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导演李沧东为电影献诗(不可错过的韩国高分电影)

说起女性主义题材电影,韩国导演李沧东2010年的作品《诗》必然绕不开,尽管电影名是诗,听起来文艺虚无,但电影却十分现实主义,聚焦女性,聚焦现实。

作家导演李沧东为电影献诗(不可错过的韩国高分电影)(1)

整部电影的叙事尤其的平实且平和,并没有很多花哨的展现,但还是明显能感觉到李沧东在镜头语言上的小“游戏”。

一旦镜头放到了女主角杨美子身上,整个画面就会有轻微的晃动感。要稳定住镜头并不是难事,况且其他角色的镜头明明可以很稳,在反复的来回后,我几乎可以确认,这种轻微的晃动应该是导演故意为之。

随之而来的则是,电影给人带来的慌乱感和不安全感,即便女主角杨美子总是打扮得光鲜得体,即便电影的大部分色调相对来说都非常清新的,但那种摇摇晃晃的飘荡零落与岌岌可危还是从屏幕内持续不断地向外溢出,让人产生不祥的预感,在这个65岁的女性身上一定会发生些什么……

作家导演李沧东为电影献诗(不可错过的韩国高分电影)(2)

电影有两条故事线:

一,65岁的杨美子报名写诗班,开始学习写诗,并且决定写出一篇诗;

二,杨美子的外孙和同学侵犯同校女生,导致女生跳江自杀,为了不让在外地的女儿担心,杨美子决定独自为外孙“善后”,包括筹集500万赔偿金,去受害人家中探访。

作家导演李沧东为电影献诗(不可错过的韩国高分电影)(3)

但这条线绑在一起显得非常怪异和扭曲。

一方面,这个收入微薄的女性要独自承担筹集巨额资金的任务,要照顾不懂事的外孙;

另一方面,她又要感受生活,试图从生活中找寻到美,完成自己的诗篇;

作家导演李沧东为电影献诗(不可错过的韩国高分电影)(4)

更重要的是,她感到痛苦,这种痛苦既不是因为钱,也不是因为写不出诗,而是因为那个跳江自杀的女孩。

这位女性本就是善良且对他人的苦难有强烈共鸣的人,更不用说,当她知道女孩的死与自己的孙子有着直接的联系,她那无法言说的自责与愧疚令她在洗澡时痛哭,但仅仅是哭对她来说是不够的。

所以,最后她选择了一种决绝的方式来赎罪,来让痛苦终结。

作家导演李沧东为电影献诗(不可错过的韩国高分电影)(5)

电影表面上非常平静,平静到与常规电影都不同,女孩被侵犯而跳江自杀,这个过程毫无展现,杨美子选择自杀,这个过程也没有展现,平静得反常。

作为编剧和导演的李沧东却又是实实在在地给主角设置了多重困境,同时还要求主角杨美子在这些困境中找寻到美,简直有些残忍,她最后确实也找到了,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残酷之美,痛苦之美。

作家导演李沧东为电影献诗(不可错过的韩国高分电影)(6)

生活困境

人们称呼65岁的杨美子,不是用阿姨、大妈、奶奶等称谓,而是“杨美子小姐”。这很有趣,在现实中,你很难把小姐的称呼和一位65岁的女性联系到一起,而这位杨美子小姐的日常装扮也的确足以被称之为“小姐”。

作家导演李沧东为电影献诗(不可错过的韩国高分电影)(7)

她总是打扮的得体靓丽,爱穿有花纹的衣服和裙子,有好几顶不同款式的帽子,精神状态也不错,看起来非常体面。但她所面对的现实并不如她看起来那么好。

单身,薪水微薄,靠偶尔照顾一位中风患者赚些收入;独自照看外孙,为他准备一日三餐;在故事中被检查出了阿尔兹海默症初期症状;和女儿保持着电话联络,也能看到两人的轻松聊天,但看不到女儿对她的生活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作家导演李沧东为电影献诗(不可错过的韩国高分电影)(8)

她的生活状态和经济状况可想而知,仅仅足够维持祖孙二人当下的生活,明明自己也已经是老人了,还要靠照顾另外一位老人赚钱。

作家导演李沧东为电影献诗(不可错过的韩国高分电影)(9)

道德困境

作为一名体面的、温柔的女性,我相信生活的困境对于她来说并不算什么,更何况她也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但比生活困境更让她心痛的是道德的困境。

在电影的开头,她目睹了一位少女的死亡以及少女家人的崩溃,她感到难过,将这件事情与别人分享,但别人无动于衷,这个段落或许有些突兀,但足以说明她的同情心和善良。

作家导演李沧东为电影献诗(不可错过的韩国高分电影)(10)

之后,她又再次询问了外孙。起初,你可能以为这只是个有点八卦的老太太,但后面的一系列举动会让人发现她并非八卦。

这是一个对他人痛苦和苦难感同身受的人,她的同情心,同理心,感受力要远远超过周围的人,但偏偏少女的死却与自己疼爱的外孙有着直接联系,由此她背负起巨大的压力和来自内心的道德谴责。

