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老英雄潸然泪下(长津湖英雄谱万里少年意气)

当伍万里拉开火车车门,当余晖下的万里长城映入众人的眼睑时,《长津湖》中的七连也正式奔向了朝鲜战场,他们要保卫眼前的这片热土不再被侵犯。片中的哪一个角色能让人产生共鸣?伍万里很叛逆,也很朴实,他把小聪明发挥到极致;雷公是七连的“雷爹”,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平河不爱说话,是个有故事的人,他欲言又止的那件事情非常让人期待,这也是导演给观众挖的一个“坑”。

长津湖老英雄潸然泪下(长津湖英雄谱万里少年意气)(1)

用陈凯歌的话讲:“伍万里是一个生长在江边的顽劣少年”。他是个“孩子王”,也是众人瞩目的焦点。然而,他却有一个心结:小时候总被二哥伍千里“欺负”(他为什么被欺负,影片会交待)。因此,伍万里参军的初衷并不是保家卫国,而是“让二哥看得起”。

对于伍万里的人设安排是影片的高明之处,传统“高大上”式的英雄形象在观众心目中已经有些“审美疲劳”。伍万里参军的动机确实不那么单纯,可并不影响他将来会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战士。

长津湖老英雄潸然泪下(长津湖英雄谱万里少年意气)(2)

伍万里很聪明,他千里迢迢地尾随伍千里来到军营,能找到师长,还能说出一个师长无法拒绝他参军的理由:“我要保护分给我家的地”。不过,到了火车上的伍万里却很实在,和雷公的对话也让观众明白:他就是要证明给二哥看,自己是英雄。导演把伍万里这个人物展现得非常真实,就是一个活脱脱的普通人,这也为他后来上战场的一系列变化做足了铺垫。

长津湖老英雄潸然泪下(长津湖英雄谱万里少年意气)(3)

当二哥与美军近身肉搏时,伍万里的第一枪开得是如此让观众“着急”;当受伤的美七师31团团长麦克莱恩靠在桌子旁时,他那一枪又要开得非常果断。两次开枪的场景和结果就是为了见证伍万里的成长,也为了引出伍千里要说的那句话:“有些枪必须要开,有些枪不是必须开”。这个桥段设计得非常好,它不仅仅表现了伍万里在历经战场后的变化,也体现出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

长津湖老英雄潸然泪下(长津湖英雄谱万里少年意气)(4)

除了伍千里,与伍万里演对手戏最多的人就是雷公。他是整个七连的“雷爹”,他把所有七连的战士当成了自己的孩子。雷公是炮兵,他的位置本就在步兵的后面,也有机会逃离。但是,为了“孩子们”能活着回家,他毅然地抱起了“炸弹”、开着汽车英勇赴死。

长津湖老英雄潸然泪下(长津湖英雄谱万里少年意气)(5)

雷公最后的桥段一定是影片最大的泪点。他最后要求众人“不要把我留在这里”。也许,他在想战争结束后伍千里要盖的那栋房子,那个有一间属于自己归宿的房子,那个伍千里要给他说的媳妇。雷公始终是“雷爹”,他就像父亲一样守护着七连。这个人物的精妙之处就是可以煽情,却没有煽情,一件件小事、一次次对话把这位七连“家长”的性格展现给观众。

长津湖老英雄潸然泪下(长津湖英雄谱万里少年意气)(6)

影片还有另外一个“彩蛋”,平河不爱说话,在他为数不多的台词中却隐藏着一个导演给观众挖的“坑”。伍百里是怎么死的?在淮海战役中千里和万里的大哥到底与平河有怎样的故事?

在《长津湖》中,淮海战役被提到两次。第一次是伍千里和炮营营长吵架,由此透露出一个关键的信息:“七连在陈官庄的战斗中伤亡太大……”;第二次是雷公在火车上讲述伍百里的牺牲过程:“在淮海战役中为了掩护战友撤退,壮烈牺牲”。那么,伍百里到底是为了掩护谁?我猜测就是平河。

长津湖老英雄潸然泪下(长津湖英雄谱万里少年意气)(7)

当伍万里来到部队后,平河跟旁边的战友说:“我要不要把事情讲出来?”很显然,平河跟伍家兄弟肯定有不少的渊源。他精准的枪法和寡言少语的性格会不会和伍百里牺牲有关?

长津湖老英雄潸然泪下(长津湖英雄谱万里少年意气)(8)

在《长津湖》上映后,总制片人于冬说:“《长津湖》的故事讲完了,可千里和万里的故事还会延续”。影片的场景非常“燃”,人物形象塑造得也很饱满,可总给观众意犹未尽的感觉。从下碣隅里至古土里、真兴里最终到兴南港的这条突围之路被陆战一师的士兵称为“地狱之旅”,影片展现得有点少(可能跟电影的时长有关)。当然,七连众位英雄应该以怎样的方式“谢幕”是观众想知道的结果,导演会如何填“坑”也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看点,希望七连和千里、万里的故事继续在抗美援朝中被演绎下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