿死亡率最经济最方便最有效的措施,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应给予6月龄内的婴儿纯母乳喂养。对于哺乳妈妈来说,都想把最好的留给孩子,但在喂养的道路上却充满困惑和纠结。针对几个常见的喂养误区,我们请头颈乳腺科陈卫伶主治医师给您解疑释惑。

第一谣言

奶水是吃出来的

这一句乍一看没毛病,奶水就是吃出来的啊,宝宝频繁有效的吮吸,让乳汁有效的移出,是母乳源源不断的动力。

实际上:控制产奶速度和产奶量的是孩子,而不是母亲,更不是催乳师的手。母亲适度补充营养、适量补充汤水、注意休息才会逐渐增加泌乳量。

第二谣言乳头咬破继续喂,吃出茧来就好了

门诊中有时会看到一些乳头相对

短平的妈妈,双侧乳头严重皲裂,甚至有些都快被“吃掉了”,问他们为什么还要坚持哺乳,给的理论就是:人家说了乳头咬破要坚持继续喂,吃出茧来就好了。而乳头皲裂的情况下继续哺乳,很有可能发生细菌感染,罹患乳腺炎。

实际上:出现乳头皲裂,首先要找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哺乳姿势或含接姿势不正确导致,需要找正规的母乳喂养指导师调整姿势,找出反复皲裂的原因,停止损伤行为,让乳头有时间修复。外用乳头保护罩避免摩擦,外涂羊脂膏、乳头霜或纯凡士林保湿促进愈合。

第三谣言

得了哺乳期乳腺炎就不能喂奶了

这是乳腺炎患者最常见的说法。实际上:当自己被诊断哺乳期乳腺炎时就暂停哺乳了,害怕自己发热或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后对孩子有影响。而国际哺育医师学会(ABM)总结:没有证据证明乳腺炎对健康的足月儿继续母乳喂养是有风险的。此时,若停止哺乳,会带来更多的风险,如婴儿使用奶瓶后出现乳头混淆,中断哺乳可能会使得病情加重,因乳汁没有频繁有效的移出而导致泌乳量下降。

第四谣言

乳头凹陷的妈妈没法母乳喂养

临床工作中常常发现,产后30天内发生乳腺炎的妈妈,大多都有乳头短平或者乳头内陷的问题,在没有专业母乳喂养指导师的指导,没有提前学习这方面知识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哺乳问题。

那么乳头凹陷的妈妈就没法实现母乳喂养了吗?

实际上:当然不是,因为婴儿哺乳是含乳房,而非乳头。静止状态下的乳头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乳晕及其下的乳房组织含住。

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能帮助宝宝正确衔乳。

第五谣言

每次哺乳后要把剩余的乳汁排出

有些妈妈抱怨奶水太多了,奶牛一样,每天宝宝吃不完,冰箱里存了很多,都放不下了。原来他们每次哺乳后,把剩余的乳汁用吸乳器吸出,目的是害怕堵奶。

殊不知这样做就违背了“按需哺乳”的喂养原则。

实际上:按需哺乳即按照婴儿的需求,只要婴儿想吃,就可以随时哺喂;或按照母亲的需求,如果母亲奶胀不舒服了,排到自我感觉舒适不胀即可,不要过度排空,也不要担心孩子想吃的时候不够。因为过度排空会导致泌乳量大于宝宝需求,不利于达到供需平衡。

第六谣言

得了乳腺脓肿都要开刀和回乳

不幸罹患哺乳期乳腺脓肿的妈妈最焦虑的事情就是:害怕开刀和回乳。

实际上:目前超声引导下的脓肿穿刺引流、微创置管引流等方式也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创伤小、痛苦少,治愈后疤痕小,且不容易出现乳瘘。所以,如果脓肿位置不影响排乳及婴儿的衔接,治疗后仍可继续哺乳。

第七谣言

妈妈得了乙肝就不能母乳喂养了

门诊有时会遇到来主动要求回乳的妈妈,哺乳条件都挺好,乳头大小、长短、排乳情况都没问题,为什么就不喂了呢?一问才知道,她说自己是乙肝“大三阳”,不敢喂。

实际上:虽然母乳中会含有少量乙肝病毒DNA,但大量研究已经证实,经过正规免疫预防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婴儿的常规免疫,我国目前也已为出生后24小时内的婴儿常规接种),喂母乳的宝宝并不会增加乙肝病毒的感染率。

目前全世界所有权威指南的建议都是:无论乙肝大三阳,或是小三阳,只要正规预防后,均可以母乳喂养。

第八谣言

母乳都是无菌的

很多人认为母乳是无菌的。

实际上:国内外大量关于母乳中微生物的相关文献综述均已证明母乳内具有多种微生物,它们有助于婴儿建立肠道内的微生物群,某些微生物还具有抑制病原微生物在婴儿肠道内生长定植的作用,如双歧杆菌,乳杆菌等(我们常见的药物如金双歧就是作为外源性的补充)。所以在复温冷藏或冷冻母乳的时候,千万不要“煮开了”,而是要用恒温温奶器逐步复温至37℃左右,复温过程中,需要不停转动奶瓶,以达到均匀受热的目的,从而使奶水更均匀。

第九谣言做过乳房手术,一定会影响哺乳吗?

这是所有做乳房肿块手术的育龄期女性必问的一个问题。

从理论上讲,乳房的任何手术,都多多少少会损伤腺体,且离乳头越近的导管越粗,损伤后对哺乳的影响越大;离乳头越远的导管越细,损伤后对哺乳的影响越小。

实际上:人体是有自我修复能力的,手术后腺体组织之间的血管、乳管等也会自我连接修复,术后并不一定会影响你的哺乳。

如果你产后发现,做了手术的一侧乳房排乳不通畅,甚至无法排乳,这个时候就只有无奈的选择回乳,放弃母乳喂养了。

第十谣言断乳后需要“排残乳”吗?

我只能说,你们好有钱,明明只需要每年来医院花不到一百元做个乳腺彩超、让医生“摸一摸”,就可以做到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非要花几千。

实际上:随着哺乳的结束,乳腺小叶系统中的一些小的腺体和导管逐渐的退化萎缩,乳房会停止产生乳汁,乳房在断奶后感觉变空和变小。乳房在断奶后持续数月或数年仍有一些乳汁也可以是正常现象。

目前我们没有明确的证据可以证明,所谓的“残奶”会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反而,暴力的按摩,有可能造成乳腺损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