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最轻松的体育课(高校体育课还能这样上)

极目新闻记者 邹浩

摄影:极目新闻记者黄士峰

视频拍摄:金英 殷悦

视频剪辑:赵鹏

通讯员 张慧 李振国

三名同学在安全绳的保护下奋力向上攀爬,每条绳索的下方则有两名同学紧张地盯着攀爬者的一举一动,时刻准备保护……14日上午,一堂别开生面的攀岩体验公开课,在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攀岩场进行,在体育学院老师和攀岩队队员的指导下,不少同学头一回感受到攀岩运动的独特魅力。

上大学最轻松的体育课(高校体育课还能这样上)(1)

图为:攀岩体验公开课现场

练攀岩首先要习惯“穿小鞋”

上午10点,极目新闻记者在攀岩场看到,岩壁前准备了多套安全防护用具,每一条主绳都配备有两位专业的安全员。活动刚开始,一名同学动作娴熟、一气呵成,顺利登顶一条难度颇大的岩壁,引来在场师生一片叫好。原来,他是来自该校体育学院户外专业攀岩队的队长占明鑫,今年大三,练习攀岩已有两年时间,与同学们一起来主要协助老师做攀岩运动的指导和担任安全员工作。

上大学最轻松的体育课(高校体育课还能这样上)(2)

图为:安全员为体验老师穿上保护装备

“练攀岩首先要习惯‘穿小鞋’”,占明鑫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说,“我们的攀岩鞋由一整块橡胶大底组成,比正常的鞋子一般要小两码,脚背在鞋子里是弓起来的状态,由于岩壁上的落脚点非常小,这样才能方便脚尖做支撑。”也许,这也正是攀岩运动有着“岩壁上的芭蕾”美称的由来。

上大学最轻松的体育课(高校体育课还能这样上)(3)

图为:安全员全神贯住

岩壁下方的安全员由两人组成,分为主保护和副保护,主保护更接近岩壁,左右手在安全锁的保护下,配合攀登者的攀爬和下降,选择拉和放的动作,副保护则主要负责拉放绳索,协同保护攀登者。“我们不是专业运动员,学习的课程主要是为攀岩等户外运动作指导,以及安全保护的工作,将来就业方向也是户外运动相关的指导和安全保护方面。”一名担任副保护的同学告诉极目新闻记者。

攀岩队教练甘文韬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说,攀岩运动作为一项较为“艰苦”的户外运动项目,不仅能锻炼参与者的体力和全身肌肉的协调,更可以让参与者在不断的尝试中培养积极坚韧的意志品质,是一项很有魅力的运动项目,近年来也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希望通过开放日活动,让休闲体育专业的学生获得更多校内实践锻炼的机会,也让更多的非专业的同学们爱上这项运动,体验运动美,打造健康美。

初学“小白”往往只会手部用力

“请求下降,请求下降……”该校工商管理1191班的蔡长炬同学爬到中途体力不支,在地面安全员的帮助下缓缓降落。“刚开始觉得还好,但是随着高度上升开始害怕,既要寻找合适的落脚点,又要用手臂紧紧支撑着身体,到后面就有点体力不支了。”他表示,这是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攀岩挑战,感觉很新奇也很刺激。

“只会手部用力,是绝大多数初学者的通病。”甘文韬点评说,看一位初学者攀岩训练的成果,可以从他攀爬的整个动作和发力重心的掌控上来判断。手部更大的作用,对于初学者来说,主要是保持身体的平衡,更多的向上攀登,主要通过脚尖踩点、腿部发力,这样才有更长的耐久力。另外,多把重心贴近岩壁、落在脚上,也能分担手部的压力。

抵挡不住“岩壁上芭蕾”的魅力,该校体育学院赛艇队教练王建勋也上去体验了一把,在一条难度较小的岩壁成功登顶。“第一次尝试攀岩,感觉蛮刺激的。”谈到攀岩首秀的体验,作为曾经的赛艇专业动员,王建勋说,“可能因为平时锻炼较多吧,手上有劲腿上有劲,所以感觉还比较轻松。虽然对攀岩还不太熟悉,但感觉还是很有技巧性的,以后会经常来体验。”

三种攀岩方式各有乐趣

极目新闻记者在该校攀岩场看到,场上一共有四条岩壁,灰色的速度攀岩,高12米,岩壁较宽,适合两人竞速比赛。难度攀岩则有两条岩壁,同样高12米,分别为黄色和橙灰色,不同的是,黄色岩壁有一个锐角的仰角,难度较小;橙灰色有一个钝角的仰角,难度较大。在另一边,则是一条高5米、落脚点极不规则的攀石岩壁。

上大学最轻松的体育课(高校体育课还能这样上)(4)

图为:甘文韬指导学生攀爬攀石岩壁

如果你认为高度越小的岩壁难度越小,那就大错特错了,攀石岩壁反而是攀岩场的“终极挑战”。攀石比赛设置结束点和得分点,抓住得分点并做出一个有效动作得分,双手抱住结束点3秒得分。比赛一般有4到6条线路,每条线路约需耗费5分钟。判定名次,首先,看结束点的多少;其次,如果结束点同样多,看得分点数量;最后,看攀爬次数。

由于攀石岩壁的落脚点极不规则,攀爬过程中还需要找准得分点,不少体育学院的同学没攀爬几步就败下阵来,对于没有运动基础的其他同学就更难了。甘文韬和占明鑫的标准示范动作,在现场同学看来,真正算体会到“岩壁上芭蕾”的意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