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歌高潮(青未了大风歌)

大风歌高潮(青未了大风歌)(1)

那个时候,我还被叫做汤圆,又或是刘圆圆,至于毛蛋儿这个极具诙谐趣味性的乳名,除了村中的邻里亲友,其他人一概不知,同时我亦难以启齿。

如果可以重回那个年少时代,我宁愿一无所知。

我所有称得上五彩斑斓的往昔记忆大部分都停留在中学时代,那曾像是常一、阿冰我们每个人眼中的江湖,里面承载了我们所谓的恩怨情仇。

自从常一在邻村瓜农地里留下我的名字后,我们开始渐行渐远。而那年,我六年级。

我在陈老师写给我爸的寄语中,带着乖学生的称誉顺利延续到中学时代。

……

2011年,初中一年级,我爸买了一辆海马商务汽车,本以为我能自此告别敞篷农用三轮车的颠簸震跌,可没想到,它依旧贯穿了我的整个青春时代,那掺杂芳香化合物的机车尾气,弥漫在校与家的往返之路,经久不散。

也正是那一年,我迎来了所谓的人生初恋。

在一次月考,王璐坐在我前桌,我目睹了她的面容,便被深深吸引。我搞不清喜欢一个人的根本原因,就像喜欢一本书一样,或是因为它的封面精美,也可能是它的名字动人,又或是它的内容摄人心魄。

我把数学、地理答案塞给她,赢得了她的好感,除了心动占据了我的所思所想外,就只剩下了遥不可及的自卑填满我的一心一念。

两天后的校园光荣榜公示,那个坐我前面的女孩,名列年级前三,而我遗落榜后。

虽然略带有喜剧般地捉弄与无奈,但是值得我嬉笑的是,我对祖国自然地理风光的认知开始崭露头角,在校榜上独占鳌头。

我把我对王璐的好感告知了坐我左边的女同桌赵依依,她二话不说,夺门而去,便把我的话译作“我喜欢你”甩给了隔壁班的王璐,十分钟的课下时间,铸成了我的纷华记忆,同时也为它刻上了精美的标签。

周五一起回家。我收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和王璐已经互写了不下十封“友情书”,里边裹挟着“爱”、“记忆永不褪色,永不相离”……那些浅显而又矫情无趣的字句,犹如大海的潮波,往来复还,风浪四起,把我们淹没在了海底深处。

我成了年级的风云人物,原因好似癞蛤蟆与天鹅的恋情,被人憧憬,也被人唾弃。

每当走过她的班级时,我如履薄冰,一股莫名的紧张与卑微感死死缠绕着我,我不敢抬头、不敢挺胸,双腿似乎被恶魂牵扼,走得极为缓慢,更不敢发出一丝声响……她和她的那些同班同学,好像无时无刻盯着我的侧脸,我的耳朵,我的脖颈、臂膀以及后背,我的恐惧也像是被他们一眼望穿,不留一丝隐秘。

我想,自卑终将跟随我的一生,无论是我叫毛蛋,还是李丹曾对我的美称“汤圆”,我终究是我,自卑也终究是我的自卑。

老爸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部电信小灵通,信号很强,话费也很便宜。那之后,我用项绳把它挂在脖子上,以防睡觉时被偷走。那里面有我和王璐的真言挚语。

风靡一时的阿尔卑斯糖,在那段记忆中留下了它弥足珍贵的影子,也正如王璐说的“爱你一辈子”,朝朝暮暮,如影随行,惊艳了我们所处的那段岁月。

所有的幻想与纯真,到头来也终究是南柯一梦。

她在我生日那天送给了我一个笔记本,那里面写着一段话。我不感动,也不悲伤,而是深深的罪责。

我带着罪责感活在老爸的眼下,我不敢吐露心迹,不敢曝于言行,像是被追捕的罪犯,一边落荒而逃,一边绝境谋生,但不管怎样,那深重的恶行终究挥之不去。

我在她生日当天送给她一个音乐盒,癞蛤蟆用尽所有力气而触及的那片天空,写下了她的名字。

展洪是我的后桌,关于他的深刻记忆多停留在我和他相提并论的时刻,他喜爱的女生刘格,在他写下了十多次的情书后,告诉他“宁可与刘源共处一室,绝不和展洪相视一眼。”

我以为我是被宠爱的那一方,我的卑微之心似乎被浇灌了灿烂温热的光,绽放出姹紫嫣红的花丛,让人流连忘返。

当我醒悟过来时,才发现虚荣心的可怕之处。当我和展洪一同被提起之时,便显示出了我的低劣。可想而知,我们本无差别,也更无足轻重。而我想,我和王璐,也真正成了所谓的云泥之别。

欢子和郑源的歌是那个时代的象征,《心痛2009》《我们回不去了》《还好吗》《包容》……似乎张扬着人们的心声。

对情感没有任何理解的我也开始随波逐流,犹如跳梁小丑,在戏剧大家面前班门弄斧。我把MP3里载入他们的歌,送给王璐,她很开心。

后来,我喜爱上那里面的《有一种爱叫做放手》《但愿少爱你一点》,同样不是因为理解,而是单纯的热爱优美动人的旋律,无一例外。

倘若有人问起我,爱是什么?我只有无奈地摇头。那个年代里,支配着我所作所为的仅仅是好奇之心。

初一下半期,开学当天,我给王璐写了一封信。从此我们相识不相认,她的闺中密友李丹以及孟池等人多次围堵,讨要我的说法。

我不敢言,因为我从来都不懂所谓情感,我们连友情都琢磨不通的年少时代里,这些无一不是徒有虚名。

有一次,我听到一些风声,学校的高年级小混混要找我的“麻烦”,但过了好久,我依然平安无事。后来,王璐的好友告诉我,我之所以安然无恙,是因为她向那些小混混缴纳了所谓的“保护费”。

初三那年,学期过半,王璐下学跟随她的父母南下务工,从此我们断了所有联系。

我沿着多数人的轨迹,步入大学,而她早早结婚生子,我们的人生轨迹从年少时代里的断点交际开始,便日复一日,渐行渐远。

大风骤起,如歌如乐。十多年后,我掀开这些稚嫩的记忆,那里面散发着数不尽的气息,柔情、迷蒙、忧虑……

回忆,没有尽头,像一川草原,遥远得漫无边际,亲切得如影随形,我重拾的过去,我努力地分清了它们的界限,是回忆而不是怀念。

【作者简介】刘源,河南南阳人,眼科医生,偏爱文学。

最喜爱的文学作者:太宰治、加西亚·马尔克斯

壹点号 边缘文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