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出身大富之家的姑娘)

袁隆平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出身大富之家的姑娘)(1)

一边是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子,一边是饱受饥饿折磨的祖国家园,作为袁隆平的母亲,她的人生有太多的纠结,但是作为袁隆平最坚实的后盾,她不仅给予了袁隆平生命,也教会了他对世界的认知和对科学的崇敬,她是一位普通母亲也是当之无愧的国士之母。

童年历史

1930年北京协和医院迎接了一个胖娃娃——袁隆平,此时此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饥饿历史,社会动荡,兵荒马乱,经济也出现了大危机,种种原因的加持之下,粮食变成了十分紧缺的物资无数的人都因为饥饿而死。

江淮大水灾、哈尔滨大水灾接连发生,每逢天下饥荒,粮食已不能用升斗来量,连黄豆、豌豆都被穿成串儿来卖,想想那粮食有多金贵,只有有钱人才能买得起。

袁隆平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出身大富之家的姑娘)(2)

然而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胖娃娃,将来会成为中国无双的国士,也会成为解决全世界人民饥饿问题的重要人物。

袁隆平渐渐长大了,他对自己的家族历史并不是很了解,只是从自己家亲戚整理的家族历史中知道,自己先祖在明代便已在江西德安县城南郊坡上的青竹畈落脚,那是庐山脚下的一片田野。

而“畈”之本义,就是成片的田地,袁家世代务农和土地有着斩不断的联系,后来随着一代又一代打拼,他的父亲成为了一名大学校长。

在袁隆平的记忆里,他在很小的时候,也曾过过一段安定的生活,那个时候,他的父亲袁兴烈和母亲华静都在学校里面工作,家庭稳定,收入丰厚,他有着无忧无虑的童年和宽大舒服的房子。可是没过多久,因为社会的动荡他们一家人被迫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袁隆平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出身大富之家的姑娘)(3)

袁隆平一家人来到了汉口,在这里他们能够勉强过上安定的生活,但是家中的一切收支都由父亲一个人勉强支持。让袁隆平感到印象最深的就是父亲从天津带回来的一颗一颗晶莹剔透的白色大米,和他们平时吃到的大米都不一样。

从外地赶来的父亲,会特别得意地问家里的孩子:“这个大米是不是特别好吃?”然后又兴致勃勃地向孩子们介绍鱼米之乡,鄱阳湖。

能吃上一碗香喷喷的大米饭对于那时的家庭来说,已经是一种很好的情况了。或许从这个时候开始,袁隆平就对大米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当然,这时的袁隆平也不过刚刚懂事,并不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不过在汉口的生活,其乐融融,十分幸福,虽然日子比较清苦,但是父亲踏实能干,母亲也从来不会因为家庭条件而对孩子发火。

真正能让这个家庭充满欢声笑语的也只有母亲。那位一天到晚系着围裙、戴着袖套操持家务的家庭主妇,不但讲得一口流利的、字正腔圆的英语,还时常忙里偷闲地捧起一本尼采的著作读得津津有味。

闲下来的时候,华静会教袁隆平读尼采的哲学书,或许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袁隆平通过读书对事物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为他后来坚持自己的研究做出了精神铺垫。

袁隆平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出身大富之家的姑娘)(4)

后来袁隆平的父亲也很早就去世了,华静——这位曾经的富家小姐,年纪轻轻就守了寡,还要拉扯自己的孩子,但是她很少像一个怨妇一样总是赌咒抱怨,更多的时候,华静在袁隆平心中的印象是坚韧,朴素又温柔的。从母亲的身上,袁隆平看到了和父亲一样的乐观和坚强,这样的品质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袁隆平的性格。

立志从农

袁隆平六岁那年,母亲华静带他来到农村的果园中郊游,这是袁隆平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受到这些活生生的植物,和货架上摆放的商品不同,这些植物生长在地里,汲取着土里的养分,虽然沉默的待在土地上,却有着一种别样的生机。

对这一切都感到十分新奇的袁隆平,好奇地摸了摸果园的枝丫,他似乎感受到了汹涌的生命力,同时心里对植物生物也埋下了兴趣的种子。

“我们餐桌上的粮食是土地里长的,身上的衣服也是土地里长的棉花做的,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袁隆平听到了母亲的这番话,突然之间涌起了一股强烈的归属感,仿佛之前所有的追寻都有了一个答案,而土地成为了他心中最伟大的自然,让他默默的坚定了自己内心的信念和理想。

袁隆平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出身大富之家的姑娘)(5)

袁隆平渐渐长大了,他的学习成绩很好足够让他上不错的学校,按照他父亲的意愿,他更希望儿子能够成为一个大官,升官发财,拥有一个好的仕途不在话下。但是母亲华静却敏锐地察觉到了儿子不一样的兴趣爱好。

或许在当时的社会从事农业并不是一项光荣的工作,但是华静很能理解袁隆平的爱好和梦想,她也十分坚定的支持自己的儿子,能够选择自己热爱的事业。这份豁达和无条件的支持让袁隆平有了底气,也间接性地为将来的中国塑造出了一位能够改变世界的科研学士。

1949年,袁隆平听从自己内心的想法,报考了西南农业学院,从此以后,城市里的宽敞,舒服和干净明亮,和袁隆平再也没有关系,陪伴他的是一日复一日的烈日,是繁杂又粗重的农活。在西南农学院顺利毕业之后,袁隆平接受全国统一分配成为了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的一名老师。

袁隆平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出身大富之家的姑娘)(6)

这个地区的条件比其他地方都恶劣,而且还特别偏僻,虽然环境很支持自己的儿子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但是考虑到路途和环境的问题,还是十分担心。可是即使前方有再多的困难也不能够阻挡袁隆平的决心。

华静无不担心的对袁隆平说:“孩子,你去了那里,是一定会吃苦的!”但是袁隆平并不愿意反悔,相反,他很认真地和华静讨论起粮食对于中国的重要性,他说“我是从战乱和饥荒中走过来的……战争也教我从小懂得了一个道理:弱肉强食。要想不受别人欺侮,我们中国必须强大起来!”

