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谁又脑洞大开心胸又开阔(最是无情帝王家)

从来太平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历史上谁又脑洞大开心胸又开阔(最是无情帝王家)(1)

王惊梦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三国,再到唐宋元明清,征战沙场,百战不息的开国元勋,英雄善始善终者几何?

例如以卧薪尝胆留名青史的越王勾践,正是卸磨杀驴的典范之一!

文种范蠡助勾践兴盛国力,可是吴国一灭,勾践的屠刀便对准了文种范蠡二大重臣。急流勇退的范蠡逃过一劫,执迷不悟的文种却是“不得好死”!

历史上谁又脑洞大开心胸又开阔(最是无情帝王家)(2)

始皇帝嬴政

千古一帝,始皇嬴政。

秦始皇的千秋功业无需累述,一统天下,书同文,车同轨,无愧于千古一帝之名。

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大一统帝王,嬴政虽然有“暴君”之名,然而在其一统天下后,却没有将屠刀伸向劳苦功高的开国元勋。

不论是伐楚时惨败于项燕的李信,还是功高震主的王翦,都得以善终。

尽管嬴政手上血债累累,但却没有浸染功臣之血。

历史上谁又脑洞大开心胸又开阔(最是无情帝王家)(3)

西楚霸王项羽

刘邦得天下,狡兔死,走狗烹,功高如韩信!

论及诛杀开国功臣的皇帝,刘邦认第二,朱元璋都不敢认第一。

老朱再怎么也是自己扛着骂名,刘邦却是把锅甩给了吕雉。

汉初三杰之一兵仙韩信,尽管是死于吕雉的谋划,然而幕后黑手是谁一目了然。

于微时追随刘邦的汉相萧何,为打消刘邦的猜疑,散尽家财,方才保全性命。

谋圣张良最为高明,助刘邦得天下后便功成身退。而且张良曾为吕雉出谋划策,保住刘盈太子之位,所以汉初三杰之中,张良可谓是稳如老狗。

汉初三杰都如此,彭越,英布等人的下场,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言以蔽之,刘邦此等样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

历史上谁又脑洞大开心胸又开阔(最是无情帝王家)(4)

千古枭雄曹操

东汉末年分三国,群雄并起。

魏武曹操,胸怀天地,腹有良谋,然爱才却多疑。虽非狼心狗肺之辈,却是心狠手辣之人。

逼死荀彧,赐死杨修,皆可见曹操的枭雄本色。然而曹操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儿子孙子竟然都熬不过司马懿。

若是早知道,老曹临死之前怎么也得把司马懿一起带走。

历史上谁又脑洞大开心胸又开阔(最是无情帝王家)(5)

武圣关羽

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衣若破,尚可补。手足断,安可续。

昭烈刘备,视兄弟为手足,刘关张三英情义永存,永不褪色。

尽管很多人视刘备为假仁假义的伪君子,但一个人如果真的能够装一辈子君子,那伪君子也是真君子。

白手起家,最终立鼎三分国,刘备绝对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大仁大义还是假仁假义,都留与后人说吧!

历史上谁又脑洞大开心胸又开阔(最是无情帝王家)(6)

张辽张文远

生子当如孙仲谋,合肥十万送人头。

合肥之战,张辽八百铁骑冲破东吴十万大军,险些生擒孙权,一时间,张辽之名,可止东吴小儿夜啼。

张辽威震逍遥津,成就了张辽,笑话了孙权。

孙权是魏蜀吴三国君主中最次的一个,未登天子位,先置杀人刀,说的就是孙权这种人。

逼死陆逊,便可管中窥豹矣!

历史上谁又脑洞大开心胸又开阔(最是无情帝王家)(7)

李世民

弑兄杀弟,血溅玄武门,通过血腥手段夺得皇位的李世民,却是历朝历代善待功臣的典范。

因为李世民不需要忌惮手下任何的名师大将,唐太祖虽为李渊,但大唐的疆土,一半以上都是李世民亲自打下来的。

夺取皇位,李世民只是拿回原本就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已。因为大唐的天下,本来就是李世民打回来的江山。

除了参与李承乾谋逆,罪无可恕的侯君集,李世民在位时,追随他东征西讨的将领,没有一个受到迫害。

如此气度者,唯有秦皇与唐宗!

历史上谁又脑洞大开心胸又开阔(最是无情帝王家)(8)

杨六郎杨延昭

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

尽管赵匡胤不曾迫害手下的功臣,但由于自己得位不正,因而宋之一朝,对武将的打压达到了华夏五千年的顶峰。

尽管宋朝出现过杨家将,岳家军这样的名将铁军,然而最终都毁于昏君与奸臣之手,英雄善始不善终!

历史上谁又脑洞大开心胸又开阔(最是无情帝王家)(9)

铁胆神侯朱无视

洪武大帝朱元璋,在诛杀功臣上唯一能望刘邦项背的狠人。

天妒英才,朱元璋爱子朱标,史上权利最大的太子,也是最为贤德的太子,可惜英年早逝啊!

若是朱标不死,朱元璋也没必要大规模的诛杀功臣。

因为朱允炆这头猪镇不住,朱元璋只能干掉蓝玉。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想必,朱元璋就是怕蓝玉成为第二个司马懿吧!

尽管朱元璋已经为朱允炆铺好了金光大道,结果朱允炆还是硬生生的把皇位给玩丢了。

历史上谁又脑洞大开心胸又开阔(最是无情帝王家)(10)

麒麟才子梅长苏

自古英雄善始不善终,能做到功高震主主不疑的名将不过是凤毛麟角。

即便是遇到李世民这样的明君,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的秦叔宝,不也是装病一装就是十余年?

伴君如伴虎,帝王心术,难以踹度。

天下可共患难者众,可同富贵者寡。

还是那句话

“从来太平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