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安全气囊召回最新信息(丰田与雷克萨斯召回45万辆)

丰田安全气囊召回最新信息(丰田与雷克萨斯召回45万辆)(1)

文:懂车帝原创 杨亚楠

[懂车帝原创 行业]高田气囊的“余毒”,仍旧在中国汽车市场“隐隐作痛”,周期性地爆发,宛如上了发条的定时炸弹一般。这一次,受伤的轮到了丰田和雷克萨斯。

9月1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其官网上公示了4条召回信息。除去玛莎拉蒂因大灯问题召回711辆车之外,其余的3条均为雷克萨斯与一汽丰田发起的召回,涉及的车辆总数超过了45万辆,规模不可谓不大。

缺陷车型均为10年左右“老车”

具体来看,一汽丰田召回的数量占到了大头,共计438853辆。其中包括2003年4月16日至2008年1月30日期间生产的125825辆威驰,以及2004年1月7日至2008年12月25日期间生产的313028辆花冠EX汽车。

丰田安全气囊召回最新信息(丰田与雷克萨斯召回45万辆)(2)

一汽丰田花冠EX

雷克萨斯累计召回数量达到了15164辆,其中包括2006年6月6日至2012年9月12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雷克萨斯IS、IS-C汽车,共计14807辆,以及2005年5月23日至2010年1月19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雷克萨斯SC430汽车,共计357辆。

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是,这批被召回的车型“岁数”都已经不小了。尤其是一汽丰田召回的威驰与花冠EX,最近生产时间的也超过了10年;雷克萨斯最近生产的车型,也是7年前生产的。

召回这批“老车”,一方面体现出一汽丰田与雷克萨斯的责任心,解决高田气囊隐患,即便是老车也不放松要求,这本身值得肯定。然而从另一个角度上来看,这批存在“致命风险”的车型,已经在中国的道路上至多行驶了16年之久,想想倒不免使人后怕。

丰田安全气囊召回最新信息(丰田与雷克萨斯召回45万辆)(3)

雷克萨斯SC430

召回原因不尽相同

尽管召回原因均是为解决高田气囊存在的隐患,但经过懂车帝的悉心比对,这批45万辆车型的召回原因实际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首先是一汽丰田召回的438853辆车,与雷克萨斯召回的357辆SC430,其召回原因,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信息中的表述是:“本次召回范围内车辆副驾驶席安全气囊装配了高田公司生产的未带干燥剂的硝酸铵气体发生器。在安全气囊展开时,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可能发生异常破损,导致碎片飞出,伤及车内人员,存在安全隐患。”

丰田安全气囊召回最新信息(丰田与雷克萨斯召回45万辆)(4)

事实上,这批车型在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已经经历过召回,此前召回中,这批车辆更换了未带干燥剂高田气囊气体发生器。针对此前一次召回产生的“新问题”,一汽丰田与雷克萨斯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更换其他供应商生产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以消除安全隐患。

而另外的14807辆雷克萨斯,情况则有些不一样。这批进口IS和IS-C,其召回原因是“副驾驶席空气囊气体发生器(膨胀装置),因充填点爆火药的设备在异常停止过程中供应商生产作业员处理不当,可能存在未正确充填点爆火药的情况,导致空气囊在工作时可能无法正常展开,存在安全隐患。”

丰田安全气囊召回最新信息(丰田与雷克萨斯召回45万辆)(5)

简单来说,威驰、花冠EX、SC430被召回,是由于安全气囊展开时会有碎片飞出,而IS和IS-C的问题是气囊可能无法展开。

高田气囊怎样变成了“死亡气囊”?

如今被称为“死亡气囊”的高田气囊,是由日本高田公司生产的。高田公司原本是日本一家经营纺织品的家族企业,直到1985年新年宴会上,本田安全气囊项目负责人小林三郎向高田提议,除了安全带,高田应当涉足气囊产品,于是高田正式进军了汽车安全气囊市场。

高田在数年后,不但生产安全气囊的外布,并且通过收购火箭发动机技术,开始自己生产气囊气体推进剂,而这正是安全气囊“最危险的部分”。

丰田安全气囊召回最新信息(丰田与雷克萨斯召回45万辆)(6)

2009年5月16日,美国一位18岁的女孩儿埃希利帕海姆开着一辆2000年生产的本田雅阁去接放学的弟弟。在学校的停车场,汽车与另一辆车相撞。气囊展开后,女孩儿被气囊中弹出的一个金属片划破颈动脉,失血而亡。由此,“死亡气囊”开始荼毒整个汽车行业长达10年之久,并且直到今天仍未结束。

作为曾经世界上第二大汽车安全部件制造商,高田公司的主要客户除了日系阵营的本田、日产、马自达、三菱汽车等,还有奥迪、奔驰、宝马、通用、现代、福特等诸多知名车企。波及范围之广,令全球汽车市场深受其害。

到2017年,高田因气囊召回问题,欠下了高达一万亿日元的欠款,财务陷入困境,来自宁波均胜(JOYSON)集团旗下的美国百利得安全系统公司(Key Safety)已经和高田达成共识,前者以16亿美元的价格将后者收购。

丰田安全气囊召回最新信息(丰田与雷克萨斯召回45万辆)(7)

但高田的破产并不意味着高田事件的终结,因为召回还没有完成,依旧有无数的隐患气囊在工作,高田公司被要求在2019年前完成召回处理,在问题气囊处理完之前,高田二字依旧是危险的代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