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劳动教育对幼儿园有什么影响(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颁布)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

实施劳动教育对幼儿园有什么影响(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颁布)(1)

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这两天,#教育部要求9月起小学生要学会煮饭#这一话题高居热榜,吸引大批家长关注和讨论,不少“70后”“80后”网友直呼:多年前的劳动课,如今又回来啦!

实施劳动教育对幼儿园有什么影响(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颁布)(2)

作为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课,其实不仅仅是中小学应重视劳动课,劳动教育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就提出帮助幼儿实现“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目标。那么,幼儿园应该如何开展劳动教育呢?

#01

制定适宜的劳动教育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制定具有可行性的课程。

■小班幼儿应以自我服务为主,如学习自己吃饭、穿脱衣物、将自己玩的玩具和图书放回原来的地方等。

■中班幼儿可以从自我服务为主过渡到集体服务,如可以请幼儿轮流当“小小值日生”,在餐前、餐后让值日生摆放碗、分调羹、收拾桌面等。

■大班幼儿可以在小班、中班的基础上,学习自主管理物品,并尝试为周边社区服务,如与幼小衔接主题相联系,增设整理书包、为大家修补图书、洗杯子等,还可以通过主题活动,参观劳动场所、认识各种行业的人、尊重他人的劳动及成果等。

分年龄段的劳动教育,让幼儿从自我服务,逐渐过渡到为他人、为集体、为社区服务。

#02

将劳动教育贯穿幼儿的一日生活

劳动就像游戏、品格教育一样,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体现在生活与学习的点点滴滴。幼儿园的劳动教育可以这样开展:

1.结合主题活动开展劳动教育,让幼儿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幼儿园可以通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一主题开展“我会自己穿衣服”“我会自己叠衣服”“从小做个勤劳的人”等活动,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儿歌:《能干的我》

爸爸瞧,妈妈看,我的小手真能干。

刷刷牙,洗洗脸,衣服我能自己穿。

穿鞋系带并不难,自己事情自己干。

也可以借助种养活动生成配套的主题课程体系,让孩子在种养区里精心照顾植物和小动物,通过每天浇水、翻土、喂食,感受劳动的乐趣,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爱与责任。

2.结合区域活动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幼儿的劳动兴趣

根据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劳动能力相对比较差,劳动意识不够强的特点,教师可以在角色区开设“娃娃家”,引导幼儿在“娃娃家”中扮演角色给娃娃穿衣服、喂饭、晒衣服等;在中班段开设操作区,引导幼儿学会安全使用锤子钉钉子等;在大班开设机械探索区,提供大小不一的螺丝刀,让幼儿在使用螺丝刀拆装玩具的过程中了解工程师的职业特点等。

3.利用户外游戏活动开展劳动教育,提高幼儿的劳动能力

户外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如在晨间户外活动时,教师可以提供器械材料,如纸箱、轮胎、楼梯、骑行工具、高跷、凳子、钻爬的障碍物、平衡木等,引导幼儿在户外场地上自主设计并摆放。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创造性地自由拼搭,活动结束后幼儿把原来的器械材料收拾好并放回器械室。通过劳动教育,让幼儿养成遵守规则、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也提高了劳动能力。

实施劳动教育对幼儿园有什么影响(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颁布)(3)

4.在一日生活中开展劳动教育,引导幼儿养成一定的劳动习惯。

一日生活皆教育,可以在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中的各个环节里,培养孩子们独立劳动的能力、集体生活合作劳动能力等。

■ 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让孩子先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再鼓励孩子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比如脱开衫、脱套衫、收玩具等。

实施劳动教育对幼儿园有什么影响(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颁布)(4)

■ 整理餐具、收拾餐桌

在就餐环节中,指导孩子们自取餐食餐具、用餐完自行洗碗勺、擦拭饭桌、扫地拖地等。

■ 独立洗漱、归类摆放

在如厕盥洗环节中,引导孩子学会自取毛巾、正确洗手、如厕等,不断培养孩子自主生活能力。

实施劳动教育对幼儿园有什么影响(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颁布)(5)

■ 叠被子、整理床铺

午睡环节,鼓励孩子自己整理床铺,叠被子、整理床铺等。

#03

家庭中巩固劳动教育的成果

劳动教育不单是幼儿园一方的事,老师应该将劳动教育延伸至家庭。其实,家务劳动蕴含着重要的“价值”,能够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感知、操作机会,使孩子在各种操作活动中获得认知发展,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责任感和良好的品质。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家长需要注意以下这些方面:

1.和孩子一起确定合理目标

孩子需要知道怎么开始工作,为他选择适合的家务劳动,把他能独立完成的家务劳动画成表格,张贴起来,让他自己选择本周分担的家务劳动。一次不要做太多,做好即可。

2.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

劳动技能的学习可以提高孩子完成的质量和效率。做任何事都有一定的程序,家长可以先示范,回答孩子的疑问,帮助他掌握技能。比如,打扫应该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垃圾要堆在一起等。

3.允许孩子“把事情弄糟”

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参与劳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怕他添乱。允许孩子“把事情弄糟”,实际上就是允许他犯错,允许他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摆弄、操作物品,从而有所成长。

孩子犯错后可以和他一起讨论: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哪里出了问题?”

“我们可以怎么做?”

让他感觉到成人对他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更有信心能把事情做好、不怕犯错。家长也思考一下问题出在哪里,是任务超出了他的能力,还是他只是想试试其他方法?

4.选择适合孩子的劳动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能力有所不同,要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家务内容,孩子才有能力完成。

3~4岁

孩子的语言能力已发展到一定水平,能跟成人正常交流。家长可以用语言提示孩子做一些家务,如把垃圾丢进垃圾桶、指示他取放物品、把折好的衣服放回衣柜、游戏结束后和大人一起整理玩具等。

4~5岁

孩子的身体动作发展更协调,具备从事更多家务劳动的能力,如擦桌子、分碗筷、扫地拖地、餐后把脏碗筷送到厨房、自己铺床、认真浇花、给宠物喂食等。

6岁左右

孩子可以熟练掌握前面阶段的劳动,可以学习整理房间、收拾物品,在父母的帮助下清洗碗筷,准备自己第二天上学用的物品等等。

对照下面的家务年龄表,妈妈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什么年龄的孩子该做哪些家务?

实施劳动教育对幼儿园有什么影响(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颁布)(6)

实施劳动教育对幼儿园有什么影响(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颁布)(7)

判断某项工作是否适合孩子,可以先观察他是否能按指示顺利完成,可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选择劳动内容。

5.让劳动变得有趣

要让孩子保持对家务劳动的兴趣,就要让劳动变得有趣。比如扫地,可以用彩色胶带在地板上粘贴一小块范围,当“垃圾的笼子”,把垃圾赶到这个“笼子”里。同时为孩子提供条件支持,例如为他提供防水围兜、适合他的工具等等。

总之,家长应采取正确方法,培养孩子劳动的兴趣,帮助孩子掌握劳动技能,感受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在劳动中学习成长。

实施劳动教育对幼儿园有什么影响(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颁布)(8)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足见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那么,幼儿园阶段要不要开展类似烹饪、劳动农业生产方面的课程呢?您的幼儿园又开展了哪些劳动相关的活动呢?欢迎在文末留言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