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梨帐中香起源(大周后制的鹅梨帐中香)

鹅梨帐中香

清|甜|梨|汁|香

鹅梨帐中香起源(大周后制的鹅梨帐中香)(1)

相传,鹅梨帐中香是李煜曾经钟爱的大周后娥皇所制,代表了夫妻二人的绵长情谊。

李商隐曾写:“舞鸾镜匣收残黛,睡鸭香炉换夕熏”。到了夜晚,古人在床帐中焚熏助眠的香品。这种香,便是“夕熏”,又叫“帐中香”。

鹅梨帐中香起源(大周后制的鹅梨帐中香)(2)

与气味浓郁的化学线香不同,这里的这根“鹅梨帐中香”,出身不凡。

相传,此香为南唐后主李煜夫人周娥皇所制,代表了夫妻二人的绵长情谊。最早在唐代冯贽的《南部烟花记·帐中香》里被提及:“江南李主帐中香法,以鹅梨蒸沉香用之”。

鹅梨帐中香起源(大周后制的鹅梨帐中香)(3)

如今,制香遵循古方古法,选用木梨、蔷薇水、沉香、檀香等十几种纯天然香材,纯手工熬制。

小小一根线香,气味淡雅悠长,带着梨汁之自然甜香,一呼一吸之间,调息养气,仿佛身临婉约风雅的南唐后庭。

闻之舒心,可舒缓心情,久久萦绕,更可安神助眠、减轻压力。

鹅梨帐中香起源(大周后制的鹅梨帐中香)(4)

初闻,带有梨汁的清甜,万般诱人。渐渐地,沉香、檀香的木香味散发出来,暗香浮动。

难怪流传千古、深受文人贵族喜爱,就连甄嬛都夸它“极为香甜”。

鹅梨帐中香起源(大周后制的鹅梨帐中香)(5)

在寂静的夜晚,燃上一根烟,香气弥散在房间周围,一半烟火,一半清欢,似见李煜的春花秋月。

鹅梨帐中香起源(大周后制的鹅梨帐中香)(6)

不局限于睡前使用,也可作为一种日常生活中的调剂消遣。

鹅梨帐中香起源(大周后制的鹅梨帐中香)(7)

品茶、写字、读书、赏画时,皆可于静室中焚上一柱。屏气凝神,思接千里,收获另一番闲情逸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