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父母不会沟通:父亲讹人儿子寻求帮助

俗话说“家丑不出外扬”,尤其是儿女嫌弃父母的不是,更是被视为不孝,不但老人会被耻笑,连子女自己都感到羞愧。

但最近有一个小伙子在大庭广众之下揭自己父亲的老底。

小伙子说,发现自己和父亲的价值观相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而立之年的儿子在大庭广众之下掀父亲的老底?

樊登父母不会沟通:父亲讹人儿子寻求帮助(1)

这位小伙子说,父亲特别爱占小便宜。

家里有一辆车,停在小区内被人撞了一下,小伙子的父亲认为应该要去狠狠的敲人家一笔。

樊登父母不会沟通:父亲讹人儿子寻求帮助(2)

不久后,家里的车子又在小区被刮损了,其父亲说:“要不我再去敲几百块钱回来?”

樊登父母不会沟通:父亲讹人儿子寻求帮助(3)

对父亲的行为,小伙子感觉和自己的价值观格格不入。

而小伙子还说,父亲在家里指挥欲望比较强,如果事情做不好,就会对人大吼大叫,特别影响家庭的和睦度。

无奈之下,小伙子只好向老师求助,应该怎么样做才能处理好父亲的问题。

然而樊登老师的回答有些出人意料:

“就这样吧”

“你只能笑呵呵的跟他聊”

“这还能怎么着”

“算了吧”

樊登父母不会沟通:父亲讹人儿子寻求帮助(4)

咋看之下,樊登老师的回答同样包含无奈,但樊登老师接下来的一段话值得引人深思。

樊登老师引用了孔子的一句话: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的这句话是阐述孝举的,有两个意思:

  • 一种认为是人能养活人,犬马也能养活人,人如果对父母不敬,和犬马养活人没有区别了
  • 一种认为是人赡养父母,也畜养犬马,如果作为晚辈对父母不敬,那就和畜养牛马没区别了

樊登老师认为,单纯养活老人不能称之为孝,儿女是不是能和颜悦色的跟老人家说话,这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孝”的标准。

确实,如果从为人子女的角度上来看,我们很难以改变老人的一些问题,这是他们深植他们内心,伴随他们一直成长至今,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

如果要做到和颜悦色地和老人说话,就需要学会包容老人的不足之处。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