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取向发生变化有什么征兆吗(那些真正影响性取向的因素)

多年以来科学家一直在寻找着产生同性恋的原因,他们研究了同胞因素和某些基因对性取向的影响,然而新的研究指出,他们的研究过程受到了性取向判断方法以及政治活动的干扰。

50年来,同性或双性恋者在一些国家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政治权利,而在另一些国家则受到了排挤和边缘化。在许多地方,对同性或双性恋者的政治和民间支持取决于同性恋的成因和后果,这使得相关的研究变得举足轻重。

该研究结果发表在《公众心理学》杂志上,研究者在文章中称:“个体对于性取向的政治态度通常与他们对性取向成因的看法有关。”

对此持支持态度的人通常相信性取向是非社会因素造成的,比如基因。持否定态度的人通常相信同性恋是社会因素造成的,比如过早的性行为和对同性恋文化的认同。

文章中来自7所大学的专家继续称:“相比性取向的成因,人们更关心的问题是性取向是否是主动选择的。”

性取向发生变化有什么征兆吗(那些真正影响性取向的因素)(1)

2%到11%的成年人2%至11%的成年人自述体验过同性感情,但该评论说性取向研究应考虑采取更多的措施而不是仅仅依靠自述。上图为2013年调查的性取向的平均分布情况。

他们相信,各种不同的生物性因素,包括产前荷尔蒙和某些基因特征,可能共同决定了人类的性取向,而不是某个单一的原因。

有一个观点非常有趣,即同性恋可能是由于男性在未出生时受到免疫攻击造成的。该观点由多伦多大学的精神病学教授Ray Blanchard于2001年第一次提出,他提到了“兄弟顺序效应”,即某个男性的哥哥越多,他成为同性恋的可能性越大。

然而,这个效应说并不适用于拥有姐妹或弟弟的男性。

性取向发生变化有什么征兆吗(那些真正影响性取向的因素)(2)

男性胚胎在Y染色体上携带有称为“H-Y抗原”的男性特有蛋白,他认为某些该抗原可能会影响男性的性取向。

由于母体内并没有H-Y抗原,这可能会触发母体产生针对H-Y抗原的抗体使之无法正常工作,从而无法打开胚胎大脑内的“直男”开关。

根据先前的研究,性取向一定程度上受到基因因素的影响,因此是可遗传的。从进化角度来看,这一观点是有问题的,因为同性恋者通常极少产生后代来遗传他们的基因物质。

他提出,母亲每生1个儿子,该效应就越发强烈。独子的同性恋概率仅为2%,但如果某个男性拥有4个哥哥,那么这一概率则上升至6%。

而本月一项研究声称,大约半数异性恋男性和女性携带潜在所谓同性恋基因,并且可以传递给下一代。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同性恋能够存在于整个人类历史,即便男同性恋者通常极少产生后代来遗传他们的基因物质。

乔治亚州伊利亚州立大学的研究者使用计算机模型得出这一结论,该计算机模型考虑了基因特征的多个方面、同性恋男性来自较大家庭的倾向以及其他的因素。

该研究发表于斯普林格出版社的杂志《性行为学档案》。然而,该研究并没有发现任何与同性恋有关的特定基因。

该评论文章说,由于社会变得更加宽容,承认自己是同性恋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多。

“同性恋并没有因为社会宽容而增多,而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表达(行为上和公开承认),”他们写道。

该评论文章第一作者、西北大学的J Michael Bailey说:“性取向是重要的人类特征,我们应该抛弃恐惧和政治限制来进行研究。”

各种不同的生物性因素,包括产前荷尔蒙和某些基因特征,可能共同决定了人类的性取向,而不是某个单一的原因。科学证据表明生物学和非社会环境因素共同影响了性取向。

版权声明

蝌蚪五线谱编译自dailymail,译者底格里斯鱼。如欲转载请关注账号后直接回复“转载”,按照要求转载即视为获得授权,否则一律举报。

性取向发生变化有什么征兆吗(那些真正影响性取向的因素)(3)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带你领略科普的世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