袁隆平甚至还和母亲回忆起了他小的时候在汉口的岁月,在汉口有一个神农洞,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前来祭拜神农。那个时候,小小年纪的袁隆平并不知道神农到底是谁,只知道这位传说中的神农格外的受人尊敬,就连佛祖和菩萨的信客也不如他多。

袁隆平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出身大富之家的姑娘)(7)

后来母亲告诉他,神农不仅是五谷之神,也是医药之祖,神农也是中国的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位用农业生活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伟大人物。从那个时候起,神农身上的神秘色彩以及他身上为民造福的品质就深深镌刻进袁隆平的脑海中,从事农业也成为了袁隆平最初的梦想和追求。

华静知道自己无法再劝说自己的儿子回心转意,她又是担忧又是害怕,最后她决定为了儿子的身体健康,她要跟随袁隆平一起去湘西的雪峰山。袁隆平听到了母亲的决定十分诧异,母亲从小就生活在城市里,对农村条件肯定有诸多的不适应,他并不愿意自己的母亲去乡里面受这样的苦楚。

但是母亲说:“我劝不动你,你也劝不动我。”让袁隆平知道母亲的心意已决,就和自己的母亲一起去了山上。山上的条件极其恶劣,但是袁隆平仍然兴致勃勃地做着各种番薯的实验。

但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十分残酷,农业实验并不像袁隆平想象的那样简单,相反这种研究经历的时间长,过程也很精妙,经过了好几次的实验,袁隆平所种植的番薯都以失败告终。

袁隆平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出身大富之家的姑娘)(8)

面对儿子的失败,华静并没有表现出不满意或者是指责,她只是云淡风轻的对袁隆平说了一句:“失败是成功之母。

袁隆平瞬间就有了继续研究的勇气,的确,真正的成功会经历很多次失败,这一点小小的挫折又能够算什么呢?正是这一句话,让袁隆平在接下来的研究中鼓足了勇气,也格外的有耐心,最终才获得了成功。

1960年的时候,袁隆平十分意外地在他的水稻田里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水稻,普通的杂交水稻都要通过花粉的自然传授才能够结出粮食,但是天然的杂交水稻不仅十分稀有,而且属于天生的雄性不育株,如果能够把这样的技术运用到水稻的种植中,不仅可以大大的提升水稻的产量,还可以改变现有的水稻种植方式。

发现了一番新天地的袁隆平瞬间感到,在粮食的研究方面似乎有了新的天地,如果这项实验被成功的研究出来,那么将会是一个改变世界的壮举。于是从1964年开始,袁隆平就和自己的手下,在水稻杂交田里进行水稻的杂交培育实验。

一个水稻田里大概有好几万株水稻苗,为了确保实验的真实性,客观性,严谨性,他们把这好几万株水稻苗进行一一筛选,一共只挑选出了六株天然雄性杂交水稻,并且利用这六株继续进行实验。

袁隆平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出身大富之家的姑娘)(9)

袁隆平想或许通过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法途径来培育杂交水稻,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把自己所做的研究写成论文发表到了《科学通报》上,立刻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和重视。

他十分高兴,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并且更加坚定的想要完成自己杂交水稻的梦想。然而还没有等他研究成功,更大的挫折就接踵而来。

国士勋章

由于中国政治原因,像袁隆平这样的科学院是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不仅如此,他和手下辛辛苦苦种植的一片杂交水稻,还被别人故意破坏。面对这样的场景,袁隆平心痛不已,好不容易才在晚上的时候,趁着夜色从水井下抢救出了五颗水稻苗,偷偷地继续进行实验。

袁隆平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出身大富之家的姑娘)(10)

由于实验进行得不顺利,袁隆平又从新的方向开始思考杂交水稻的过程,他跑去了云南,从云南引进了一种新品种的水稻,想把他们的性状基因融合在一起,融合他们的高品质特性,培育新的水稻。这些年里,袁隆平一直坚守在田地中,像一位普通的农民一样,守护着他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不知道的人只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农户。

袁隆平秉持着坚持的信念经过了长达十几年的研究终于在1975年的时候,正式研究出了杂交水稻,次年,产量比普通产量高出很多的杂交水稻被迅速推广普及,如今每个人的餐桌上都能够实现吃白米饭的梦想。

研究成果的突出贡献让袁隆平一瞬间声名鹊起,一时间他需要开很多项研讨会进行科研发表,这个时候,他的母亲华静从小教给他的英语,又派上了用场。

在进入农业工作之后,袁隆平并没有觉得英语是一项多么重要的学科,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为了找到更多有深度的资料,袁隆平会选择找到外国资料自己阅读,强大的英语基础,让他有了一定的翻译能力,也加快了他研究的速度。

袁隆平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出身大富之家的姑娘)(11)

杂交水稻这项技术带给了中国农业质的转变,也让中国有了新的风气,正因为如此,袁隆平被授予了“共和国勋章”,成为了新中国建立期间有着突出贡献的伟大人物之一。而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提到最多的就是自己的母亲,如果不是自己的母亲和支持,以及后期的无限包容,或许就不会有今天的袁隆平。

像袁隆平感谢自己的母亲那样,中国的所有人民也感谢着袁隆平。2021年5月21日,袁隆平因病去世,举国哀悼,哭声震天,这位医生都奉献给了农业的科研学士始终秉持着母亲交给他的做人的道理。他是华静的骄傲,也是中国的骄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