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五大奇人(民国狂人排行榜)

辜鸿铭,字汤生,号立诚,自称慵人、东西南北人。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多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

泰戈尔和辜鸿铭一起获得诺贝尔奖提名,泰戈尔胜出,但辜鸿铭始终瞧不上他。泰戈尔访华,学人踊跃迎迓,唯辜鸿铭闭门谢客。他认为泰戈尔不懂《易经》,因此也不懂东方文化的精微之论,不如回印度整理诗集。

民国时期的五大奇人(民国狂人排行榜)(1)

辜鸿铭

年轻的胡适从美国回到中国,就任北京大学教授,正意气风发,辜鸿铭却批评他所持乃美国中下层的英语,并言:“古代哲学以希腊为主,近代哲学以德国为主,胡适不懂德文,又不会拉丁文,教哲学岂不是骗小孩子?”

章太炎

章太炎,浙江余杭人。后易名为炳麟。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著述甚丰。

有人问章太炎:“先生的学问是经学第一,还是史学第一?”他朗笑三声,答道:“我是医学第一。”

章太炎一生自负,至死依然。其临终遗言是:“朴学从此中绝矣。”

章太炎在《台湾日日新报》任编辑时,常有读者向报社反映他的文章怪字僻典太多,读起来很吃力。主编委婉地向他提出意见,他说:“世人之知不知,解不解,我不能管得。吾只患吾文之不善,苟文善,自会有人知之。请勿问!”

民国时期的五大奇人(民国狂人排行榜)(2)

刘文典

刘文典,祖籍安徽怀宁。现代杰出的文史大师,校勘学大师与研究庄子的专家。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国立安徽大学校长、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

刘文典用了多年时间潜心研究庄子。1939年,他终于出版了《庄子补正》,陈寅恪作序,刘文典顿时身价倍增。一贯恃才自傲的他也以国内有名的庄子研究专家自称,他每次上课讲《庄子》,开头第一句总是说:“《庄子》嘛,我是不懂的喽,也没有人懂!”

西南联大时,曾有人向刘文典问起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大发感慨,口出狂言说:“古今以来,真懂《庄子》者,两个半人而已。

第一个是我刘文典,第二个是庄周,另外半个嘛……还不晓得!”刘文典曾讲元好问、吴梅村诗,讲完称:“这两位诗人,尤其是梅村的诗,比我高不了几分。”

黄侃,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先驱、著名语言文字学家。人称他与章太炎、刘师培为“国学大师”,称他与章太炎为“乾嘉以来小学的集大成者”“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一次,黄侃见着胡适说:“你提倡白话文,不是真心实意!”胡适说:“为何?”“你要是真心实意提倡白话文,就不应该叫胡适。应该叫“到哪里去”!”

民国时期的五大奇人(民国狂人排行榜)(3)

黄侃

还有一次,黄侃在课堂上讲文言文的高明,讲着讲着,就想起了胡适,说:如果胡适的太太死了,他的家人打电报得这么说: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总共十一个字,要是用文言文,四个字就够了:妻丧速归,省了三分之二的电报费。

黄侃去访王闿运,王是当时的文坛领袖,他对黄侃的诗文激赏有加,不禁夸赞道:“你年方弱冠就已文采斐然,我儿子与你年纪相当,却还一窍不通,真是盹犬啊!”黄侃听罢美言,狂性立刻发作,他说:“您老先生尚且不通,更何况您的儿子。”

陈独秀上任文科学长那天,校长蔡元培和钱玄同、沈尹默陪他走进教师休息室,与等候在那里的文科教授员工见了面。众教授碍于校长的面子,还算客气。但未等蔡元培介绍完陈独秀,突然有一人破门而入,众人一看,是章门众弟子的大师兄黄侃。他见满屋子人在欢迎新上任的文科学长陈独秀,便不屑地怪笑道:“好热闹,区区一桐城秀才,何须如此劳师动众!”话音未落,即转身拂袖狂笑而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