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人高空作业遇大风(第一视角记录蜘蛛人)

对于很多七零后或者八零后的人来说

蜡烛并不陌生

因为他们小的时候

家里时常会停电

现如今

电力供应24小时不间断

但这个看似平常的事情

却是无数电力人不断努力付出的结果

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

有电塔上的“蜘蛛人”之称的

线路工人

蜘蛛人高空作业遇大风(第一视角记录蜘蛛人)(1)

早上八点,五常市的上空乌云密布,没过多久这里就下起了小雨,天气有些阴冷。在哈尔滨五常220千伏变电站的站内,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的送变电班组的线路工人,正在热火朝天的准备着他们这一天的工作。

穿防护装备现场

蜘蛛人高空作业遇大风(第一视角记录蜘蛛人)(2)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送变电员工徐铁峰:这个(装备)是五点式的。

记者:这个比较安全呗。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送变电员工徐铁峰:对,这个特安全,这是每天上塔之前必须的操作。

蜘蛛人高空作业遇大风(第一视角记录蜘蛛人)(3)

徐铁峰是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的一名线路工人,他平时主要的工作就是上电塔。徐铁峰1992年参加工作,至今整三十年,算是这个行业的老兵,虽然体力跟年轻人比不了了,但胜在经验丰富。今天他和同事要登的是哈尔滨五常220千伏变电站外的一座输电铁塔,他们要把这座铁塔上的输电线摘下来。

蜘蛛人高空作业遇大风(第一视角记录蜘蛛人)(4)

记者:你今天爬这个塔有多高?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送变电员工徐铁峰:这个是35米。

记者:爬一次需要多长时间?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送变电员工徐铁峰:下雨的情况下稍微慢一点儿,因为这个角铁、角钉很滑,得二十分钟左右。

记者:那你爬过的最高的塔多高呢,需要多长时间?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送变电员工徐铁峰:咱们哈尔滨跨江塔是145米。

蜘蛛人高空作业遇大风(第一视角记录蜘蛛人)(5)

登塔作业的专业性非常强,也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展现电力工人在塔上的工作细节,记者给徐铁峰穿戴上了视频记录设备,由他记录塔上的作业情况。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送变电员工徐铁峰:这塔真凉啊,这雨还越下越大了,起风了,这是上到高处了,全是水啊,手套都湿透了。

蜘蛛人高空作业遇大风(第一视角记录蜘蛛人)(6)

蜘蛛人高空作业遇大风(第一视角记录蜘蛛人)(7)

因为下雨,输电铁塔很湿滑,每爬一步都要非常小心,室外的温度很低,铁塔也很凉,即便戴着手套,这股凉意也直接透到了手上。为了安全起见,徐铁峰和他的工友每爬几步,就要向上挂一次安全绳,经过十多分钟的攀爬,几名工人终于爬到了铁塔顶端。

蜘蛛人高空作业遇大风(第一视角记录蜘蛛人)(8)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送变电员工徐铁峰:现在准备放这个中线啊,就是这个五阿上线。

由于铁塔上的输电线非常粗,也非常沉,工作人员必须用专业设备,通过滑轮和牵引手段才能把铁塔上的输电线安全地摘下来。经过十分钟准备,工人们开始利用工具卸下输电线。

蜘蛛人高空作业遇大风(第一视角记录蜘蛛人)(9)

在塔上和塔下人员的配合下,输电线被安全拆下来,平稳落地。

蜘蛛人高空作业遇大风(第一视角记录蜘蛛人)(10)

蜘蛛人高空作业遇大风(第一视角记录蜘蛛人)(11)

经过一上午的努力,这座输电铁塔上的电线都被拆了下来,徐铁峰和他的同事才从铁塔上下来。

蜘蛛人高空作业遇大风(第一视角记录蜘蛛人)(12)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 送变电员工 徐铁峰:终于落地了。

记者:我看你这衣服都湿透了。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 送变电员工 徐铁峰:可不是咋的,浇的,上去一身汗,休息一会儿,透心凉,外边小雨浇着。