她去教堂参加少女的祷告仪式,将少女的照片带回家,在睡觉时去外孙的房间质问他,可以其痛苦。

作家导演李沧东为电影献诗(不可错过的韩国高分电影)(11)

而在与其他家长商讨赔偿时总是如坐针毡,完全不在状态,她是漠不关心或是敷衍吗?显然不是,当她正内心煎熬为一个死去的少女难受时,其他家长却在讨论自己孩子的前途,讨论赔偿金,讨论如何将这件事隐藏起来……

作家导演李沧东为电影献诗(不可错过的韩国高分电影)(12)

作家导演李沧东为电影献诗(不可错过的韩国高分电影)(13)

面对掩盖罪恶,她始终难以融入,于是走出去,看着外面的鸡冠花,写下了一句,“如血般的红花”,这一句似乎又有很多理解,花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但用血形容,她也许是在影射罪恶,也许也是在说自己内心的苦痛。

作家导演李沧东为电影献诗(不可错过的韩国高分电影)(14)

电影中还有其他细节,比如有一些镜头,她好像作为一个旁观者,在观察自己的孙子,然后搜查他的私人物品,她又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必然是在寻找孙子是否有忏悔的迹象,但她一直没找到,索性更直接地将少女的照片摆在餐桌上,孙子回头看了她一眼,然后扭头打开电视,继续一副无动于衷的态度。

作家导演李沧东为电影献诗(不可错过的韩国高分电影)(15)

于是乎,她彻底失望了,选择用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为孙子赎罪(不过,赎罪也只是自杀原因之一,并非全部理由)。

作家导演李沧东为电影献诗(不可错过的韩国高分电影)(16)

女性困境

在杨美子的整个家庭中,男性是完全缺失的(外孙尚处未成年,不予考虑),杨美子的丈夫,她的女儿的丈夫,而电影中所有男性的形象,要么衰老、虚伪、计算利益,要么年幼无知,唯有一位年长的男性警探表现出了对诗的兴趣,对杨美子的关心。

杨美子的写诗班有一个环节,每个学员都坐到讲台边讲述一下自己的故事,杨美子讲述了关于自己对于姐姐的记忆,讲着讲着留下眼泪。此处,可以大胆猜测到,她的姐姐可能是在成长过程中遭遇了不幸。

作家导演李沧东为电影献诗(不可错过的韩国高分电影)(17)

杨美子在电影的最后终于完成为了自己的诗作,题目名为《姐妹之歌》:

那里怎么样呢?

有多寂静呢?

晚上依然有晚霞

听得到前往森林的鸟叫声吗?

没寄出的信,你收得到吗?

没说出口的告白,能传递给你吗?

时间流逝,玫瑰会凋谢吗?

现在是要道别的时刻

就像停留纵逝的风

就像影子

没有实现的约定

永远成为秘密的爱情

悲伤的脚踝,所亲吻的一片树叶

连跟随我的脚印

应该道别的时刻

现在黑暗降临

蜡烛会再次点燃吗?

我会祈祷

希望没有人留下眼泪

我有多么爱你

期盼你会知道

仲夏那长久的等待

像父亲脸庞的老旧巷弄

羞涩地背对坐着的野菊花

也知道我有多爱你

因你小声的歌唱而心跳不已

我祝福你

在度过黑色江水之前

用我灵魂的最后一口气

我开始梦想

在某个晴朗的早晨

再次醒来,用睡眼惺忪的眼

希望在床头

再次遇见你

电影中,这首诗从“悲伤的脚踝……”开始借跳江自杀的少女的口念出,好像她和杨美子变成了一个人,又好像她变成了游走现实世界的灵魂。在电影的最后,少女的回眸也令人震撼。

作家导演李沧东为电影献诗(不可错过的韩国高分电影)(18)

回过头看这首诗的名字《姐妹之歌》,放到整个电影之中便不难理解,这首诗是赎罪的诗篇,是死前写下的遗书,是献给所有女性的诗篇,无论是杨美子,还是杨美子的姐姐、自杀的少女、杨美子的女儿,所有女性,都被这首诗系到了一起。

电影是细腻且诗意的,但李沧东也没有过分渲染这种诗意,他的意图是“唤醒”,唤醒人们对于女性的关注,无论是少女还是年长的女性。

作家导演李沧东为电影献诗(不可错过的韩国高分电影)(19)

《诗》是典型的诗意现实主义作品,或者说是现实浪漫主义作品,而这份浪漫也并非是虚无票面或是无病呻吟,这份浪漫,这份美,就是来源于现实,现实的残酷以及痛苦,实实在在,难以逃避,而也只有接受并且感受这种现实,也才能真正发掘到其中的美。

所谓残酷美学,即是如此。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