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风琴双音技巧(手风琴手腕技巧)

在许多著名的钢琴入门教本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那就是它们差不多都是从非连音开始进入演奏技巧学习的。最初弹奏这些简单的非连音主要不是依靠手指自身的独立性,而是依靠腕关节为核心的手臂整体放松自然的上下挥动。这不是简单的方法问题,而是凝结着无数前人经验结晶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原则。这样做不仅是因为初学者缺乏手指独立按键的基本能力,需要在手腕的帮助下才能进行初步的触键训练,更重要的是演奏技巧包括手指技巧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手臂各关节特别是腕部放松协调的基础上。

在手风琴演奏技巧中,手腕技巧的重要性同样是难于估量的,手风琴触键技巧的入门训练同样应该从手腕开始。但令人遗憾的是,有的手风琴教程并未认识到手腕技巧入门的意义,开篇只讲演奏姿势、触键手型,却只字不提手臂特别是腕部的放松;有的教师机械地理解低指位触键的意义,学琴伊始就让学生手指贴键练连音;还有的教师甚至在初学者手臂十分紧张的状态下要求他们进行高抬指练习……这些作法十有八九会使学生的手腕变僵,而且以后也极难校正。因此,对手腕技巧的理论研究和训练方法应该给予足够的注意。

手风琴双音技巧(手风琴手腕技巧)(1)

由于左手腕在手风琴演奏中所处的位置限制了它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方式,所以,手风琴演奏中所谓手腕技巧,通常主要是对右手而言。

探讨手腕技巧的功能和方法,首先必须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无可讳言,对手腕技巧片面化、狭隘化的认识至今仍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它严重地妨碍着手腕技巧训练的广度和深度。许多人所理解的手腕技巧,仅仅是指演奏诸如〖西班牙斗牛士〗、〖快乐的罗嗦〗等乐曲时那样的手腕快速上下运动,其实这只不过是手腕技巧的一种形式而已,广义的手腕技巧在手风琴演奏中可以说无处不在。手腕不仅是具体演奏技巧的执行部位,还是沟通大脑演奏指令与手指具体按键动作之间的“交通枢纽”, 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腕关节的缓冲功能,能够有效地消除触键动作引起的大部分反冲力,使演奏动作得以平稳进行。手臂乃至整个演奏器官的放松、协调和灵活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腕是否经常处于良好的状态。

由于机体的补偿功能,手腕功能有时可以通过其它部位(小臂和肘关节等)的运动部分得到替代,所以有些演奏者在手腕技巧没有根本解决的情况下也能达到一定的演奏水准,但那是以相当的低效率作为代价的,其发展是有限而得不偿失的。

在强调手腕技巧广泛性的同时还必须纠正对手腕的滥用。从宏观上来看,手风琴演奏是一项需要全身心投入的活动,身体任何部位都不能说与演奏无关。但就具体的触键技巧而言,手指和手腕才是演奏动作的主力军。这是符合人们活动中这样一条普遍规律的:即越是接近肌体末端,动作的频度就越高,活动的范围就越大。任何一次触键运动都主要由手指和手腕根据实际情况承担不同的动作份额,有时以手指为主,有时则以手腕为主,其动作比例以适用方便为转移。在肌体放松、动作协调的情况下,这种比例一般会在本能的作用下恰如其分地自动分配。在大多数触键动作中,手指依靠指掌关节的活动独立按键,手腕只是负责重心的移动和运动方向、距离的调节。初学时,由于学习者缺乏必要的手指独立性,在技巧熟练者看起来那样轻而易举的手指运动,他们做起来都会十分艰难,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借助手臂的挥动来带动手指触键是正确而必要的。这就是强调手腕技巧入门重要性的基本原因。但有的学习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手指独立性,却在本该用手指为主按键的部分,仍然用手腕甚至整个胳膊的上下晃动来带动每个手指按键,这不仅显得笨拙费力,而且会破坏句子的完整性和流畅性,对手腕和手指技巧的发展也是有害的。

作者:王朝刚教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