记者:这冷热交替的是。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 送变电员工 徐铁峰:对。

早上8点多上塔,中午12点下塔,徐铁峰在塔上待了四个小时,中午简单吃过盒饭后,下午还得上另一座高塔。

蜘蛛人高空作业遇大风(第一视角记录蜘蛛人)(13)

记者:现在下午这个雨越下越大了,咱这不等一等这雨再小一点儿再上吗?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 送变电员工 徐铁峰:因为我们停电时间是有限的,下多大雨也得把它,这个旧塔已经拆完了,电已经停了,就是到规定时间必须把电送上,我要是送不上的话,影响面很大。

记者:所以就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必须把这个线搭在新塔上呗。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 送变电员工 徐铁峰:对,必须得给它完成了。

蜘蛛人高空作业遇大风(第一视角记录蜘蛛人)(14)

徐铁峰参与的是哈尔滨五常220千伏变电站改造工程,他们下午的主要工作是把从之前那座塔上拆下来的电线,重新集成安装到新塔上,再把空出来的地方,安装上新的输电线路,达到变电站扩线扩容的目的,这么做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五常全市的用电安全。安装前,下边的工人先要把这根电线固定好,之后,就可以用专业设备往铁塔上拽了。

蜘蛛人高空作业遇大风(第一视角记录蜘蛛人)(15)

把电线拽到预定位置后,塔上的工人将电线固定到塔上。徐铁峰说,不论夏冬雨雪,不管塔上环境有多恶劣,他们都会义务反顾的登上铁塔,虽然工作很辛苦,但不后悔选择这份工作。

蜘蛛人高空作业遇大风(第一视角记录蜘蛛人)(16)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 送变电员工 徐铁峰:我从十八岁开始(工作),我今年四十八岁,干了三十年了。

记者:就是这个工作,爬塔已经三十年了。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 送变电员工 徐铁峰:嗯,对。

记者:就是这个工作又危险又辛苦,这些年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 送变电员工 徐铁峰:怎么说呢,就是我们是电力部门电力事业是最前沿最前线的了。

记者:就因为你们是前期架设的。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 送变电员工 徐铁峰:对。

记者:架设不上都是空谈。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 送变电员工 徐铁峰:对。

蜘蛛人高空作业遇大风(第一视角记录蜘蛛人)(17)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徐铁峰常年在外,对家人的陪伴就少了许多,不过让他欣慰的是,家人很理解他的工作,也很支持他,这份工作也给他带来不少成就和满足感。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送变电员工徐铁峰:因为我们都是早出晚归的,我们早晨一般都五点多钟、六点钟就到现场了,晚上七、八点钟回去,但是每当夜晚的时候吧,就是坐着车,开着车往家走的时候看见万家灯火,感觉自己为这个社会,电力出了一份力。

记者:你感觉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是吗?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送变电员工徐铁峰:对。

蜘蛛人高空作业遇大风(第一视角记录蜘蛛人)(18)

徐铁峰不会用华丽的辞藻来描述自己的工作,但他知道,只有做好自己的工作,不出现丝毫差错,才能保证千家万户的用电安全。

蜘蛛人高空作业遇大风(第一视角记录蜘蛛人)(19)

国庆期间,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建立了三级应急值班机制,各级管理人员24小时值班,共计安排值班人员1918人次,组织电力应急队伍557支、抢修车辆623台,发电机176台,确保随调随用。

蜘蛛人高空作业遇大风(第一视角记录蜘蛛人)(20)

蜘蛛人高空作业遇大风(第一视角记录蜘蛛人)(21)

蜘蛛人高空作业遇大风(第一视角记录蜘蛛人)(22)

正是有千千万万像徐铁峰这样的普通电力人

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我们的城市才能正常运转,

我们的夜晚才不会变得黑暗!

感谢你们的付出,

电力人你们辛苦了!

图片来源:黑龙江广播电视台

新闻夜航记者:赵亮、刘兵

(新闻夜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