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十大名将(汉代恒山改名常山的关键人物)

唐代韦虚心撰写的《北岳府君之碑》里有这样一句话:汉宗听宋昌之策,以讳迁常;赵主从姑步之谈,以贤临代。这句话讲的就是恒山改名常山、赵简子夺取代国的事。赵简子因为听从了神相师姑步的话,才选择儿子毋恤为接班人,从而成就了赵国灭亡代国的大业。而与此相似的是,恒山在汉代之所以改名常山,也是与汉文帝刘恒听从宋昌的建议有莫大关系。

宋十大名将(汉代恒山改名常山的关键人物)(1)

《北岳府君之碑》

《汉书·郊祀志》载,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颁诏,确定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为避汉文帝刘恒讳,把恒山改名常山。既然恒山是汉宣帝改名为常山的,那为什么又和汉文帝时期的官员宋昌有了关系呢?容我细细道来。汉文帝刘恒生于公元前202年,死于公元前157年),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公元前196年,汉高祖镇压了陈豨叛乱后,封8岁的刘恒为代王,建都于晋阳(今山西太原)。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吕家子弟掌握朝廷军政大权。刘邦共有八个儿子,吕后仅生了一个,即惠帝刘盈。在惠帝刘盈去世后,吕后临朝称制,分封诸吕为王侯,实行专制。为了使自己长期掌握政权,对刘邦其他的儿子们大开杀戒,吕后共害死了四个。刘邦的大儿子刘肥最后未被陷害,得以善终。吕后最后死时,刘邦的八个儿子只剩下了刘恒和刘长。刘恒是当时刘邦在世的最年长的儿子,且只有23岁,属于春秋鼎盛的年纪。

在刘邦的众子中,刘恒是最不引人注目的一个,也是最幸运的一个。这和他的母亲有关。刘恒的母亲薄姬是吴(今江苏)人,秦朝末年,魏豹自立为魏王,纳薄姬为妾。楚汉战争初期,魏王豹被韩信、曹参打败,薄姬也成了俘虏,后被送入织室织布,而魏豹被刘邦派去守荥阳,后被刘邦为除后患安排手下周苛杀了。刘邦见薄姬有些姿色,就纳入后宫。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她生下刘恒,也就是汉惠帝刘盈之弟。但刘恒出生后,薄姬却遭到刘邦的冷落,地位一直是“姬”,没有升到“夫人”,所以,刘恒从小就做事小心,从不惹是生非,给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宋昌是西汉初界休县(今介休市)人,西汉开国功臣之一,咱们的山西老乡。《史记索隐》记载:“东观汉记宋杨传宋义后有宋昌。又会稽典录昌,宋义孙也。”据此知道,宋昌是秦末农民义军楚上将军宋义之孙,宋襄之子。秦末时期以家吏跟从汉高祖刘邦在山东起义,官都尉。汉朝建立,担任代王刘恒的中尉。

宋十大名将(汉代恒山改名常山的关键人物)(2)

电视剧《大风歌》 赵冬柏饰演的宋昌

《史记·孝文本纪》记载了代王刘恒获得帝位的事迹。高后八年(前180)吕后死,诸吕欲发动叛乱夺取刘氏江山。汉朝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派人去迎接代王刘恒。使臣到达,代王刘恒心有所疑,就此事征求左右大臣和郎中令张武等人的意见。张武等人议论说:“朝廷大臣都是当初高帝时的大将,熟习兵事,多谋善诈,他们的用意恐怕不止于此,这样做只是畏惧高帝、吕太后的威势罢了。如今他们刚刚诛灭诸吕,血染京城,此时来人名义上说是迎接大王,其实不可轻信。希望大王假托有病,不要前往,以便观察他们会有什么变化。”唯独只有中尉宋昌力排疑议,认为朝臣迎立代王出于诚意,用不着怀疑,完全可以回朝即位。他认为“群臣之议皆非也。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桀并起,人人自以为得之者以万数,然卒践天子之位者,刘氏也,天下绝望,一矣。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强,二矣。汉兴,除秦苛政,约法令,施德惠,人人自安,难动摇,三矣。夫以吕太后之严,立诸吕为三王,擅权专制,然而太尉以一节入北军,一呼士皆左袒,为刘氏,叛诸吕,卒以灭之。此乃天授,非人力也。今大臣虽欲为变,百姓弗为使,其党宁能专一邪?方今内有朱虚、东牟之亲,外畏吴、楚、淮南、琅邪、齐、代之强。方今高帝子独淮南王与大王,大王又长,贤圣仁孝,闻于天下,故大臣因天下之心而欲迎立大王,大王勿疑也。”这番话的意思就是吕氏不得人心,天下归心于刘家,代王刘恒应该前往长安即位,最后刘恒采纳了宋昌的意见。

为了以防万一,代王刘恒在向长安进发的过程中一步步小心从事,深怕中了计。先派舅舅薄昭到长安探听虚实,周勃向薄昭表达了大臣们迎立代王的诚意。薄昭回报后,代王刘恒对宋昌说:“果如君言,不须多疑。”随即备车马启程回朝。代王命宋昌担任随车的参乘,张武等六人也乘驿车随同前往长安。行至距长安十里的高陵,代王又生疑虑,停止行进,又派宋昌驱车前去长安观察情况有无变化。宋昌毅然前去,乘车行至渭桥,见丞相以下官员均夹道迎候,当众宣告代王将至,令群臣准备迎接。又返回高陵陪代王同行,诸大臣皆跪伏称臣,代王下车答拜。这时,周勃请代王单独密谈。宋昌对周勃直言道:“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无私!”周勃为宋昌之言感动,便当众取出天子玉玺奉献给代王,代王谢受,后一同回长安。于当晚进入未央宫,清除吕氏残余势力。次日,汉文帝即位,对宋昌委以重任,授官卫将军,统领南北军。次年四月,晋封壮武侯。景帝时,因过失受罚,降爵关内侯。

汉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当时百姓富裕,天下小康。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被合称为文景之治。汉文帝的庙号是太宗,西汉有庙号的皇帝只有四个,庙号是只有有重大功绩的皇帝才有,所以也从一方面证明汉文帝的卓越才能和历史功绩。当初如果不是宋昌据理力争,汉文帝不敢进京,那么历史会否重写呢?没有汉文帝又哪里有为避汉文帝刘恒讳将恒山改为常山这回事呢?所以,宋昌作为汉文帝登基的功臣,自然和恒山改为常山有重大关系了。

作者:杨新儒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立即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