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sci(管理综合大类SCI期刊)

这一期,小编将为大家带来一本管理综合类SCI期刊,它的名字叫做《Experts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中文名字叫做《专家系统及应用》,小编的导师就在这本期刊上发表数篇文章,该期刊的主编是美国路易斯安纳州立大学的Binshan Lin教授,接下来,小编将大家对这本期刊的具体情况展开探索!

管理类sci(管理综合大类SCI期刊)(1)

基本情况

小编从汤森路透旗下权威数据库Web of Science出版的最新一期期刊引用报告上为大家找到了关于该期刊的一些基本情况,如下图1所示,该期刊的出版语言是英语,出版周期为一年24期,JCR分类为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电子与电气工程运筹与管理科学这三个类别

管理类sci(管理综合大类SCI期刊)(2)

图1 期刊出版周期及JCR分类

图2显示的是该期刊的2018年影响因子及近五年影响因子变化趋势图,不难看出,该期刊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的影响因子表现为4.292,近五年的影响因子趋势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其中,2014年至2016年期间,该期刊的影响因子上升幅度较大!另外,图中的三条趋势线分别是属于该期刊所属的三个JCR类别,可以看出,该期刊在运筹与管理科学类别的影响因子表现在近五年里都是优于其他两个类别的!

管理类sci(管理综合大类SCI期刊)(3)

图2 期刊影响因子趋势图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该期刊在同类期刊中的排名和表现情况,下图是该期刊的JCR分类和排名情况,很明显,就近五年来说,该期刊在三个类别的JCR分区都达到了Q1区,其中,在这三个方向中,该期刊在运筹与管理科学领域中表现最好!不仅是Q1区,而且在84本同类期刊中排名在前十左右,2016年是第3名,2008年甚至直接登顶成为第1名!这也说明,这本期刊的主流分类应当是管理综合大类!

管理类sci(管理综合大类SCI期刊)(4)

图3 期刊的JCR分区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这本期刊的一些核心指标表现,图4中有两张图,上面的图为该期刊的近五年影响因子具体数值图,而下面的则是该期刊的五年期影响因子具体数值图。期刊的5年影响因子能够更好的评估那些发表论文的被引用周期很长的领域中特定期刊的影响力,所以,例如数学、管理学、经济学,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需要在长时间内才得到学界的认可!可以看出,就近五年而言,该期刊分别在2014年和2018年的5年期影响因子都大于当年的影响因子,并且,其他3年都十分逼近当年影响因子!这说明并不是只有当年发表在本期刊上的文章才会被其他学者引用,而是往年发表的论文随着时间推移被发现更有价值、被引用的更多!实际上,只有质量十分上乘的SCI期刊才能出现这种现象!

管理类sci(管理综合大类SCI期刊)(5)

图4 期刊的两种影响因子

即年指标(Immediacy Index)是用来衡量期刊反应速率的指标,被用来评价科技期刊中发表的论文成果是否能够紧跟研究前沿的步伐!这个值与1接近或者是接近1,就说明这个期刊所刊登的论文越是能够把握该领域的研究前沿方向,如下图所示,该期刊的近五年的即年指标都十分接近于1,并成功在2018年达到了1.325,这说明,在学术领域比较前沿的学者对这本期刊的认可度较高,并且愿意将自己的学术成功投至该期刊!

管理类sci(管理综合大类SCI期刊)(6)

图5 期刊的近五年即年指标

最后,我们再了解一下该期刊的近五年发文数量和类型,图6显示出该期刊在近五年的发文量处于一个微降的趋势,大约每年是在600篇左右,另外,在这600篇中,综述类文章约占20篇左右,实际上,与其他管理类期刊相比较,该期刊的综述文章数量已经算是很多了!

管理类sci(管理综合大类SCI期刊)(7)

图6 期刊的发文数量与类型

发文方向

接下来是读者最为关心的期刊发文方向的问题,只有了解并符合发文方向,投稿才能被期刊所青睐并录用,如果自己的研究方向与期刊并无重叠部分,那么几乎只能被拒。于是,小编从该期刊官网寻找到这方面内容并将其翻译成中文,如下文所示:

《专家系统与应用》是一本国际性期刊,其重点方向是与专家和智能系统相关的信息,该系统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工业、政府和大学。

该期刊的主旨是发表有关专家和智能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实施和/或管理的论文,并为这些系统的开发和管理提供实用的指导方针。该杂志将在以下领域(但不限于)发表专家和智能系统技术和应用方面的论文:

财务、会计、工程、营销、审计、法律、采购和承包、项目管理、风险评估、信息管理、信息检索、危机管理、股票交易、战略管理、网络管理、电信、航天教育、智能前端、智能数据库管理系统、医学、化学、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本、商业、生产管理、考古学、经济学、能源和国防

另外,多智能体系统、知识管理、神经网络、知识发现、数据和文本挖掘、多媒体挖掘和遗传算法的论文也将发表在该杂志上。

作者须知

与之前所介绍的几本SCI期刊一样,该期刊同样也有自己的作者须知部分,这部分内容里面提及到了投稿人应该要注意的几个地方,小编将其摘录下来,希望对读者有用!

