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中的周围式理论(墨菲定律第八章)

路西法效应:好人真的好,坏人真的坏吗?

米尔格伦实验:所谓“良知”,底线有多坚固?

破解囚徒困境:引入反复博弈,化被动为主动。

智猪博弈:多劳多得,少劳也不少得。

斗鸡博弈:最坏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枪手博弈:决胜负不一定要靠实力。

带着智慧的大脑,带着好奇求知的欲望,我们开始第八章的阅读,看看人生之路上的博弈智慧。

路西法效应:好人真的好,坏人真的坏吗?

墨菲定律中的周围式理论(墨菲定律第八章)(1)

斯坦福监狱实验证明了一个道理: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善人,也没有绝对的恶人,善与恶同时潜伏在人性深处,在不同的环境中轮流出场。这就是“路西法效应”。这个实验明确告诉我们,没有什么好人和坏人,只有“表现得像好人的人”和“表现得像坏人的人”。不要以为自己面对的是个“好人”就疏于防范,或许,换一个环境,“好人”拥有了可以恣意施暴而不受惩罚的权利,他立刻就会化身为魔鬼。一旦我们对某人给予了绝对的信任,就等于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那个随时会苏醒的“路西法”。

米尔格伦实验:所谓“良知”,底线有多坚固。

墨菲定律中的周围式理论(墨菲定律第八章)(2)

米尔格伦实验充分证明了,那些参与屠杀犹太人的纳粹分子并不是天生残忍,他们只是接到上级命令,并执行了命令。同样,他们心中毫无负罪感,因为他们只是在执行命令而已。在米尔格伦实验中,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阴暗的一面:在极端情况下,人类所谓的良知居然如此脆弱,甚至不需要通过威胁或者利益诱惑,只需要一道无可置疑的命令,就可以让许多人放弃对善恶的判断和对良知底线的坚守。

破解囚徒困境:引入反复博弈,化被动为主动。

墨菲定律中的周围式理论(墨菲定律第八章)(3)

囚徒博弈,是利用了人性中的极度自私,在单次博弈中逼得人不得不放弃最优解而去追求避免最坏情况发生的次优解。而它的破解之道就是引入重复博弈,通俗地讲,就是这次博弈之后,博弈双方还将继续发生别的关系。

智猪博弈:多劳多得,少劳也不少得。

墨菲定律中的周围式理论(墨菲定律第八章)(4)

智猪博弈给我们的启示是,作为竞争中的弱者应该讲究竞争策略,看准时机以逸待劳。在残酷的企业竞争中,小企业要想生存,就得学会等待时机,当大企业花费巨额投资探索出商业模式后,小企业趁机模仿跟进,这就是所谓的“搭便车”。在智猪博弈的影响下,大企业为防止小企业多吃多占,唯一的办法就是占据先发优势,在小企业还没有来得及作出反应之前,迅速占领市场的垄断地位。

斗鸡博弈:最坏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墨菲定律中的周围式理论(墨菲定律第八章)(5)

现实中,我们常会见到这样的事,双方争斗,各不相让,小事变为大事,大事转为祸事,最终导致问题不能解决,落得两败俱伤的结局。其实,如果采取较为温和的处理方法,先退一步,待时机成熟,再采取合适的措施以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么结局就可能会好很多。可见,退却有时候是进攻的第一步,以退为进,由低到高,才是最稳妥的制胜之道。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需要有进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枪手博弈:决胜负不一定要靠实力。

墨菲定律中的周围式理论(墨菲定律第八章)(6)

在多方对决中,一决生死并非唯一的解决之道。并且,克敌制胜的因素也绝非仅限于实力。懂得合作,尤其是懂得在对比实力后找到潜在的合作盟友,有时才是真正的制胜之道。

好了,第八章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感谢书友们的陪伴,如果你生活中有对这些博弈的运用,欢迎写下来复盘,写在屏幕下方,我们一起探讨,一起成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