1. 作者需要使用在线提交网站来提交他们的原始论文:http://ees.elsevier.com/eswa。对在线提交感兴趣的作者请访问网站并上传他们的手稿和相关的作品。之后生成电子(PDF)证明,并使用该PDF执行审核过程。验收后,可编辑PDF文件,以符合期刊标准。作者和编辑通过网站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和接收所有信件,不执行纸质信件。

2. 提交一篇文章意味着所做的工作之前没有发表过(以摘要、已发表的演讲或学术论文的形式发表除外),也意味着没有考虑在其他地方发表。其出版物须经所有作者认可,并经所从事工作的主管机关默示或明示,如获接收,不得以相同形式在其他地方以英文或任何其他语文出版,包括非书面形式以电子方式出版版权所有者的同意。为了验证原创性,需要通过原创性检测服务交叉引用相似性检查(Crossref Similarity Check)来检查文章。

3. 希望获取开放式访问(OA)的作者可以选择在《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X》中出版,这本期刊是《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期刊的镜像版本,编辑团队将使用相同的提交系统管理这两本期刊的同行评审。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仅在于访问模式的不同,《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X》将在scopus中被索引,如果源期刊也在scopus中被索引。但是,请注意,《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X》最初不会具有citescore或影响因子。作者对出版模式的选择将决定在哪本期刊上出版,另外,出版模式的选择将被隐藏,以确保编辑与同行评议过程是完全相同的。

4. 请用良好的英语书写您的文本(可接受美式或英式用法,但不能混合使用)。认为自己的英文手稿可能需要编辑以消除可能的语法或拼写错误的读者,可以使用爱思唯尔网站提供的英语编辑服务。

投稿经验

接下来,读者们需要进一步了解一下该期刊的投稿详情,小编特意从著名的期刊评价网站Letpub上为读者找到了一些投稿经验,希望能对读者的投稿有所帮助:

1. 非常严格的期刊,修改后的文章简直换了一个面貌,online时间非常快速,赞一个!

2. 审稿意见非常专业,切中要害。

3. 2018.12.6 投稿,2019.1.29录用,中间一个月左右出一审结果,修改了10天,整体不到两个月,这么快,应该仅是个例,供参考

4. 我的第一篇sci,读了硕士之后才有想出国读博的想法,所以第一年还算努力,终于一年之后中了这个质量还不错的期刊,应该能为申请phd增加砝码。

5. 这篇文章过程很坎坷,第一版投了ieee的tbme,投出去第三天就被拒了,所以重新思考一些更novel的方法。第二版投了ieee的jbhi,这次好一些了,两月后返回大修的意见,一共收到了五个审稿人的意见,二审仍然被拒。不过经过这大半年的修改、回复,文章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于是再次修改转投eswa,这次顺利了很多,eswa的处理速度也惊人地快,不知是不是我运气比较好。2018.9.3 提交;2018.10.12 返回一审意见,一共三个审稿人;2018.11.10 再次提交修改版;2018.12.3 返回二审意见,这次只返回了两个审稿人的意见;2018.12.6 再次提交;2018.12.16 通知accept;总体来说,投eswa的这个过程还是比较顺利,从初投到录用三个月多一点,我已经很感激了。

6. 最近录用一篇,历经两次修改。可能是该期刊属于计算机类(ccf计算机协会认定的期刊),特别重视算法性能的分析与算法对比。因此在修改中补充了大量的实验和性能分析。另外本期刊初审对投稿格式要求较高,如果不符合格式要求很可能会被打回来。总体来说期刊还不错,大家可以查一下,北大清华北航浙大今年都有文章在上面发表。

7. 该期刊审稿挺严格,专家审稿意见比较中肯,发表文章水平也不错。如果给了退修意见,需要认真对待

8. 该期刊是领域内的顶级期刊,专家审稿意见很专业,对论文要求也很严格,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只要认真写,有一定的创新,机会还是比较大的。发现很多被拒后刻意抹黑该期刊的。这个期刊还是不错。

小编寄语

最后,让我们再总体回顾一下,该期刊的三个JCR分类是: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电子与电气工程运筹与管理科学。在2018年,该期刊的影响因子为4.292,在这三个类别的同类期刊比较中,该期刊都被划分为Q1区,且在管理类同类期刊中表现十分优异!可以被称为领域顶级期刊!另外,该期刊在一些评价指标上的表现也十分抢眼!众多投稿人的经验告诉我们,该期刊的审稿专家十分专业、认真,并且对格式要求比较高,至于审稿和录用的时间问题,得具体看文章的质量是否达到期刊的要求!

参考文献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expert-systems-with-applications/about/aims-and-scope

http://www.letpub.com.cn/index.php?journalid=2799&page=journalapp&view=detail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